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領取條件都有哪些
養老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一般合計滿15年就可以。
如果到達退休年齡,繳費年限不足15年,可以延遲退休繼續交費。
如果在社會保險法實施之前已經參保繳費了,只需要到達退休年齡后繼續繳費60個月,如果仍然不足15年,可以一次性補齊。這是社會保險法實施條例規定的。
退休年齡有好多種情況,通常來說,普通女工人是50歲退休;女干部55歲退休;男工人干部60歲退休;特殊工種可以提前五年;女性靈活就業人員,一些地區是55歲退休。喪失勞動能力,女性45歲退休,男性50歲退休,在此年齡之前也可以辦理退職手續。
不過相對來說,千萬不要誤解。交費15年辦理退休,大家所有人的退休待遇就一樣。
社保養老金待遇的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退休待遇不僅跟交費年限掛鉤,也跟每一年的個人繳費基數掛鉤。
繳費年限相同,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待遇越高;交費基數相同,交費年限越高,退休待遇也越高。
一般來說,交費15年退休待遇是非常低的。根據養老金替代率公式,如果按照60%最低基數交費,物價不變或者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等于工資增長率的話,退休待遇只能有35%的原實發工資。
如果想替代率越高,只能交費年限越長。如果按照60%基數交費40年的話,養老金替代率高達95%。
如果交費基數是3000元,按照85%的實發工資(2550元)計算,退休待遇就是2422元,實際上是差不多的。
個人養老金領取條件:
1、已經辦理了退休手續;
2、繳費年限達到15年。
個人養老金的領取流程:
1、參保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一個月,由參保人或所在單位社保專管員向社保經辦機構提交退休申請有關資料;
2、經社保經辦機構對參保人提供的資料進行審核,且符合按月領取待遇條件的,發放職工退休證,從次月起按月支付基本養老金;
3、參保人在領取職工退休證的次月15日后,攜帶身份證、社保卡、退休證到指定銀行辦理養老金代發借記卡,將賬戶提供給社保機構,社保部門按照規定每月支付養老金到指定的賬戶。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退休金領取條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養老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企業退休職工月人均養老金約2000元;隨著經濟的發展,會對該金額進行調節。
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并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一次性補繳:據最新規定,只有四類人才可以申請一次性補繳。因企業惡意中斷繳費,導致社保未繳滿15年的職工,能利用仲裁等渠道得到一次性補繳的權利;2011年前退休的65歲以上的男性,60歲以上的女性;1961年至1982年下鄉的知識青年;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工,且于2011年前退休。
或者是轉為居民社保,有的地區居民社保也是可以一次性補繳。不過,這種方式比較麻煩,同時,與職工社保獲得的養老金相比,居民社保額度較少。
延遲退休:到退休年齡后,可以申請延遲退休,但最多可以延長5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