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個稅稅率表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表一(綜合所得適用)
1.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 速算扣除數:0
2.超過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速算扣除數:2520
3.超過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速算扣除數:16920
4.超過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速算扣除數:31920
5.超過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 速算扣除數:52920
6.超過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速算扣除數:85920
7.超過960000元的稅率為:45% 速算扣除數:181920
換算成月的綜合所得稅率表
1.不超過3000元的稅率為:3% 速算扣除數: 0
2. 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10% 速算扣除數:210
3. 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20% 速算扣除數:1410
4. 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25% 速算扣除數:2660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30% 速算扣除數:4410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35% 速算扣除數:7160
7.超過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45% 速算扣除數:15160
(綜合所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
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稅法第六條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5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
從以上稅率可以看到,如果工資剛好是5000元,那么是不需要納稅的。如果工資超過5000元就開始納稅,工資越高稅率越高,那么納稅金額就越多。
工資一萬元要交多少稅?
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月收入10000元,起征點5000元;其他扣除0元;專項附加扣除0元;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210元。
稅額=(10000-5000)×10%-210=290元。也就是說,稅后工資是9710元。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表二(經營所得適用)
1.年度不超過30000元的稅率為:5%
2.超過30000-9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3.超過90000-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4..超過300000-5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
5.超過500000部分稅率為:35%
(應納稅所得額=納稅年度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
(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財產租賃+財產轉讓+偶然所得)
(1)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2)財產租賃所得4000元,-20%費用。
(3)財產轉讓所得=轉讓財產的收入-財產原值-合理費用。
(4)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每次收入額。
(5)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收入-20%費用;稿酬所得=收入*70%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二、2023年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
根據預扣預繳法,個稅的計算公式如下: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本年度累計應發稅前工資—累計個稅起征點—累計五險一金個人部分—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三、可以免征、減征個稅的情形
免征個人所得稅: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4.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8.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減征個人所得稅:
1.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2.因自然災害遭受重大損失的。
3.國務院可以規定其他減稅情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四、個人所得稅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個稅的改革也讓了很多中低層工薪勞動者經濟上得到一定緩解,畢竟在工資沒有太多的情況,還需要額外交一部分的稅費,工資就會更少了。一、個稅最新稅率表20222022年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具體見最新最全的稅率表、扣繳計算和申報方式。1、年終獎單獨申報: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見表一)2、年終獎并入綜合所得申報:應納稅額=(年收入-減除費用-附加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稅率-速算扣除數(見表二)年終獎在2021年發放與在2022年發放,交的個稅相同嗎?舉例:員工每個月工資是1.2萬,年終獎14.4萬在2021年發:工資個稅=1.2萬×12個月=14.4萬×10%-2520速算扣除=11880元年終獎個稅=14.4萬×10%-210速算扣除=14190元合計:26070元員工每個月工資是1.2萬,年終獎14.4萬在2022年發:工資個稅=(1.2萬×12個月+14.4萬)=288000萬×20%-16920速算扣除=40680元2022年比2021年多繳:40680元-26070元=14610元二、工資的個稅如何計算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計基本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當前月份數計算。三、個稅申報有什么好處1、貸款雖說現在你去銀行貸款,需要的是工資證明,能不能貸到款和你的個稅繳納并沒有多大關系,但是個稅證明可以作為你個人收入證明的附加條件,能讓銀行在評估你的還款能力時給你加分。2、買房買車我們都知道現在房子難買,因為很多地方有社保繳滿多少年的年限規定,但是有些地方還要求有納稅證明。比如你是外地人,需要在北京買房,不僅要連續交5年社保,還需要連續5年的納稅證明(均不得斷繳)。買車也一樣,同樣需要5年社保(斷繳當年可補繳)和個稅證明(可斷月,不可斷年)。3、出國旅游不同的國家對不同身份的申請擔保人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你去歐美國家就需要個稅證明,說直白點,就是他們擔心你拿著旅游簽證滯留在那里,所以“個稅證明”能夠證明你有合法收入且收入水平較高,這樣簽證通過率也相對較高。4、離婚分財產個稅證明還被大量用在離婚案件中。離婚后涉及對子女的撫養費分配問題,一般來說,子女撫養費是按固定月收入的20%~30%付的。有些人想要少付一些撫養費,那么此時如果你有對方的個稅證明,對方也就無法隱瞞自己的收入了。5、事故賠償出了交通事故等事件后,在賠付誤工費時,如果你工資很高,需要拿出個稅證明,以此推算你的薪資。如果你拿不出個稅證明,基本就是按照當地基本工資賠償了。6、其他如移民的時候、辦理留學簽證的時候,個稅證明都能證明你的財力。
法律客觀:《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公告》第一條 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內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第二條 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稅務總局發布《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實施管理。自《目錄》發布之日起購置的,列入《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屬于符合免稅條件的新能源汽車。 第三條 購置日期按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或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等有效憑證的開具日期確定。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是按照七級稅率比例計算的,收入越高稅率也就越高,最低是百分之三,最高是百分之四十五。一、2022個稅計算方法是什么在新個稅制度下,個稅算法和之前真的不一樣了。以前是每月單獨計算個稅,而2022年起采用每月預扣預繳、次年統算多退少補的計算方法。也就是說還是每月算一次繳一次,不同的是算法由根據單月數據算,修改為按累計數據計算。具體公式為:本月應扣繳稅額=(本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預扣稅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本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計減除費用=5000*月份數。二、2022個稅計算示例計算示例:1、張三2020年1月工資30000元,所有扣除項合計3000元本月預扣預繳稅額=22000*3%=660注:扣減過費用和扣除項的收入合計是22000,從上面預扣稅率表中看出適用稅率為3%2、張三2020年2月工資32000元,所有扣除項合計4000元本月累計預扣預繳稅額=45000*10%-2520=19802月應預扣預繳稅合計=本月累計-上月累計=1980-660=13203、張三2020年3月工資35000,所有扣除項合計6000元3月累計預扣預繳稅額=69000*10%-2520=4380注:3月累計預扣預繳稅合計=本月累計-上月累計。綜上,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專項附加扣除以及專項扣除,了解清楚自己有哪些專項扣除,按照上文公式就能清晰算出所需要繳納的個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