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都為例,2019年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準分五檔,分別:917.09 元/月、754.67元/月、592.25元/月 、429.83元/月 、267.42 元/月。
年滿16周歲的未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農村居民、城鎮居民(戶籍關系從外地遷入我縣滿3年60周歲以上且無養老保障的人員,外地遷入人員還須出具當地社保局未參保的證明)均可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和領取標準如下:
擴展資料:
農村養老保險繳費說明:
1、城鎮人員每年繳費只能選擇一檔和二檔;農村人員繳費有五個檔次。
2、未滿60周歲的人員只能繳納當年的社保費,待年滿60周歲時,才能按當年的標準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每年繳費金額都在逐步遞增,但養老金也在遞增。
2、 躉繳總額公式:一次性補繳金額=當年月躉繳額×(180個月—本人已繳月數)來確定。
此表養老金領取標準指一次性補繳180個月的人員,不含獨子證及軍齡增發養老金。
參考資料來源:成都天府新區大林街道-黃堰村2019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金額及一次性繳費人員待遇領取參考標準
領取養老金從60周歲以后開始,根據交費的標準、年限,確定支付標準( 具體標準,另行下發)。調整交費標準或中斷交費者,其領取養老金標準, 需待交費終止時,將各檔次,各時期積累的保險金額合并,重新計算。
投保人領取養老金,保證期為十年。領取養老金不足十年身亡者,保證期內的養老金余額可以繼承。無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者,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喪葬費用。
領取養老金超過10年的長壽者,支付養老金直至身亡為止。
擴展資料:
農村養老保險對象權益
保險對象的權益有:
1、投保人在交費期間身亡者,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2、投保人領取養老金,保證期為十年。領取養老金不足十年身亡者,保證期內的養老金余額可以繼承。無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者,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喪葬費用。領取者超過十年長壽 者,支付養老金直至身亡為止。
3、保險對象從本縣(市)遷往外地。若遷入地尚未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可將其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本人。
4、投保人招公、提干、考學等農轉非,可將保險關系(含資金)轉入新的保險軌道,或將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還本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農村養老保險
江蘇省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具有本省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以在戶籍地參加新農保。
新農保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
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6個檔次,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設定更高檔次的繳費標準。
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本省戶籍的農村居民,符合領取養老金條件的,可按月領取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標準每人每月最低為60元。
擴展資料:
資金籌集與基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農村養老保險需求水平相對較低,但是如果考慮到城市化、社會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等多種因素,考慮到今天為自己的晚年生活投保的人在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多年后進入老年期時的經濟、社會背景,現在交納的數額很少的養老保險金,就會出現養老保險養不了老,保不了險的情況。
2、關于籌集資金,許多貧困村民無法投保,而少數村、鄉干部利用職權、巧立名目、利用公款為自己投保,養老保險成了這些人為自己謀私利的工具,影響了養老保險的運行和群眾投保的積極性。一些地區還出現了強制保險例如,不交納保險金就不許領結婚證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農村養老保險
農村養老金:每月養老金領取金額=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包含繳費總金額+政府補貼+利息)÷139,其中基礎養老金由政府補貼,補貼標準分為兩類,即按照繳費檔次每月補貼標準和按照集體經濟組織補助每月補貼標準,政府補貼累計不超過每人21600。
這個應該是有區別的,保險種類分為五險一金和三險,最低擋的保險都是三險核算標準;農村戶籍保險應該是三險,要比城鎮軍民繳納的保險基數要低,領取的費用也會少一些;主要原因是你上班的時候繳納的基數也相對少。
給你舉個例子:以下是五險一金的,三險一金的就是你的基數要低
如果你2020年退休,正常你的基礎養老金是2019年的社會平均工資×20%,但是如果你在退休之前養老保險中斷了30個月,就是中斷了2.5年,按2年算,你的基礎養老金就是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20%
擴展閱讀:【保險】怎么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