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繳費基數是什么意思
社?;鶖?,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以職工上一個社保年度的所有工資性收入的月平均額為準,社保基數每年確定一次,一旦確定,一年內不再變動。因工資不同,繳費基數存在上限和下限。如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按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準。
以這個基準去繳費的,有一個最低基準,是按照全年的平均人均收入來確實的,這個基準是勞動局給的,凡是企業或個人參保,都不能低于這個基準,但是可以高于。這樣說吧,你的月收入比如是4000元,那么繳納基數也應該是3500或4000,但是不能高于4000.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什么意思
繳費基數是參保人按比例繳費的依據。
對公司而言,繳費基數就是公司全部員工的工資總額;對個人而言,繳費基數就是個人的月工資。社保經辦機構在核定參保單位(人)的繳費基數時,統一規定繳費基數在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數的60%-300%之間,即:若個人的月工資不足當地上年度社平數的60%,則其繳費基數最低須達到社平數的60%;若個人的月工資超過了當地社平數的300%,則其繳費基數最高不得超過社平數的300%。
假如公司每人月工資是600元,若此工資標準已達到當地社平數的60%,則600元就是繳費基數;若不到當地工資社平數的60%,則要提高到社平數的60%。
社保中的養老、醫療、失業,均是以這個繳費基數為依據,按規定比例交費:
養老--單位交20%、個人交8%;(基數600:單位180、個人48)
醫療--單位交6%、個人交2%;(單位36、個人12)
失業--單位交2%、個人交1%;(單位12、個人6)
工傷和生育全部由單位承擔,個人不必交費。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什么意思
社會保險是指職工在法定勞動年齡內取得勞動收入時由單位和個人共同交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費,各種保險都規定了一定的繳費比例,例如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比例為8%,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比例為2%,失業保險的個人繳費比例為0.5%,其繳費的基數就是保險繳費基數,由于保險是按月交納的,也就稱之為月繳費基數。
社會保險的月繳費基數一般是按照職工上年度全年工資的月平均值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一旦確定以后,一年內不再變動。
根據規定,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作為交納社會保險的月繳費基數,但是,如果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如果過高或過低,即超過社會保險規定的上限或下限,限外部分就不可以作為繳費基數計算了。
根據規定,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高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00%的部分不計算為繳費基數,只按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00%計算繳費基數;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60%的,須按當地社會平均工資60%計算繳費基數。
社保繳費基數是什么意思?
好難明白,幫忙解釋!!社?;鶖?,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以職工上一個社保年度的所有工資性收入的月平均額為準,社保基數每年確定一次,一旦確定,一年內不再變動。因工資不同,繳費基數存在上限和下限。如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按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準。
社保繳費基數指的是你以這個基數標準去繳費的。(相當于單位用這個作為你的個人工資標準,至于你真實的工資是不是這個,那就只有你知道了。)
社保是社會保險的簡稱。是國家通過立法建立的一種社會基本保障制度。目的是使勞動者因年老、患病、傷殘、失業、生育等原因,暫時或永久性喪失勞動能力、中斷就業,本人或家屬失去生活來源時,能夠從社會(國家)獲得經濟補償和物質幫助,保障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險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國家福利。
社保包含五個險種: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另個公積金是部分單位才會有的。
職工社保繳費方式:(工傷、失業、生育三個險種不需要個人繳費,全部由單位繳費)
社保中的養老和醫療兩個險種分別有2個賬戶:1、社會(國家)統籌賬戶;2、個人賬戶。
單位繳費標準:
1、個人工資(社保繳費基數)的12%進入養老統籌賬戶(國企是20%)
2、個人工資(社保繳費基數)的8%進入醫療統籌賬戶(這個比例會有變動的,以前 會有一小部分劃入個人賬戶,但現在好像都沒有了)
個人繳費標準:
1、個人工資(社保繳費基數)的8%進入養老個人賬戶
2、個人工資(社保繳費基數)的2%進入醫療個人賬戶(這個比例會有變動的)
社保享受必要的2個條件:
1、“累計”繳費最低滿15年(可以多繳年限,多繳多得)。所以不用擔心中途沒有繳費的時間。
2、必須達到退休年齡:男性一般是60歲,女性一般55歲;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不同,但都有規定的。
滿足以上2個條件:退休時就可以享受退休養老金領取和退休醫療保障
領取養老金的計算方法:統籌賬戶與個人賬戶同時領取
統籌賬戶每月領取標準:領取當年的上一年省平均工資(每年都會變)+社保繳費基數(定數不變之后除以2取平均數后再乘以15%(繳滿一年給1%,一般繳滿15年,給15%,要是繳20年就給20%,所以多繳年限多得)
個人賬戶:要是60歲退休,個人賬戶就只能領139個月(哪年退休,個人賬戶就規定了能領多少個月的)。也就是把個人賬戶的錢除以139個月,就是每月領的錢。
那么養老每月領錢:統籌賬戶+個人賬戶 就是退休金(一般個人賬戶能領十一、二年或多一點,領完之后個人賬戶就沒有了,那以后就領統籌賬戶到老死。)
就是社會分三類繳,比如繳10000.最低是按60%繳納,就是6000-
這個是按當地政府勞動局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來算的,例如:當地薪資為2150/月,那社保繳費基數為6%,那么你的社保繳費為2150*6%=129,也就是一個月繳費129元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什么意思
社保繳費基數指的是你以這個基數標準去繳費的。(相當于單位用這個作為你的個人工資標準,至于你真實的工資是不是這個,那就只有你知道了。)
社保是社會保險的簡稱。是國家通過立法建立的一種社會基本保障制度。目的是使勞動者因年老、患病、傷殘、失業、生育等原因,暫時或永久性喪失勞動能力、中斷就業,本人或家屬失去生活來源時,能夠從社會(國家)獲得經濟補償和物質幫助,保障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險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國家福利。
社保包含五個險種: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另個公積金是部分單位才會有的。
