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所謂養老保險(或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養老保險企業繳費規定:繳費數額計算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20%繳納(部分省市略有調整),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8%繳納;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例如:2010年4月份陜西省公布的2009年度全省社平工資為30293元左右,因此2010年繳費金額=30293*20%=6058.6元。繳費比例繳費比例分作以企業參保和以個體勞動者參保兩類:(一)各類企業按職工繳費工資總額的20%繳費,職工按個人繳費基數的8%繳費。(二)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按繳費基數的20%繳費,全部由自己負擔。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高于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于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個人身份參加養老保險的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作為個人繳費基數,可選擇的檔級為60%、80%、100%,基于目前社平工資逐年提高,考慮到個人承受能力,部分省市增加40%的檔級。
法律客觀:《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2023年最新退休政策如下:
1、工作年限滿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小于5年(含五年),或工作年限滿30年的事業編制人員,本人自愿申請,經批準可以提前退休;
2、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或工齡25年以上的人員,如本人自愿,經組織批準,可以提前離崗;
3、凡工作年限滿30年;或男年滿53周歲、女年滿48周歲且工作年限滿20年的,經本人申請,按人事管理權限報市有關部門批準后,允許提前退休;
4、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并辦理退休手續;
5、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特殊工種的要求:
(1)在高溫,井下,高空等特殊工種工作10年以上,經過勞動部門審批,可以在法定退休年齡前5年退休;
(2)患有某些疾病,經過審批可以在一定規定年齡辦理病退;
(3)某些特殊情況,政府為了安置職工,規定的特殊政策,可以提前幾年退休;
(4)有些工傷職工,喪失勞動能力。經過批準,可以提前退休。
參保人是獨生子女父母的,退休時可申請相應的獨生子女補貼。但由于各地標準不同,我們能得到的待遇也不同。比如有的地區發放一次性獎金,有的地區增加固定比例的養老金。我們退休的地方不一樣,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樣。
對于2023年退休的人來說,養老金就該使用2023年的計發基數了,雖然目前還有公布,但從往年的數據來看,2023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還是會比2022年的要高得,而具體能高出多少,咱們還是要以當地公布的數據為準的。
總之,在2023年辦理退休的人員,使用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會更高一些,在計算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時,計算的金額也會提高不少的。
2023年養老保險新規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