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繳社保確實存在一些風險,主要有以下幾點:
政策風險: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職工和用人單位必須存在真實的勞動關系才能夠合法繳納社保。如果代繳的職工和用人單位之間沒有真實勞動關系,這種行為可能會被認定為騙保,面臨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信譽風險:代繳社保的公司若操作不規范或服務不專業,可能會對用人單位的信譽造成影響。比如出現漏繳、錯繳等問題,不僅影響員工社保權益,還可能損害公司形象。
使用風險:選擇代繳社保公司時,如果對其資質和服務質量了解不足,可能會面臨使用風險。不具備合法資質或經驗的代繳機構可能存在操作失誤、違規操作等問題,導致社保繳納出現漏洞或糾紛。
經濟風險:從經濟角度來看,代繳社保需要企業承擔額外費用,包括可能的罰款。如果代繳的個人提出勞動仲裁或訴訟,企業還可能支付更多賠償。
綜上所述,公司代繳社保雖然能節省一定的人力和時間成本,但伴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在決定是否使用代繳服務以及選擇何種代繳服務機構時,企業應充分考慮并權衡各種因素。
公司把社保外包第三方合法。具體情況如下:
1、公司委托第三方機構代理繳納社會保險是完全合法的行為。這屬于公司與第三方勞務服務公司達成的一種合作協議,只要能保證為每位員工按時足額地繳納社會保險,即不構成任何違法違規行為。
2、事實上,這種模式僅僅是將部分保險業務進行了外部化處理。
社保外包給第三方雖然合法,但也會有一些潛在風險是需要注意的,具體如下:
1、合法性爭議:雖然實踐中存在第三方代繳社保的情況,但這種做法的合法性存在爭議。如果發生勞動糾紛,法院可能會視其為未依法繳納社保,企業可能面臨支付經濟補償的法律風險。
2、賠償社保損失:如果員工發生工傷,部分地區社保行政部門可能因用人單位主體和社保主體不一致而不認可代繳社保行為,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企業可能需要承擔員工的工傷保險待遇損失。
3、賠償社保差額:各地區社保繳費基數不一致,如果員工以異地代繳社保導致其無法享受較高標準的工傷保險待遇,企業可能需要承擔補足待遇差額的責任。
4、補繳社保費用:如果社保行政部門不認可代繳社保的行為,企業可能會被依法責令在公司注冊地為員工補繳社保,承擔滯納金,并有可能被行政部門處以罰款。
5、支付經濟補償:如果代繳社保行為不被認可,可能會被視為未依法繳納社保,員工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并主張經濟補償金,很可能得到支持。
6、異地社保代繳風險:社保自誕生伊始就被要求進行本地化繳納,用人單位應當向其所在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并為其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異地代繳社??赡苓`反社會保險法的規定。
7、勞動關系與社保關系分離:第三方代繳可能導致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險關系分離,這可能給員工享受社保待遇帶來障礙。
找第三方外包社保的時候,一定要找正規的第三方機構來代理,需要具體以下資質和條件:
1、營業執照:首先,社保外包第三方機構必須擁有由工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這是證明公司合法經營的基本文件。
2、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該許可證由當地人社局批準頒發,是從事人力資源服務的必備資質,證明機構具備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的資格。
3、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和相關法律規定,經營勞務派遣業務需要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許可,未經許可不得經營。
4、注冊資本:申請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機構,注冊資本不得少于人民幣200萬元,以確保機構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和承擔責任的能力。
5、經營場所和設施:機構需要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經營場所和設施,這表明機構擁有穩定的運營基礎和條件。
6、管理制度:機構應當具備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確保服務的規范性和合法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自愿參加社會保險的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