職工社保繳費方式:(工傷、失業、生育三個險種不需要個人繳費,全部由單位繳費)
社保中的養老和醫療兩個險種分別有2個賬戶:1、社會(國家)統籌賬戶;2、個人賬戶。
單位繳費標準:
1、個人工資(社保繳費基數)的12%進入養老統籌賬戶(國企是20%)
2、個人工資(社保繳費基數)的8%進入醫療統籌賬戶(這個比例會有變動的,以前 會有一小部分劃入個人賬戶,但現在好像都沒有了)
個人繳費標準:
1、個人工資(社保繳費基數)的8%進入養老個人賬戶
2、個人工資(社保繳費基數)的2%進入醫療個人賬戶(這個比例會有變動的)
社保享受必要的2個條件:
1、“累計”繳費最低滿15年(可以多繳年限,多繳多得)。所以不用擔心中途沒有繳費的時間。
2、必須達到退休年齡:男性一般是60歲,女性一般55歲;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不同,但都有規定的。
滿足以上2個條件:退休時就可以享受退休養老金領取和退休醫療保障
領取養老金的計算方法:統籌賬戶與個人賬戶同時領取
統籌賬戶每月領取標準:領取當年的上一年省平均工資(每年都會變)+社保繳費基數(定數不變之后除以2取平均數后再乘以15%(繳滿一年給1%,一般繳滿15年,給15%,要是繳20年就給20%,所以多繳年限多得)
個人賬戶:要是60歲退休,個人賬戶就只能領139個月(哪年退休,個人賬戶就規定了能領多少個月的)。也就是把個人賬戶的錢除以139個月,就是每月領的錢。
那么養老每月領錢:統籌賬戶+個人賬戶 就是退休金(一般個人賬戶能領十一、二年或多一點,領完之后個人賬戶就沒有了,那以后就領統籌賬戶到老死。)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
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限:12075元
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2415元
生育保險、醫療保險繳費基數:4310元
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繳費基數上限:12930元
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繳費基數下限:2586元
城鄉居民繳費基數上限:12930元
城鄉居民基數下限:3377元
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上限:4025元/月
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下限:2415元/月
繳費基數參考:
1、先行參加養老、醫療和工傷保險的農籍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最低標準為2109元。
2、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為4025元。按照4025元繳費確有困難的,可在2415元與4025元之間選擇確定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基數為2415元。
3、靈活就業自謀職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基數為2912元。
4、托管中心中大齡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的保險繳費基數為2812元。
5、正在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繳費基數為2812元。
6、民政代管一至六級殘疾軍人醫療保險、殘疾軍人醫療補助繳費基數為4686元。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鶖?,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
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限:12075元
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2415元
生育保險、醫療保險繳費基數:4310元
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繳費基數上限:12930元
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繳費基數下限:2586元
城鄉居民繳費基數上限:12930元
城鄉居民基數下限:3377元
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上限:4025元/月
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下限:2415元/月
繳費基數參考:
1、先行參加養老、醫療和工傷保險的農籍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最低標準為2109元。
2、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為4025元。按照4025元繳費確有困難的,可在2415元與4025元之間選擇確定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基數為2415元。
3、靈活就業自謀職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基數為2912元。
4、托管中心中大齡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的保險繳費基數為2812元。
5、正在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繳費基數為2812元。
6、民政代管一至六級殘疾軍人醫療保險、殘疾軍人醫療補助繳費基數為4686元。
分析如下:
1、“養老保險基數”指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計算現在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
2、這個基數主要與本人的工資基數有關,與未來的養老金數額、與社會平均工資一般無關。但是如果你的實際收入額過高或過低于社會平均工資時,這個基數則需要調整。
3、職工個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的月平均數作為本年度月繳費基數,其中:新進本單位的人員以職工本人起薪當月的足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參保單位以本單位全部參保職工月繳費基數之和作為單位的月繳費基數。
4、我國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般是根據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特殊情況下,有上限與下限之分。
擴展資料
基數計算:
1、一般情況下,該基數上一年度職工的年平均工資確定,除以12便為月繳費基數。
2、特殊情況:
(1)若你的工資收入高于社會平均月工資3倍時,繳費基數就是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3倍計算,以上部分不作為繳費基數計算;
(2)若你的工資收入低于社會平均月工資60%時,繳費基數就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60%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養老金基數
相關推薦:
賠償醫保協議(事故私了可以醫保報銷嗎)
工傷賠償判定(因工負傷工傷保險待遇如何計算)
社保終止賠償(人死了社保如何賠償)
工傷賠償官網(工傷社保賠償怎么查詢進度)
車禍出險賠償(一般車禍撞傷賠償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