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員工資的計算公式是什么啊
退休金計算是由繳費年限、個人帳戶內的養老金額、退休時上年度版的社平工資這權三個主要參數來計算。另外還涉及到歷年的社平工資。所以無法計算。 <br>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在崗職工有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br>過渡性養老金=本人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退休前歷年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年限*1.2%<br>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月數<br>調節金<br>以上四項相加。
退休金的計算灰常灰常灰常之復雜
反正本人聽過講座之后仍然是沒有什么概念
你去搜搜當地的養老保險條例或者實施規定,里面會有寫
但是看了基本屬于看不懂的
社保退休工資計算公式
社保退休工資計算公式養老保險待遇計算公式: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
擴展資料:
退休金(Pension Plan),是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或工作人員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給職工的服務酬勞的一部分。企業制訂的退休辦法,應有利于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使其老有所依,對社會的安定和提高企業效益均有益處。
簡介
退休金指的是一個人因為年齡或其他因素從某一工作退下來。公司或雇主必須給予的一次性較大額酬勞。
退休在不同的地方及職業有不同的指定年齡或年資,超過此年歲的職員,被視作想再繼續工作也不合適,所以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繼續工作,此時雇主必須給予一筆大額金錢作為勞工勞苦一生的獎勵,并以此作為不工作后的養老生活費和醫療費來源。
弊端
由于世界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使得有些企業為了降低人事成本,避免付出大筆退休金給退休的員工,而以工讀、人力派遣等非常規雇用取代正職員工。甚至以各種手段,如任意調動工作、減薪或是逼退等,讓屆退勞工自行離職,逃避退休金給付而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尤其是部分國家的退休金計算法偏向長期在同一雇主下工作的勞工,所以當資方倒閉或是轉換資方時,退休金的年資計算引發很大的紛爭,常常勞工都是受損的一方。
有些國家采用制度改革法律防止這些行為,并推動國民年金(national pension plan)等年金式國民保險制度,由政府托管定期提撥的金錢,等勞工退休后由政府將退休金轉交勞工,以加強基本的保障。
基本信息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退休金英語為:pension。亦為:養老金。由政府、公司、金融機構等向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勞動能力的人按月支付的資金。作為生活來源由失去勞動收入者定期領取。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
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于養老金計劃,如美國的401(K)、加拿大的RRSP等,以保證老有所養。加入養老金計劃是最重要的投資手段之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退休金
養老保險待遇計算公式: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
擴展資料:
養老保險是勞動者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退休后,從政府和社會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物質幫助和服務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必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新的參統單位(指各類企業)單位繳費費率確定為10%,個人繳費費率確定為8%,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靈活就業人員及以個人形式參保的其他各類人員,根據繳費年限實行的是差別費率。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勞動者,繳費基數在規定范圍內可高可低,多交多受益。職工按月領取養老金必須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且已經辦理退休手續;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了養老保險并履行了養老保險的繳費義務;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
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干部55歲,女職工50歲。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個人繳費滿15年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市(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基金支付,月發放標準根據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個人賬戶基金用完后,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養老保險
計算公式:月基本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
1、社會養老保險金的計算公式
【退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回賬戶養老金答】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于(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
【注】計發月數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3、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溫馨提示】:由于客觀原因,全國某些城市的計算標準可能有所不同。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企業職工退休金計算公式
企業職工退休金計算公式 要公式!越明白簡單也好!計算公式: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專=(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屬+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
企業職工退休了,你就等著領工資就行了,不去拿回去那算這個東西。
基本養老金=基 礎 養 老 金+個 人 賬 戶 養 老 金
老政策
退休時基本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0/100+ 實際繳費工資累計額的11%/10年×12月(/代表除號)
注:1、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交滿15年,便按以上公式給付養老金。
2、單位繳費工資總額20%(其中17%進入統籌賬戶,3%進入個人賬戶),個人繳費8%進入個人賬戶。
新政策退休時基本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數/100+實際繳費工資累計額的8%/(平均預期壽命-退休年齡)×12月
注:1、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 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本人繳費指數; “本人繳費指數”為“本人當月繳費工資”除“當月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后的歷年算術平均值。
2、單位繳費工資總額20%全部進入統籌賬戶,個人繳費8%進入個人賬戶。
3、本決定實施后到達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存儲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4、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只點明“個人賬戶”有利率,沒承諾未來利率水平,如何盡快解決空賬運轉狀況實現可能的增值是問題的關鍵。大部分進入“統籌賬戶”的資金沒有利息收益。
5、所謂“平均預期壽命”又稱“人口平均期望壽命”,是指在現階段每個人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活到的年齡,其數值呈逐年上升趨勢。 例如,北京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京社保發[2004]9號)通知“2003年4月1日至2004年3月31日期間,計算預提社會保險費用時,北京市人口平均壽命期望值以78歲做為計提參數;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期間,以80歲做為計提參數”。
基本養老金=基 礎 養 老 金+個 人 賬 戶 養 老 金
老政策
相關推薦:
車身劃痕險理賠流程(人保車輛劃痕險怎么報)
工傷保險繳費憑證(單位工傷保險繳費憑證怎么打)
交強險相關知識(交強險包括的內容都有什么)
農民工工傷保險問題(農民工輕微工傷的損害賠償標準)
保險合同糾紛訴狀(起訴保險公司怎么寫訴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