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養老保險一般指的是養老年金險,區別于社會養老保險。養老年金險就是投保人按照合同約定繳納保費之后,從約定的起領時間開始,以約定的頻率領取養老金的一種保險,有著強制儲蓄和收益穩健的特點,是一種不錯的理財手段。有些朋友可能認為自己買了社保就不用買商業養老保險了,實際上并非如此,原因在這篇文章里:有了社保就不用買商業保險了?社保與商業保險的區別在哪里?
如果問到市面上有哪些好的養老年金險,學姐認為大家保險的大富之家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大富之家的基本保障責任為養老年金和身故保險金,另外還可以選擇投保人意外傷害身故或身體全殘豁免保險費這項責任。假設為一名40周歲女性投保,選擇10年繳費期限、年交保費10萬元,55周歲起按年領取,且不附加可選責任。那么這名女性從55周歲起,每年生存即可領取75800元,直至終身。若她到105歲(含)仍生存,累計可以領取年金3865800元。學姐還找了一些收益不錯的年金險產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十大年金險排行 ▏想買高收益年金險?這10款別再錯過了!
不過,學姐也要提醒大家,我們在考慮理財之前,一定要先將自身的保障型保險配置齊全。像重疾險、百萬醫療險和意外險等險種,就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保障。如果你是家庭經濟支柱、普通工薪階層,可以再買一個定期壽險。不清楚自己應該買什么險種的朋友,可以移步這個鏈接詳細了解一下:保險種類這么多,我應該先買哪種呢?
望采納
全網同號:學霸說保險,歡迎搜索!
繼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出臺個人養老金制度之后,養老金融發展再次迎來新政策。日前,中國銀保監會印發《關于規范和促進商業養老金融業務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銀行保險機構參與養老金融業務提出了十三條規范要求。其中,對于市民比較關注的“養老”金融產品,此次《通知》也有了新的規定。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接受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更加多元化的養老金融產品能更好地滿足老年群體多樣化的養老需求,并引導形成長期、理性的投資理念。另一方面,將促進銀行保險機構進一步挖掘養老金融市場潛力,形成新的業績增長點。
不得宣傳預期收益率
不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不得用“養老”字樣
“我以前經常看到一些基金產品名字上帶有‘養老’二字,但是具體來看,這些基金與其他理財產品、基金投資沒什么差別。”杭州投資者陳小姐說,近年來對于市面上的一些所謂養老產品,曾心存疑慮。
實際上,銀保監會持續清理名不符實的帶有“養老”字樣的理財產品,目前多數金融機構已下架相關產品。
此次《通知》強調,對于符合《通知》規定的商業養老金融產品,銀行保險機構可在產品名稱和營銷宣傳中使用“養老”字樣。其他金融產品不得在名稱和營銷宣傳中使用“養老”或其他可能造成混淆的字樣。
此外,銀行保險機構應當按照依法合規、穩妥有序、保護客戶合法權益的原則,對名稱中帶有“養老”但不符合通知規定的金融產品進行更名或清理,并于2022年6月30日前向監管部門報送整改情況。
市民非常關心的理財收益信息方面,《通知》也作了規定:商業養老金融產品宣傳材料和銷售文件應當簡明易懂,不得包含與事實不符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商業養老理財產品不得宣傳預期收益率。應在產品合同中與客戶對特殊情形下的流動性安排做出明確約定,但不得以期限結構化設計等方式變相縮短業務存續期限。
18只真養老理財產品已面世
你買了嗎?
作為養老金融領域的“新入局者”,養老理財產品頗受關注。銀保監會此前發布了《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
中國理財網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共有工銀理財、建信理財、光大理財、招銀理財4家理財公司的17款養老理財產品“登記在冊”,均采用公募的募集方式。此外,還有一款合資理財公司首次試水——貝萊德建信理財也發布了旗下首款養老理財產品,至此,理財公司養老類型理財產品總計18只
商業養老保險是以人的生命或身體為保險對象的一種商業保險。被保險人老年退休或保障期滿,保險公司按合同規定支付養老金。另外,商業養老保險是指被保險人自費繳納一定的保險費,到一定年齡可以領取養老金的保險。
商業養老保險的優勢有哪些呢?
商業養老保險的自主規劃性和靈活性比較強,用戶可根據個人收益消費情況選取一種適合自身的保障計劃。并且該保險給付可預期,兼顧安全性與收益性,給用戶以后帶來穩定的收入來源。由此可見,商業養老保險將成為個人理財養老不錯的選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