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廣闊臨近退休的人員留意:臨近退休,辦理退休手續前一定要核對醫療保險累計繳費年限,否則可能會影響退休后的醫療保險待遇,面臨無法報銷的困境。
我國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由兩大局部構成,一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這是在2019年在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根底上兼并而來的,針對的參保人群是城鄉居民、學生、幼兒等。二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群體包括企事業單位人員和靈敏就業人員。
先說一下城鄉居民參保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累計繳費年限的問題。其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沒有“累計繳費年限”的說法,它所秉持的準繩是“繳一年,保一年”,斷繳則當年不享用醫療保險待遇,即使是到達法定退休年齡60歲后也要繼續交納,否則是無法享用報銷的。普通大局部地域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集中繳費期是9月-12月,繳費之后次年就能夠享用醫療保險待遇了。
下面重點說一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累計繳費年限的問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有“累計繳費”年限一說的,除了靈敏就業人員能夠單獨參頤養老保險而不交納醫療保險外,企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是不能分開參保的,必需同時交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所以理論上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與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是分歧的,除非是一些參與工作較早的老人有養老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
特別闡明一點的是,關于臨近退休的“臨退人員”而言,一定要留意本人的醫療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是幾,這將直接決議退休后能否正常享用醫療保險待遇。依照醫療保險的相關規則,退休后只要醫療保險累計交納年限到達了相關請求才干在退休后在不繼續交納醫療保險費的根底上享用醫療保險待遇。
而這里所說的“累計繳費年限的請求”各地是不分歧的,不等混為一談,舉幾個地域的例子講:
1.北京、天津、青島、煙臺:男性累計繳滿25年,女性累計繳滿20年;
2.東莞、西安、蘇州、廊坊、日照、南昌、武漢、重慶:男性累計繳滿30年,女性累計繳滿25年;
3.成都:累計繳滿20年或連續交納15年醫保(中間不能絕交);
4.杭州:累計繳滿20年;
5.上海:15年;
6.廣州:之前請求10年,如今請求15年。
假如不滿足當地醫療保險累計繳費年限的最低規則,那么能夠有三個辦法處理,以確保在退休后能正常享用醫療保險待遇:
辦法一:退休時一次性補繳,個人承當一切費用;或者之前用人單位“應繳未繳”的,能夠經過仲裁請求用人單位補繳;
辦法二:延遲繳費,即退休后繼續交納醫療保險費用,直到滿足最低繳費年限后再停繳,不影響醫療待遇;
辦法三:好像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一樣,醫療保險也能夠認定“視同繳費年限”,在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樹立前的工齡視為“視同繳費年限”,但個人檔案中必需有充足的資料予以佐證。
這里需求特別闡明一點的是,假定“視同繳費年限”+“實踐繳費年限”到達了最低請求,在有些地域也并不意味著退休后能夠繼續享用醫療保險待遇。由于有些地域對“實踐繳費年限”還有額外的請求,比方河北除了“男不少于25年,女不少于20年”的累計年限請求外,還規則實踐交納年限必需不少于15年。
總結:綜上來說,除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規則“繳一年,保一年”,沒有“累計繳費年限”的說法外,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請求有最低繳費年限的,而且各地的規則不一,有的按性別停止劃分,比方男性30年、女性25年或者男性25年、女性20年。當然視同繳費年限也被認作是“累計繳費”年限的一局部,但有些地域還有“實踐繳費年限”的最低規則,并不是視同繳費年限+實踐繳費年限到達最低請求就能在退休后繼續享用醫療保險待遇的。綜合來說,臨退人員一定要留意本人的累計繳費年限,缺乏的抓緊停止補繳、延繳或者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以免形成退休后無法享用到醫療保險待遇。
國家沒有明確規定醫保的繳費年限,在各地社保規定了在退休后享受醫保待遇的繳費年限,以鄭州為例,在鄭州需要男性交滿25年,女性需滿20年。
根據《鄭州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辦法》第十八條 參保人員退休時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退休后享受退休人員職工醫療保險待遇:
(一)不欠繳職工醫療保險費;
(二)職工醫療保險最低繳費年限累計男滿25年,女滿20年;
(三)實際繳費年限最低累計滿10年。
參保人員辦理退休手續時繳費年限未達到前款規定條件的,由用人單位或者靈活就業人員本人一次性補齊所差年限的職工醫療保險費,補繳標準為職工或者靈活就業人員本人退休時上月繳費基數的5.6%。補繳費用全部進入統籌基金,不劃入個人賬戶。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準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參考資料來源:鄭州市政府——鄭州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辦法
根據規定,如果想要終身享受醫療保險的待遇,男女性分別要在退休前繳滿25年/20年醫保。如果未交夠規定年限就停繳,那就不能享受醫保待遇了。如退休年齡到了,但醫保沒交夠20/25年,還想要終身享受醫療報銷的待遇,需要在退休后一次性補繳醫保費用。
國家并沒有明確規定職工醫保的繳費年限,職工醫保的繳費年限是由各地政府自行規定的。如上海規定的為職工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即可在退休后繼續享受醫保待遇。
以上海為例,根據《上海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辦法》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按照規定繳納醫療保險費的,自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次月起,職工可以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繳納醫療保險費的,職工不能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用人單位按照有關規定申請緩繳醫療保險費的,在批準的緩繳期內,職工不停止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應當繳納而未繳納醫療保險費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在足額補繳醫療保險費后,職工方可繼續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醫療保險費的年限(含視作繳費年限)累計超過15年的,職工退休后可以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視作繳費年限的計算,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另行規定。
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后,可領取養老金的當月,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計入其個人醫療帳戶的部分,按照其在職最后一個月的計入標準計入;其醫療費用的支付,按照退休人員的基本醫療保險規定執行。本辦法施行前已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不受本條規定的限制。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準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上海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辦法
根據規定,如果想要終身享受醫療保險的待遇,男女性分別要在退休前繳滿25年/20年醫保。如果未交夠規定年限就停繳,那就不能享受醫保待遇了。如退休年齡到了,但醫保沒交夠20/25年,還想要終身享受醫療報銷的待遇,需要在退休后一次性補繳醫保費用。
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是根據保險金的不同賠付比例也就不同,具體的賠付比例如下,0~4萬元以下報銷85%,4萬元的抱人以下的保險金額報銷90%,8萬元以上的則報銷95%。而且還分為情況不同,比例也就不同。像農村或者鄉鎮的衛生機構不低于80%, 2月縣級醫療機構比例不得低于70%,市級的則不低于60%。各地具體的賠付比例最好是前往各自地區的機構詢問一下。醫療區內的三個月是按照6個月計算的,6個月再按照12個月計算。想要享受終身醫療保險的男性需交滿25年,女性需交滿20年才能享受終身的醫療保險。關于醫療保險在這里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吧。
一:醫療保險介紹。
醫療保險一般指的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意外或者疾病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保護機構,通過勞動者個人繳費建立保險基金在發生意外的時候就可以補償相應的費用來彌補自己的經濟損失。醫療保險的建立很好的聚集了社會成員的經濟力量,因為每個人都增加了一份保障,發生重大疾病以后就不用擔心沒錢治病了。
二:區別分類。
報銷型醫療保險:是指患者在治療機構所花費的所有費用,由保險公司來承擔,也分為門診保險和住院保險兩種。
賠償型醫療保險:是指被保人患上了保險合同上的疾病,并且已經確診,那么保險公司會按照一定的比例來對被保人進行賠償相應的金額。
以上兩種都是患病才能使保險生效,不同的地方是患病的程度不同,賠付金額不同。
以上就是我對醫療保險的全部認知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