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有哪些
南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繳費年限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支付終身。
1、基礎養老金。按政府公布的標準計發,繳費年限超過 15 年的,每超過1年,基礎養老金增發1%。
其中,下列待遇領取人員的基礎養老金按省最低標準計發,待本市繳費年限與領取年限合計滿5年后,再按市基礎養老金標準計發:
(1)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戶籍遷入本市不滿5年,且年滿60周歲的;
(2)2015年1月1日后,年滿60周歲,戶籍遷入本市不滿5年,且本市繳費不滿5年的。
2、繳費年限養老金。繳費年限每滿1年可計發10元/月的繳費年限養老金,繳費年限養老金累計不超過150元/月。
下列年限可計發繳費年限養老金:
(1)在本市按年繳納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含一次性補繳的繳費年限);
(2)本市居民養老保險的延長繳費年限;
(3)在本市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轉入居民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
(4)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間,退伍軍人在部隊服役期間的軍齡。
3、個人賬戶養老金。按照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139計發。
南京養老保險繳費標準2023
南京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如下:
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自主選擇繳費標準,按年繳費,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全部計入個人賬戶。
根據現行南京企業養老保險政策規定,單位員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15年以上即可享受養老保險待遇。2023年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準分為四個檔次,并對不同檔次實行差別化補貼標準。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到賬后的計息方式
(一)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參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結息辦法進行結息。
(二)參保人員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集體補助(資助)自到賬次月起計息;政府補貼自個人繳費到賬次月起計息;政府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間的人員或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員代繳的養老保險費和政府補貼,自參保登記或年度身份確認次月起計息。
南京居民養老保險參保范圍
南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群:
具有本市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的城鄉居民,可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養老保險”)。
以下人員不能參加居民養老保險:
(1)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
(2)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
(3)享受國家、省、市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人員。
參保手續:
符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居民,持本人身份證至戶籍所在街道(鎮)或社區(村居)經辦機構,填寫《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辦理參保登記手續。
政府補貼標準:
政府對參加居民養老保險人員個人繳費給予補貼,多繳多補。對民政、殘聯、扶貧辦等困難人員認定部門確認的困難人員,由區政府或街道(鎮)按最低繳費標準為其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
南京養老保險比例
南京養老保險比例是指南京市職工繳納社會保險中,養老保險部分所占的比例。截至2021年,南京市職工的養老保險比例為8%,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照此比例繳納。
南京養老保險比例是南京市職工社會保險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城市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應按照規定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截至2021年,南京市職工的養老保險比例為8%。具體而言,用人單位應繳納6%的養老保險費用,個人應繳納2%的養老保險費用。每個月的繳費基數上限為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市的養老保險比例可能隨著政策的調整而有所變化,職工需要關注政策動向并及時調整自己的繳費比例。此外,南京市在養老保險方面還實行了多層次保障制度。除了基本養老保險外,還設立了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多項養老保障措施,以滿足不同群體、不同層次的養老保障需求。
養老保險比例不能漲嗎?養老保險比例是由國家或地方人民政府依據社會保險費率綜合考慮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財政收支狀況、社會保障制度整體可持續性等各種因素制定的。如果需要提高養老保險比例,一般需要經過相應機構的審議和決策。但也有可能出現突發情況,政府需要調整養老保險比例以應對社會變化和風險。總的來說,養老保險比例的調整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考慮和決策。
南京養老保險比例是南京市職工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內容,是城鎮職工享受養老保險福利的基礎。職工需要仔細了解養老保險比例以及相關政策,積極參與社保繳納,并關注政策動向,以便調整繳費比例和合理規劃退休計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三條 城鎮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繳費比例、繳費基數及其上下限、待遇標準等,由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相關推薦:
第三者責任保險相關知識(第三者責任險包括哪些)
交強險費率表(交強險收費明細表)
親子鑒定在哪做(什么機構可以做親子鑒定 費用貴嗎)
如何認定緊急避險過當(避險過當如何認定)
車身劃痕險理賠流程(人保車輛劃痕險怎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