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勞務報酬!預扣預繳和匯算清繳的差異

首頁 > 社保2023-03-11 03:05:46

個人所得稅法(四)-綜合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應納稅所得額確定的一般規定:應納稅所得額=各項收入-稅法規定的扣除項目或扣除金額      【提示】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二、居民個人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確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每月(次)綜合所得稅務處理1.工資、薪金所得:扣繳義務人支付時,按“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扣繳申報。      累計預扣法: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提示1】累計減除費用=5000/月×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      【提示2】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三險一金)      【提示3】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1)除大病醫療以外,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繼續教育,納稅人可以選擇在單位發放工資薪金時,按月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具體政策見下一講)      (2)一個納稅年度內,如果沒有及時將扣除信息報送任職受雇單位,以致在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稅未享受扣除或未足額享受扣除的,可以在當年剩余月份內向單位申請補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向匯繳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匯算清繳申報時辦理扣除。      【提示4】其他扣除:包括個人繳付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以及國務院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項目。      【提示5】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個人一個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額;一個納稅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結轉以后年度扣除。

舉例      楊某2015年入職,2019年每月應發工資均為30000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4500元,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共計2000元,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計算前3個月各月應預扣預繳稅額和全年預扣預繳稅額。      1月=(30000-5000-4500-2000)×3%-0=555元      2月=(30000-5000-4500-2000)×2×10%-2520-555=625元      3月=(30000-5000-4500-2000)×3×10%-2520-555-625=1850元      全年預扣預繳稅額=(30000-5000-4500-2000)×12×20%-16920=274802.勞務報酬所得:扣繳義務人支付時,按以下方法按次或按月預扣預繳稅款: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預扣預繳稅額=(收入-800)×預扣率20%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預扣預繳稅額=收入×(1-20%)×預扣率(3檔)

1不超過20000:預扣率20%,速算扣除數0;2超過20000至50000元的部分:預扣率30%,速算扣除數2000;3超過50000的部分:預扣率40%,速算扣除數7000;      舉例      勞務報酬所得預繳稅額計算      假如楊某(居民個人)本月取得勞務報酬所得20000元,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      20000×(1-20%)×20%=32003.稿酬所得:扣繳義務人支付時,按以下方法按次或按月預扣預繳稅款: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預扣預繳稅額=(收入-800)×70%×20%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預扣預繳稅額=收入×(1-20%)×70%×20%      稿酬所得預繳稅額計算舉例      假如楊某(居民個人)本月取得稿酬所得20000元,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      應預扣預繳稅額=20000×(1-20%)×70%×20% =2240元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扣繳義務人支付時,按以下方法按次或按月預扣預繳稅款: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預扣預繳稅額=(收入-800)×20%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預扣預繳稅額=收入×(1-20%)×20%(二)全年綜合所得稅務處理(P292)      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全年收入額-6萬元/年-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提示1】工資、薪金所得全額計入收入額;而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收入額為實際取得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80%;此外,稿酬所得的收入額在扣除20%費用基礎上,再減按70%計算,即稿酬所得的收入額為實際取得稿酬收入的56%。      【記憶小貼士】工資薪金全額;勞務、特許打8折計入收入額;稿酬折上折,實際打5.6折計入收入額。      【提示2】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和匯算清繳的差異性:      1.收入額的計算方法不同:年度匯算清繳時,收入額為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稿酬再減30%);預扣預繳時收入額為每次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其中,“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費用按20%計算”。      2.適用的稅率/預扣率不同:年度匯算清繳時,并入綜合所得適用3%~45%的超額累進稅率;預扣預繳時,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的比例預扣率。      3.可扣除的項目不同:居民個人的上述三項所得和工資、薪金所得屬于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時以四項所得的合計收入額減除費用60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而上述三項所得日常預扣預繳稅款時暫不減除上述扣除。      舉例      楊某2019年收入情況如下:全年工資薪金收入3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4500元/月,全年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共計2.4萬元,全年取得勞務報酬收入2萬元,稿酬收入2萬元。      不考慮其他因素,請計算楊某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36+2×80%+2×80%×70%-0.4500×12-6-2.4=38.72-6-5.4-2.4=24.92萬元      24.92×20%-1.692=3.292萬元      3.292-2.748-0.32-0.224=0三、非居民個人應納稅所得額確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1.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每月收入額-5000元/月;      2.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額計算如下:      (1)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收入×(1-20%)×稅率-速算扣除數      (2)稿酬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收入×(1-20%)×70%×稅率-速算扣除數      (3)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收入×(1-20%)×稅率-速算扣除數      【記憶小貼士】勞務、特許打8折計入收入額即為所得額;稿酬折上折,實際打5.6折計入收入額即為所得額。(同居民個人)

舉例      1、假如某非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20000元,      應扣繳稅額=20000×(1-20%)×20%-1410=1790(元)      2、假如某非居民個人取得稿酬所得10000元。      應扣繳稅額=10000×(1-20%)×70%×10%-210=350(元)

勞務報酬匯算清繳怎么算

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計稅方式,可分為:預扣預繳稅額和年度匯算應納稅,具體的兩者差別如下: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稅額
(1)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
(2)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3)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4)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
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公式=(綜合所得滲或收入額-60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掘早除數]-已預繳稅額。計算結果為正數則需要補交稅款,為負數則可以申請退稅。 其中: 綜合所得收入額=工資薪金叢源伍收入+勞務報酬收入×80%+特許權使用費收入×80%+稿酬收此纖入×80%×70%-其他免稅收入 專項扣除=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 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
勞務報酬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模悄: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額乘以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而收入帶數棚額是勞務報酬的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 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情形包括:
(一)從兩處以上取得綜合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六萬元;
(二)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中一項或者多項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六萬元;
(三)納稅年度內預繳稅額低于應納稅額;
(四)納稅人申請退稅。
《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規定,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的范圍為:
1、工資、薪金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所得,由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按次預扣預繳,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裂殲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其中,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判扒雀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

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稅率是多少

法律分析:1、勞務報酬按次(月)預扣預繳,其基本扣除金額和扣除率為800元和20%,也就是每次(月)勞務報酬低于800元是不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而每次(月)超過4000元的20%基本扣除率也享受免征。2、勞務報酬按次(月)預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其勞務報酬所得并入綜合所得,與工資薪金所得等同時可以享受基本扣除、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即便是納稅人只是取得了勞務報酬,沒有取得工資薪金等其他所得,同樣可以享受基本扣除、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則降低了納稅人的整體稅負。納稅人執行勞務報酬按次(月)預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時,由于勞務報酬在預扣預繳執行的稅率和匯算清繳執行不同的稅率,以及不同的扣除項目,便出現了有的納稅人匯算清繳后需要退稅的情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相關推薦:

親子鑒定在哪做(什么機構可以做親子鑒定 費用貴嗎)

如何認定緊急避險過當(避險過當如何認定)

車身劃痕險理賠流程(人保車輛劃痕險怎么報)

工傷保險繳費憑證(單位工傷保險繳費憑證怎么打)

交強險相關知識(交強險包括的內容都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