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根據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的,所以單位不同員工的社保基數是不同的。
根據《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在規定期限內到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繳費申報,申報事項包括:
(一)用人單位名稱、組織機構代碼、地址及聯系方式;
(二)用人單位開戶銀行、戶名及賬號;
(三)用人單位的繳費險種、繳費基數、費率、繳費數額;
(四)職工名冊及職工繳費情況;
(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規定的其他事項。
在一個繳費年度內,用人單位初次申報后,其余月份可以只申報前款規定事項的變動情況;無變動的,可以不申報。
擴展資料:
《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第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如實申報本規定第四條、第五條所列申報事項。用人單位申報材料齊全、繳費基數和費率符合規定、填報數量關系一致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準后出具繳費通知單;用人單位申報材料不符合規定的,退用人單位補正。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開展社會保險稽核工作過程中,發現用人單位未如實申報造成漏繳、少繳社會保險費的,按照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社會保險基數
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最新數據為準。
一直認為每月繳納的醫保是按北京市平均工資的三倍設立基水線,然后按固定比例繳納,直到今天我去北京銀行同時刷了我和我老公兩個人的卡后才發現是不一樣的。當問及銀行工作人員時,她雖然沒有給出算法,但她憑經驗告訴我,我們的肯定不是上限,因為她見到過更高的數額。對于自己的工資是否達到上限,我真沒把握,但對于老公的工資,我是很有底氣的,絕對達到上限。所以問題來了。
北京市醫保的繳納上限是多少(以確認我和老公有無可比性)
企業是否都是按同一標準繳納醫保?比率是多少?
如果我發現這里面有問題,應該到哪里去申訴?
謝謝
目前北京醫保的繳費標準,分為以下兩種情況分析:
1、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繳費規定
北京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繳費比例為:單位繳納9%+1%,個人繳納2%+3元;
繳費基數的上限和下限分別是:15669元和3134元;
另外,退休人員單位不用繳費,個人繳費3元/月。
2、城鎮居民醫保個人年繳費標準
城鎮居民醫保的繳費標準按不同人群區分,其中:
城鎮老年人:300元;學生兒童:100元;城鎮無業居民:600元;殘疾無業居民:300元。
靈活就業人員醫保繳費比例還分是否建立個人賬戶兩種情況:
建立個人帳戶:8%;不建立個人帳戶:5%
什么是個人賬戶?醫保是怎么報銷的?社保小白看過來,這篇文章幫你一次性掃盲:醫保所說的“兩定點,三目錄”是什么?醫保的報銷范圍?什么是個人賬戶與統籌賬戶?
那北京市醫保報銷又有什么規定呢?
北京市的報銷比例最低為85%,最高可達到97%。醫院等級越低,報銷比例越高,住院費用越高,報銷比例越高,同時在職人員與退休人員在報銷比例上也存在差異。
無論是看病買藥還是去醫院就診,醫保卡都會派上用場。你知道醫保卡怎么用嗎?不知道的話趕緊收下這篇指南:城鎮、農村醫保卡怎么用?弄丟了如何補辦?可以給父母用嗎?
