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賠償流程怎么走
一、工傷報告程序。
用人單位只有在工傷保險機構為勞動者投保工傷保險的時候才有這個程序。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或者職業病診斷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交工傷報告。
二、工傷認定程序。
社會保險機構對工傷(死亡)事故進行調查,確定是否屬于工傷程序,這是一般工傷的第一步。但用人單位書面認定為工傷,不投保工傷保險的,不得辦理本程序。注意工傷鑒定的兩個時間:單位未提及工傷鑒定的,工傷人員必須自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部門提出申請。社會保障機構調查認定后,書面通知單位和傷者。
三、工傷鑒定程序。
四、協商賠償程序。
工傷鑒定后,賠償金額可以按照鑒定標準計算。單位投保工傷保險的,國家工傷保險機構應當按照標準直接發放工傷保險待遇。未投保(特別是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保)的,按用人單位協商解決。
五、勞動仲裁程序。
不能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的,可以依照勞動仲裁法規提出仲裁程序。
六、法院審理程序。
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
七、執行程序。
仲裁或者判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費的,可以依照生效法律文書向法院執行局申請執行,由法院執行。
八、上訴程序。
對生效判決不服的,可以申請啟動再審程序。
解決工傷待遇的關鍵步驟是工傷鑒定,決定你是否能得到工傷賠償和工傷賠償金額,所以仔細出具受傷醫療證據和工傷鑒定申請,工傷后可獲得醫療費用、生活護理費用、康復治療費用、食品住宿費用、補貼、殘疾津貼等直接損失,所以我們必須了解這些步驟,更好地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起訴工傷索賠程序?
起訴工傷索賠程序1、工傷報告程序,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了工傷保險的才有這個程序。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30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2、工傷認定程序,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工傷(亡)事故進行調查確定是否屬工傷的程序,這是一般工傷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單位書面認可為工傷的,又沒有投工傷保險的情況下,可以不走這一程序。3、工傷鑒定程序,工傷鑒定是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即走完工傷認定程序后),在其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之后,由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對其進行的評定傷殘等級的行為。4、協商賠償程序,工傷鑒定以后,就可以依據鑒定的標準計算出賠償數額了。單位投了工傷保險的,就直接由國家工傷保險機構依據標準發放工傷保險待遇。5、勞動仲裁程序,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不了的,則可以依據勞動仲裁法規提起仲裁程序。6、法院審理程序,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7、執行程序,仲裁或者判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費的,則可以依據生效法律文書向法院執行局提起執行申請,由法院執行。8、申訴程序,對生效判決不服的,則可以申請啟動再審程序。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溫馨提示:如果您覺得法律事務過于復雜,有能力的企業可以聘請“中法邦法律顧問”來幫助你處理,或登錄“中法邦法律服務”小橙序尋找專業律師,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處理。
工傷保險賠償流程怎么走
職工在企業任職時,公司會按照要求繳納五險,其中有一種就是工傷保險,如果職工在工作室不幸發生了工傷,要怎么申請工傷保險賠償呢,賠付的話可能有哪些可能的程序呢?
工傷保險賠償流程怎么走?
職工在不幸發生工傷后,可以按照以下程序來申請工傷保險賠償:
【1】 收集相關材料
收集證明材料。這一步主要是針對收集能夠證明工傷事實的證據,尤其是在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需要第一時間拍照、拍視頻等,現場有目擊證人的,盡量留下相關聯系方式,如果事態比較嚴重,最好報警。對于用人單位而言,要保留就醫的票據以及證明單位已經支付了醫療費的事實。
收集工傷需要的材料,包括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合同或者其他能夠證明的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資料以及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
【2】 按時提出工傷申請
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30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工傷事故進行調查確定是否屬工傷的程序。但用人單位書面認可為工傷的,又沒有投工傷保險的情況下,可以不走這一程序。工傷鑒定以后,就可以依據鑒定的標準計算出賠償數額了。單位投了工傷保險的,就直接由國家工傷保險機構依據標準發放工傷保險待遇。沒有投保的特指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保,則依據標準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
如果沒有及時申請工傷認定也沒有申請延長認定的,則超過30日后,工傷的相關費用有公司自己承擔。
如果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不了的,則可以依據勞動仲裁法規提起仲裁程序。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最后一步:仲裁或者判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費的,則可以依據生效法律文書向法院執行局提起執行申請,由法院執行。總的來說,目前國家法律會盡可能的保證勞動者的基本權益。
總的來說,職工要想獲得工傷賠,必須先進行工傷認定。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工傷待遇賠償糾紛處理程序是什么
法律主觀:
工傷補償糾紛的處理程序是:雙方應先行協商;協商無法解決,可以向當地 勞動保障監察 機構投訴舉報;舉報后仍存在爭議,可以在工傷補償糾紛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當地 勞動爭議仲裁 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進行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客觀: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170、社會保險糾紛
(1)養老保險待遇糾紛
(2)工傷保險待遇糾紛
(3)醫療保險待遇糾紛
(4)生育保險待遇糾紛
(5)失業保險待遇糾紛
相關推薦:
保險不夠賠償(保險公司賠付不夠怎么辦)
家暴離婚索賠(離婚家暴可以要求賠償嗎)
打架報警立案(報警后的打架事件是否立案)
脫保責任賠償(車輛脫保以后責任的承擔)
離婚負債證據(離婚起訴債務該如何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