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
速算扣除數是指為解決超額累進稅率分級計算稅額的復雜技術問題,而預先計算出的一個數據。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21年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計算公式: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本級速算扣除額=3000*(10%-3%)+0=210.00;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本級速算扣除額=12000*(20%-10%)+210=1410.00;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本級速算扣除額=25000*(25%-20%)+1410=2660.00;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本級速算扣除額=35000*(30%-25%)+2660=4410.00;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本級速算扣除額=55000*(35%-30%)+4410=7160.00;超過80000元的本級速算扣除額=80000*(45%-35%)+7160=15160.00。
知識拓展
1.工資、薪金所得部分的個人所得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個人的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4.勞動報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個人所得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勞動報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個人所得稅額=[每次所得收入x(1-20%)]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00元的,稅率20%,速算扣除數為0;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2000元;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7000元。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20%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個人所得額=每次所得收入×20%。
8.2018年10月9日起,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9.根據200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七次修正,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新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及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表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22年最新個稅稅率表)
2022年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如下:
1、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 速算扣除數:0;
2、超過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速算扣除數:2520;
3、超過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速算扣除數:16920;
4、超過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速算扣除數:31920;
5、超過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 速算扣除數:52920;
6、超過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速算扣除數:85920;
7、超過960000元的稅率為:45% 速算扣除數:1819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
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表
根據2021年12月29日的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換算稅率單獨計稅的政策,延續至2023年底。二是繼續對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補稅或年度匯算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免予補稅,政策延續至2023年底。
因此,2021年及2022年的年終獎仍可單獨計稅。
單獨的計稅規則為: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
請關注我的百家號,里面有詳細的文章介紹和周邊內容。
相關推薦:
保險合同糾紛訴狀(起訴保險公司怎么寫訴狀)
第三者責任險的范圍(第三者責任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第三責任險賠償范圍(三責險的范圍及賠付標準)
關于農民工工傷保險(農民工是否有權利參加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繳費年限(工傷保險待遇繳費年限是否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