回到正題,目前北京在職、退休具體門診和住院費用的報銷比例如圖:
(一)在職人員醫保費用報銷比例和金額
1、門診(含急診)
(1)門診費用報銷起付線是1800元。超出1800以上的部分,在符合醫療保險醫保報銷藥品名錄的前提下,予以報銷。
(2)報銷比例和醫院級別掛鉤,報銷比例70%起,報銷上限為20000元。其中,非社區醫院報銷70%,社區醫院報銷90%。
2、住院
(1)第一次住院費用報銷起付線為1300元,第二次及以后為650元。
(2)報銷比例和醫院級別掛鉤,報銷比例85%起,最高可累計報銷30萬元。其中,三級醫院85%~95%,二級醫院 87%~97%,社區醫院90%~97%。
(二)退休人員醫保費用報銷比例和金額
1、門診(含急診)
(1)門診費用報銷起付線是1800元。超出1800以上的部分,在符合醫療保險醫保報銷藥品名錄的前提下,予以報銷。
(2)報銷比例和醫院級別掛鉤,報銷比例85%起,報銷上限為20000元。
其中:
70周歲以下人員:非社區醫院85%,社區醫院90%;
70周歲以上人員:90%;
90周歲以上人員:100%(免費)。
2、住院
(1)第一次住院費用報銷起付線為1300元,第二次及以后為650元。
(2)報銷比例和醫院級別掛鉤,報銷比例85%~97%起,最高可累計報銷30萬元。 其中,三級醫療91~97%,二級醫院92.2~98.2%,社區醫院94%~98.2%;90周歲以上人員:100%(免費)。
北京市門診的最高報銷限額為兩萬元,住院報銷基礎值為10萬,再加上住院大額補助的20萬,上限最高可以達到30萬元。
也就是說,北京的醫保最多可以幫承擔30萬元的治療費用。
更多具體情況可以撥打醫保服務熱線010-12333咨詢。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采納~
全網同號:學霸說保險,歡迎搜索!
資料來源:學霸說保險官網
目前北京醫保分兩種:
城鎮職工醫保:一般企事業單位員工的參保類型。
城鄉居民醫保:部分自由職業者、家庭主婦、老人、小孩的參保類型。
廣州市民的可以看這里:《廣州街坊們,你們想看的廣州醫保來了》
1、城鎮職工醫保,每年交多少錢?
北京職工醫保按月繳費,費用包括兩部分:個人繳費與單位繳費。
它的繳費標準和個人收入、醫保繳費基數掛鉤,社保局每年都會公布新的醫保繳費基數,每年會有不同。
目前北京職工醫保的繳費基數在5557-27786元之間,個人繳納2%,單位繳納10%,單位繳納部分高于廣州和深圳。
舉個例子,老王在北京某企業上班,他的醫保繳費基數是10000元,每個月醫保應該要交:
個人繳費:10000 * 2%=200元
單位繳費:10000 * 10%=1000元
不過,這兩類人群的醫保繳費標準略有不同:
個人委托存檔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453.82元/月。
享受醫保補貼人員,繳納64.84元/月。
每個月交的醫保費用,一部分會劃入職工醫保卡“個人賬戶”。
這個賬戶就厲害了,里面的錢除了用來看病、買藥,還可以取出來用,這是北京醫保卡區別大多數其他醫保卡的一大特色。
2、城鄉居民醫保,每年交多少錢?
居民醫保跟職工醫保不同,是按年交費,交一次保一年。最新的標準是:
勞動年齡內居民:300 元/年
老人、學生兒童:180 元/年
可以看到,居民醫保的費用比職工醫保要少很多。相應的,二者享受的待遇也會有差別。
上海的醫保也可以了解一下:《上海醫保解析:在魔都養老,很幸福!》
北京市醫保繳納標準:
職工按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2%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職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低于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工資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職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高于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作為繳費工資基數,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法確定職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以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擴展資料:
《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相關要求規定:
1、用人單位應當按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如實申報職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規定核定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工資基數。用人單位應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委托用人單位的開戶銀行以“委托銀行收款(無付款期)”的結算方式按月扣繳。
2、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全市統籌,分級管理,全部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要專款專用,不得擠占或者挪用,不得用于平衡財政收支。
3、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不按時足額繳納的,不計個人帳戶,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不予支付其醫療費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
北京社保的繳納規定是:社保繳費基數上限為25401元,下限為3387元。繳納比例為城鎮戶口:個人繳納養老保險8%,失業保險0.2%,醫保2%+3。單位繳納養老保險19%,失業保險0.8%,生育保險0.8%,醫保10%。
農業戶口:個人繳納養老保險8%,醫保2%+3。單位繳納養老保險19%,失業保險0.8%,生育保險0.8%,醫保10%。
《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擴展資料:
購買醫療保險注意事項:
1、了解投保年齡的限制。各家保險公司對醫療保險的最低投保年齡有不同規定。根據險種的不同,最低投保年齡由出生后90天至年滿16周歲不等。但是各保險公司規定的最高投保年齡卻大致相同,為65周歲。
2、應該知曉險種的責任范圍。購買保險時,搞清險種的責任范圍很重要,只有責任范圍內保險事故的發生,保險公司才會履行賠付義務。
