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工傷怎么處理
學校食堂里面的小窗口,員工介紹一阿姨來上班,在試工期第3天摔跤,《我把施工期的工錢付了》她兒子帶回去醫治。就說有點骨折,照片了?,F在已經出院回家療養。遲遲沒有回復,介紹的阿姨轉達意思是她想來上班。這段時間工資照付,醫療費照付,就算過去了,但做的3天看情況不適合工作。我該怎么辦????沒有勞動合同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參保區縣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所在單位不申請的,職工或近親屬以及工會組織可以在一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4.患職業病的。5.因公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第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7.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一、發生事故傷害后,一般來說用人單位應當在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情況特殊的可以適當的延長。
如果用人單位在該期間內不申請工傷認定。勞動者本人或者直系親屬可以在事故發生一年之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二、事故傷害發生后,勞動者應該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并按要求提交下列材料:
(一)單位法人執照或營業執照(復印件);
(二)工傷認定申請表;
(三)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五)職工本人身份證明;
(六)用人單位的事故報告及勞動行政部門要求提供的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七)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提交公安機關或人民法院的證明或判決書;
(八)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申請認定因死亡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決書;
(九)由于機動車事故受到傷害的,提交公安交通部門的責任認定書或者相關處理證明;
(十)屬于因公、因戰致殘的轉業、復員、退伍軍人舊傷復發的,提交《革命傷殘軍人證》及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出具的舊傷復發證明;
(十一)由于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受到傷害的,提交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或其他相關行政部門按規定出具的證明;
(十二)突發病死亡的,提交搶救治療記錄、病歷和死亡證明。職工親屬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提交工傷職工委托證明或親屬關系證明。工會組織代表工傷職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提交工傷職工委托證明和工會介紹信。
三、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四、職工申請勞動能力等級鑒定,應當提交的材料包括:
1、勞動能力鑒定申請表;
2、工傷認定決定;
3、職工工傷證;
4、工傷醫療診斷證明書、檢查結果、病歷等。
五、根據《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規定,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
擴展資料:
工傷索賠的賠償項目有以下幾種情況:
1、造成一般傷害(未達到殘疾)的賠償
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
2、造成傷殘的賠償
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3、造成死亡的賠償
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傷亡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
4、職工下落不明的情況
職工外出或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賠償項目,要分不同情況而定。職工沒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獲得的賠償項目有: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生活有困難的);
職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獲得的賠償項目有: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非法用工單位 傷亡人員 一次性賠償辦法
第一條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六條第一款的授權,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是指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者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的傷殘、死亡童工。
前款所列單位必須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向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
第三條 一次性賠償包括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在治療期間的費用和一次性賠償金。一次性賠償金數額應當在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經勞動能力鑒定后確定。
勞動能力鑒定按照屬地原則由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理。勞動能力鑒定費用由傷亡職工或童工所在單位支付。
第四條 職工或童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在勞動能力鑒定之前進行治療期間的生活費按照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確定,醫療費、護理費、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以及所需的交通費等費用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和范圍確定,并全部由傷殘職工或童工所在單位支付。
第五條 一次性賠償金按照以下標準支付:
一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6倍,二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4倍,三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2倍,四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0倍,五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8倍,六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6倍,七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4倍,八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3倍,九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2倍,十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倍。
前款所稱賠償基數,是指單位所在工傷保險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第六條 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造成死亡的,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支付一次性賠償金,并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一次性支付喪葬補助等其他賠償金。
第七條 單位拒不支付一次性賠償的,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可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經查證屬實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責令該單位限期改正。
