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的工傷保險權利有哪些
職工的工傷保險權利有哪些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guī)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yè)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實行工傷保險保障了工傷職工醫(yī)療以及其基本生活、傷殘撫恤和遺屬撫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職工和家屬的后顧之憂。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一條,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的職工獲得醫(y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yè)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制定本條例。
勞動法對工傷的規(guī)定
勞動法對工傷的規(guī)定:
1、申請工傷認定。當職工發(fā)生事故受到傷害后,作為用人單位也好,受傷職工也好,除了積極治療外,首先要把握好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這是受傷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保障的前提;
2、申請勞動能力鑒定。職工發(fā)生傷害事故,經認定為因工受傷后,緊接著的就是要確定傷殘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期限,可以分為三種;
3、申請工傷待遇賠償。工傷認定也好,工傷等級鑒定也好,歸根結底是要進行工傷待遇賠償,確保當事人合法權益得到有效落實,不受侵害。
工傷賠償?shù)钠谙蓿?br>1、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的期限是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
2、工傷認定結束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將工傷認定的有關資料保存50年;
3、視為工傷的情形之一是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在一定的時間內搶救無效死亡,該一定的時間是48小時內;
4、工傷爭議仲裁申請期限: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
5、工傷爭議仲裁裁決期限:受理仲裁申請的45日內,案情復雜的為60日內;
6、勞動者不服工傷爭議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期限: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yè)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工傷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工傷維護本人的合法權益的流程如下:
1、到當?shù)貏趧硬块T申請工傷認定,如受傷被認定為因工受傷,等傷情穩(wěn)定后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鑒定工傷等級,按照傷殘等級計算傷殘賠償數(shù)額;
2、工傷的賠償標準要依據相關規(guī)定確定;
3、受傷被認定為工傷可享受的工傷待遇,為醫(yī)藥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停工留薪期的護理費,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傷殘津貼,傷殘補助金,醫(yī)療補助金,就業(yè)補助金等待遇;
4、用人單位不履行義務,工傷職工可直接去勞動仲裁委員申請仲裁申請,維護本人的合法權益。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y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fā)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guī)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xù)享受工傷醫(y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相關推薦:
境外房產離婚(離婚境外財產房產怎么分割)
事故證明賠償(只有事故證明書 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海上貨損賠償(海上貨物運輸保險賠付)
車險怎么賠償(車險事故全責怎么賠)
強險賠償責任(機動車交強險賠償限額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