3、了解住院醫療保險的觀望期。所謂觀望期,即保險合同生效一段時間后,保險人才對被保險人因疾病而發生的醫療費用履地給付責任。除意外事故造成的住院醫療費用外,對于一般的住院醫療保險,保險公司在承保時均設有一個觀望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醫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醫療保險費
比例:養老保險單位繳納19%,自己繳納8%。基數:月平均工資為8467元,2018年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下限為3387元,上限為25401元。
北京市社保中心發布了2018年北京社保繳費基數。社保繳費基數由上一年的本市社會職工平均工資計算而來。2017年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01599元,月平均工資為8467元。五險當中,養老保險的支出占最大頭。養老保險單位繳納19%,自己繳納8%。
根據新的繳費基數來看,2018年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下限為3387元,上限為25401元。最低繳費金額為單位643.53元,個人270.96元;最高繳費金額為單位4826.19元,個人2302.08元。
按照北京市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下限,按照北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確定;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下限,按照北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
根據規定,用人單位繳納社保費的基數是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職工繳費的基數是自己的工資。當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月平均工資60%的,則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
擴展資料:
按照社保繳費基數的相關規定,職工工資收入高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按照市社保中心公布的數字,2018的繳費工資基數上限調整為25401元。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社會平均工資的40%,是一個地方大多數勞動者能夠達到的。絕大多數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員工,是按照本人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的。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2018年北京社保繳費基數公布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北京今年社保繳費基數定為8467元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首先來看看繳納養老保險的都有哪些人?
城鎮職工也可以稱為上班族,主要是企事業單位人員,這些人的養老保險由企業統一繳納。繳納完社保(包括養老保險),再繳納個人所得稅,剩下的工資才會下發給員工。
養老保險費用由養老保險繳納基數和繳納基數確定,幾乎都不能自己選擇;建議大家查看《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多少?怎么計算的?》。
本文主要是為自己繳納養老保險的朋友提供的,也就是僅僅為了保證養老保險不斷供,而繳納最低檔養老保險的朋友。
這些朋友有自由職業者,階段失業者和下崗職工,這些人需要考慮經濟因素,要保證養老保險不斷供。在劃不劃算之前更關心的是養老保險最低檔是多少錢?以及養老保險要怎么交?
養老保險最低檔多少錢?
以北京地區為例,養老金繳費基數=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12,上年度工資總收入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工資性收入。也就是說,每個人的養老保險繳納基數可能都不同。
為了更方便公平,設立了繳費基數的上限和下限。養老保險的最低檔也就是繳費基數的下限,北京地區養老保險繳費下限是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40%,201年6月之前參考的月平均工資為8467元。
因此,我們可以計算出,北京地區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最低檔=8467*40%=3387元;靈活就業者也就是自己繳納社保時,按照繳費基數的20%繳納,我們可以發現,2019年北京地區養老保險最低檔是677.4元。
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繳費費用是多少?
如果是自由職業者或者下崗人員,也就是“個人委托存檔的靈活就業人員”,按照繳費基數20%的比例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北京地區為例:
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的,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1693.4元。
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的,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1016元。
以月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的,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677.4元。
享受社會保險補貼人員,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203.22元。
個人如何交養老保險金?
個人名義交納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即可,其參保手續包括:本人身份證,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備兩張,保費,申請書等即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