民法典勞動法新規?
離職有工資嗎工資問題,不是民事性質的,不適用《民法典》。
離職后,單位應于辦理離職手續時,或者下個月發放工資時,發放職工離職前的所有工資。
如果單位欠發工資的,職工可以向當地的區縣級勞動仲裁院(設在人社局)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補發工資。
2022年拖欠農民工工資新規
一、2022年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新規定
針對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提出了以下新措施:
1. 強化用工管理和工資支付行為規范,明確企業包括建設領域施工企業應依法按月足額支付工資的主體責任,并強調施工總承包企業應對所承包工程項目的農民工工資支付負總責。
2. 建立工資支付監控和保障制度,特別是農民工工資(勞務費)專用賬戶管理制度,確保工程款中的人工費不被挪作他用,推動農民工工資與工程材料款等相分離。
3. 完善企業守法誠信管理制度,建立拖欠工資企業“黑名單”制度,建立健全企業失信聯合懲戒機制,使失信企業在全國范圍內受到限制。
4. 加強建設資金監管、規范工程款支付和結算行為、改革工程建設領域用工方式等政策措施,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拖欠工資問題。
二、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途徑
1. 與用人單位協商:有工會的可以向工會反映情況,通過工會與用工方交涉;若單位未成立工會組織,可以直接向用工方提出協商要求;被拖欠工資的工人可以聯合起來,向用工方提出集體協商要求,施加壓力。
2. 采用行政解決方法: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各地勞動局基本設有專門處理此類投訴的部門。
3. 收集相關證據,如工資條、打卡記錄、工作服、工作往來信息、證人證言、錄音等,證明存在勞動關系,要求單位支付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委托律師進行追討,通過律師進行調解,調解未果可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若對仲裁結果不滿,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農民工維權的法律依據
1. 要冷靜理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者享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農民工工錢被拖欠問題已引起全社會關注,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采取解決措施,應保持冷靜理智。
2. 學會用法律維權。工資被拖欠時,可以向勞動執法部門舉報,勞動部門會協調解決;也可到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服仲裁可向人民法院起訴,強制執行;若訴訟費困難,可申請減免。
總之,農民工應借助政府、法律幫助,獲得應得報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用人單位應依法保障勞動者權利。
相關推薦:
勞動仲裁新規是怎么樣(2024拖欠工資新規規定是什么)
快遞損壞賠償標準(快遞破損怎么賠償標準)
辭職快一個月了,工資少發3天怎么索要(辭職后工資上個月工資少發怎么辦)
酒后駕駛新規定(醉駕新規2025年新政策出臺)
酒駕車禍逃逸處罰標準(酒駕交通事故中逃逸處理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