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險種,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是國家給予每一個職工的保障內容。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除了社保之外,國家還有養老保險。那么,養老保險和社保有什么區別?
養老保險和社保有什么區別?
【1】概念不一樣。養老保險是國家對因喪失勞動能力后為保障基本生活而設立的一種社會保障,社保主要指的是養老、醫療、生育、失業、工傷五個險種,養老保險屬于社保的內容之一。
【2】保障內容不一樣。養老保險只提供養老一個保障,而且社保不僅限于養老保險,還包括其他四個險種。
【3】投保目的不一樣。養老保險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保障年老之后的基本生活,社保可保障老年基本生活,還有醫療保障、失業保障、工傷保障和生育保障等。
總的來說,養老保險和社保主要有上述三個方面的區別。社保是政府對每個公民的福利,是養老的基礎層面。在國家的保障體系中,社保包含了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屬于社保體系中的一項內容。
養老保險跟社保的區別具體如下:
1、概念上的不同,養老保險簡單來說就是對參繳了社會保險的人員,在退休后或因年紀較大喪失了勞動能力后,由社保資金給予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種制度,叫養老保險。而社保全稱是社會保險,指因某種原因喪失勞動能力,勞動崗位或經濟收入受到影響等,國家為此提供經濟補償的社會和經濟制度;
2、保障的內容不同,養老保險主要用于保障退休后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而社保不僅僅是保障退休后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還保障所有參繳人員的基本醫療服務以及失業、生育、工傷期間的基本生活。
社保與養老保險之間是從屬關系,社會保險包含了養老保險,但不僅僅只有養老保險。社保的保障范圍大于養老保險,受保障的人群也廣于養老保險。社會保險是由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及工傷保險五部分組成。
社保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保險性,保障作用;
2、強制性,凡是在法律規定內的企業和個人都要參加,有點像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
3、福利性,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實行的社會保障,并不以盈利為目的,具有社會福利性質,是一項公益事業;
4、互濟性,從范圍風險的角度來講,每個人會遭遇到的風險都不同,尤其是像失業、傷殘方面,所以每個人的需求就不同,社會保險就是給予遭遇到風險,有特別需要的人給予幫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法律分析:養老保險和社保的區別在于養老保險保障的范圍要小于社保,且社保包括養老保險。 在這兩個保障中,養老保險是需要繳費滿15年,職工退休后才可以按月領取養老保險金。 而社保則是除了提供養老保障外,還包括醫療保障、生育保障、失業保障和工傷保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愿參加社會保險的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