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法律依據】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4.考勤記錄;5.其它勞動者的證言等。
如何申請認定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根據你的提出的問題,我做出以下回答,希望你能滿意我的答案:
事實勞動關系是相對于由勞動合同調整的勞動關系而言的,指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在建立勞動關系或變更勞動關系時,沒有按照法律的要求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但符合確立勞動關系的其他構成要件,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并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雙方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勞動關系的狀態。事實勞動關系,是在勞動法調整范圍內,但不符合法定模式的勞動關系??紤]到我國目前的勞動就業狀況,我國勞動立法承認并保護事實勞動關系?!蛾P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條規定“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并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也作出類似解釋。這是我國目前關于事實勞動關系的規定。但由于這些規定還是非常抽象,我們很難對事實勞動關系做出明確具體的判斷。
一般來說,作為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兩方面。從實質要件而言,首先是勞動者已經提供勞動行為;其次是勞動者已經成為用人單位成員,如用人單位提供報酬、福利待遇;第三是勞動者已納人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體系,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從屬關系;最后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對此存在默認意思表示。從形式要件來說,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并沒有簽訂合同。因此,從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角度出發,若沒有書面勞動合同,只要具備作為事實勞動關系的實質要件,如勞動者已成為用人單位成員,形成較為穩定的關系,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定期支付報酬,勞動者享受用人單位的福利待遇,就應該認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
第 1 頁 另外,結合事實勞動關系的構成要件以及實踐中的具體做法,履行無效勞動合同也能形成事實勞動關系。雖然無效勞動合同自始無效,不受法律保護,但為了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若其具有作為事實勞動關系的實質條件,理應認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工傷認定是以發生工傷事故時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為前提。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提交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是為了證明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職業病傷害時,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因此,勞動者現時是否仍然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或事實勞動關系)已不重要,這對工傷認定并無影響。也就是說,勞動關系結束了,仍然能進行工傷認定。例如,職工從企業辭職后一段時間,才經診斷確屬在職期間患職業病,他可以向企業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工傷認定申請。
同時,部分社會保障統籌地區,例如廣東省,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制定的《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使用勞動者的承包方不具備用人單位資格的,發包方承擔工傷保險責任”。這就是說,即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沒有直接的勞動關系,但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由于承包方不具備用人單位資格,不能與勞動者形成勞動法律關系,因此為保護勞動者權益,視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包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您身邊的法律顧問,中國在線律師網 。
祝福祝福~~~
勞動關系的構成要件包括三個要素:主體資格、從屬關系、勞動性質。
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員工有收入證明、社保記錄、工作證,最終被認定無勞動關系,免除用人單位各項賠償18萬元
案件簡介:
劉某某訴至深圳市羅湖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要求某電子公司支付拖欠工資、加班工資、未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等各項費用18萬元。
該公司老總接到開庭通知找到本律師,一肚子委屈的訴說著自己的冤情。據了解,劉某某是張某某個人招聘的業務員,而張某某是和電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書的合作伙伴,電子公司為了方便張某某的人進行業務開拓,會幫張某某的業務員開具公司工作證,應張某某要求為劉某某購買社保,但社保費用是劉某某自行支付,并為了劉某某辦理買房按揭,開具了收入證明,寫明“茲有本公司員工月收入陸仟元,加蓋公司印章”。
本律師仔細審查了雙方證據后,提出如下代理意見:
一、電子公司和劉某某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
1,雙方的真實關系:電子公司與張某某簽訂了代理合作協議,約定由張某某在深圳區域內可以電子公司的代理商名義開展IP電話業務,電子公司給予張某某一定的折扣,但并不向張某某支付工資。然后,張某某是如何聘用員工與電子公司沒有任何關系,電子公司不約束張某某本人的業務開拓方式,也不介入其銷售人員的管理。電子公司和張某某直接結算,和其銷售人員不直接發生任何關系。電子公司和張某某本人及其銷售人員(包括劉某某)都沒有勞動關系。
2,勞動關系存在以下重要特征:
第一,勞動關系是當事人之間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反映一種持續性的生產要素的結合關系,有一定的人身從屬性,如雙方形成管理與被管理、支配與被支配的社會關系。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而本案件中,劉某某從來不用到電子公司處報到、考勤,不用接受電子公司的規章制度的管理,不接受電子公司的人事行政管理。雙方不存在任何支配與被支配關系,管理與被管理關系。
第二,用人單位應該依法按月支付基本工資,而不論員工的業績好壞。而本案中,電子公司不用支付劉某某基本工資,劉某某只是依據其業務量,按照他和張某某約定的比例向張某某提取傭金。
第三,用人單位應該依法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而本案中,劉某某是通過張某某轉交現金給電子公司,由電子公司代辦社保,可見電子公司沒有義務為劉某某辦理社保費。
結合以上三個特征可知,劉某某和電子公司不存在勞動關系,劉某某只是和張某某存在民事代理關系。
二、劉某某和張某某實行按照業務量支付業務提成,而不支付勞動報酬的合作方式,并且已經實際支付其業務提成。電子公司開具的收入證明,是張某某依據劉某某的實際獲得提成額度請求幫忙開的,說是用于購房辦理按揭貸款用。這也證明張某某已經實際支付劉某某的業務提成款。即便劉某某和張某某形成勞動關系,其勞動報酬也已經全額支付,不存在訴求所說的拖欠兩年的工資。一個員工兩年沒有領取工資而沒有到任何單位申訴,完全不符合一般生活經驗法則。劉某某完全是想利用電子公司為其開具的收入證明進行訛詐。
三、劉某某提交的“鐵通長途電話業務開通申請”,蓋有“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某某代理業務專用受理章”的,是電子公司履行和張某某的代理合作協議為張某某提供的,以證明張某某的銷售人員工作身份并方便其開展業務用途,并不能以此判斷雙方形成勞動關系。如果僅僅憑這樣的申請單認定勞動關系,也應該是和鐵通集團深圳分公司形成勞動關系。至于蓋有“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某某代理業務專用受理章”的,是劉某某私自刻制的印章,被申請人是否利用該印章非法獲利,我們正在調查證,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四、因為雙方根本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所以其被迫辭工沒有事實依據。
綜上,電子公司請求查明事實真相,駁回劉某某全部訴求。
最終,仲裁委員會完全采納本律師意見,駁回劉某某全部請求,劉某某不服,訴至羅湖區人民法院,以至于后來上訴至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均被認定為,雙方沒有事實勞動關系,駁回全部訴訟請求。
律師建議:
雖然本案公司完全勝訴,但是其做法給自己制造了嚴重的法律風險:
1,任何能夠證明他人和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都不應該開具,即使為朋友幫忙,也應該另行簽訂書面協議,說明原委,以免給自己帶來法律風險;
?。?,幫人購買社保,很容易被人憑社保記錄認定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為了避免風險,應該慎重起見。
事實勞動關系如何認定如何適用法律
主要依據是勞動合同,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4、考勤記錄;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相關推薦:
工傷植皮賠償(工傷有植皮手術有賠償嗎)
工傷治療賠償(工傷賠償一般包括哪些)
勞動賠償殘疾(勞動者的殘疾賠償金誰支付)
曠工開除賠償(因曠工被公司開除了有賠償嗎)
工傷賠償索賠(工傷鑒定出了結果怎么找公司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