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養老保險計算方法?
法律分析:參保人員每多繳一年就多一些養老金,上不封頂,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約束機制,具體計算方案為:(省基+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1%+首次領取時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一、“中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二、“新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計發。(注:由于客觀原因,全國某些城市的計算標準可能有所不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社保養老金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關于養老保險,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后,退休之后每月能領取多少養老金?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養老金是怎么計算的,為什么有的人拿得多有的人拿得少?如今我國將進一步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這也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第一次同步調整待遇。那么社保養老金計算方法?下面就讓我為大家講解。
計算方法介紹: 1基礎養老金=(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2過渡性養老金=(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建立帳戶前繳費年限×過渡系數1.4%+符合政策增發額 3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4定額補貼=[調劑金(25元)+統籌項目內補貼]×減發比例 社會養老保險金的計算公式 【退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于(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 【注】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2、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溫馨提示】:由于客觀原因,全國某些城市的計算標準可能有所不同。 退休人員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年利息按月積數法計息,計算公式如下: 年利息=個人賬戶年初儲存額×本年度記賬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積數×本年度記賬利率×1/12本年度支付月積數=∑[n月支付額×(12-n+1)] (n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順序號,且1≤n≤12)。 養老保險計算解析 1、養老金的多少,與購買的時間長短和金額大小有關。繳費的基數大,繳費的時間長,退休時養老金會多,反之就少。由于每個人每個時段的繳費數量不一,因此養老金的計算按“分段計算、綜合結算”原則處理。 2、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于(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3、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于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主要特點 一是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二是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并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三是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有利于新老更替,實現就業結構的合理化;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于社會穩定;能夠激勵年輕人奮進,提升工資標準,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從側面上促進經濟發展。 養老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而且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關系到一個國家或社會的經濟、文明發展,需要我們予以足夠的重視。由于養老保險的實施范圍很廣,被保險人享受待遇的時間較長,費用收支規模龐大,因此,必須由政府設立專門機構,在全社會統一立法、統一規則、統一管理和統一組織實施。
新退休養老金計算方法
新退休養老金計算方法如下:
1、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除以2乘繳費年限乘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準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乘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乘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準為基數,2006年至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及以后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領取養老保險的方式如下:
1、到社保服務中心辦事大廳預約,按預約時間和窗口排隊辦理退休審核手續;
2、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設立的窗口辦理退休審批手續;
3、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符合退休條件的,請帶退休審批表、本人身份證到個人繳費窗口修改基礎信息,確認繳費情況;
4、到指定銀行辦理養老金代發借記卡,將賬戶提供給社保機構;
5、經審核通過后到社保局基金審核科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計算表》并簽字確認;
6、辦理完退休手續的次月領取退休證,在月底前養老金劃入個人銀行賬戶。
綜上所述,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相關推薦:
騙取工傷保險是什么罪(公司騙工傷保險如何定罪)
寄的快遞丟了怎么索賠(私人快遞寄丟了怎么賠償)
境外房產離婚(離婚境外財產房產怎么分割)
事故證明賠償(只有事故證明書 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海上貨損賠償(海上貨物運輸保險賠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