第八條 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就賠償數額與單位發生爭議的,按照勞動爭議處理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九條 本辦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頒布的《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同時廢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工傷賠償標準
1、發生事故傷害后,一般來說用人單位應當在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情況特殊的可以適當的延長。如果用人單位在該期間內不申請工傷認定。勞動者本人或者直系親屬可以在事故發生一年之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事故傷害發生后,勞動者應該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并按要求提交下列材料:
(一)單位法人執照或營業執照(復印件);
(二)工傷認定申請表;
?。ㄈ┯萌藛挝慌c勞動者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ㄋ模┽t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ㄎ澹┞毠け救松矸葑C明;
?。┯萌藛挝坏氖鹿蕡蟾婕皠趧有姓块T要求提供的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ㄆ撸┮蚵男泄ぷ髀氊熓艿奖┝Φ纫馔鈧Φ?,提交公安機關或人民法院的證明或判決書;
?。ò耍┮蚬ね獬銎陂g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申請認定因死亡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決書;
?。ň牛┯捎跈C動車事故受到傷害的,提交公安交通部門的責任認定書或者相關處理證明;
(十)屬于因公、因戰致殘的轉業、復員、退伍軍人舊傷復發的,提交《革命傷殘軍人證》及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出具的舊傷復發證明;
?。ㄊ唬┯捎趽岆U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受到傷害的,提交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或其他相關行政部門按規定出具的證明;
(十二)突發病死亡的,提交搶救治療記錄、病歷和死亡證明。職工親屬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提交工傷職工委托證明或親屬關系證明。
工會組織代表工傷職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提交工傷職工委托證明和工會介紹信。
3、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職工申請勞動能力等級鑒定,應當提交的材料包括:
勞動能力鑒定申請表;
工傷認定決定;
職工工傷證;
工傷醫療診斷證明書、檢查結果、病歷等。
4、根據《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規定,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
1、治療費用公司應全額支付
2、誤工費應依平均工資按天數支付
3、未交保險是違反勞動法的,應向勞動局進行舉報
4、如果傷勢較重可先進行傷殘鑒定
幾種情況都幫你分析一下吧。
1、根本就沒有骨折。只是一個借口。那么就是想來這里工作。你給過的她不再追求了?,F在想繼續再工作一段時間,這種情況,可以鑒定短期的勞動合同,到期后辭退。這是你不追究工傷造假的方案。
2、追究造假,則假的真不了,自然什么都沒有了。
3、事實骨折。對方沒有要求工傷認定。則1種是對方不懂法。放棄了個人的利益。另一種就是對方不想要求工傷或者暫時不想要求。那么,這2種,你都要簽定勞動合同(不要低于一年,否則一年之內對方有權力要求工傷認定的)。合同期滿后再視能力而定。
4、事實骨折,你不同意簽定勞動合同。則對方可以就此提出工傷的認定。因此你會按不光是以上的這些費用,還要有其它的費用的。比如以后解除關系的補償也會和正常的有不同的。
不過有3點你要注意,1是骨折一般至少要2個月左右才能恢復。如果是近期的事,骨折的可能性不大。
2不是所有的摔跤都是工傷。工傷的前提是: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因工作的原因。你自己看是否能認定為工傷。
3如果簽定勞動合同并且此人沒有達到50周歲的話,你是需要為期參加社會保險的。但此人在到達50周歲的時候,勞動合同自然解除。
關于發生工傷社會保險繳納怎么交
什么叫“”?因為扣保險費在發工資的時候一并扣的,所以不存在員工本人應繳納部分沒有繳納。
2010年3月至12月該員工一直在家養病,也應該繳納保險費,因為她當時還是你們的員工。
2010年3月至12月繳納的社會保險個人部分繳納標準跟以前一樣。
致殘員工一般要賠家庭撫養費(如果他有未成年子女,或者無勞動能力的雙親),醫療費用,假肢費,營養費,誤工費等等。
社保怎么辦工傷理賠,你可以打電話問社保局。
解除合同后舊病復發跟你們就沒關系了。
發生工傷,應該屬于工傷保險的范疇,你個人是不用繳納的,全部由單位承擔,根據企業性質和風險程度,分為等級,按照企業工資總額的0.5~1.5%繳費
如果有工人不穩定那么怎么買工傷保險
可以辦商 業保險,商業保險有團體險是可以中途調換工人的。
建議您可致電人力資源電話12333或到就近社保單位咨詢
員工工傷保險,參保形式怎么填寫?
員工工傷保險的參保方式應該填寫:單位繳納。
工傷保險辦理程序大概如下: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用人單位批準成立后就應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職工辦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初次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需準備該單位的營業執照原件、復印件,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原件、復印件,單位法人的身份證原件、復印件,該單位所有員工的勞務合同,身份證復印件。資料備齊后到社保局填寫社會保險登記表、繳費工資申報花名冊,并繳納職工的工傷保險費。單位參保繳費后有人員變動及時將變動人員名單報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單位初次參保交費的次月新發生工傷的職工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開始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相關知識: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工傷保險的適用范圍包括中國境內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及這些用人單位的全部職工或者雇工。各類企業包括國有企業、私營企業、鄉鎮企業、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等。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是指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雇傭勞動者為其從事個體生產經營的個體經濟組織。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參加工傷保險的具體步驟和實施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國家機關和依照或者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進行人事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由所在單位支付費用。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人事行政部門、財政部門規定。其他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各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工傷保險等辦法,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人事行政部門、民政部門、財政部門等部門參照本條例另行規定,報國務院批準后施行。
工傷是指職工在工作過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根據《工傷保險條例[1]》第十四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工傷保險參保形式
參保單位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同時就業的,各用人單位應當分別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應為單位
你是用人單位還是企業職工?工傷保險的繳納,是根據當地社保局對你單位的繳費比例核定,費用由用人單位繳納。
依法繳納社會保險是企業和職工的義務和權利。
相關推薦:
不足額保險(不足額保險是什么)
工傷保險賠付標準(工傷事故賠償標準及保險公司理賠)
工傷保險賠付(工傷保險賠償標準一覽表)
交強險賠償責任限額(交強險責任限額的規定)
保險詐騙罪的概念(保險詐騙罪的概念與構成要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