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孩子戶口遷移手續:大人帶身份證和戶口本原件、法院判決書,到居委會和派出所申請辦理小孩投靠手續,派出所開出準遷證,然后帶上準遷證和小孩的戶口本原件到小孩戶口派出所辦理戶口遷出手續,派出所會給開戶口遷出證明,持身份證、戶口本、法院判決書、小孩戶口遷出證明,再回到戶口派出所辦理小孩的戶口遷入手續。
撫養費的法律規定如下:
1、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2、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3、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4、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5、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6、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7、父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8、父母一方可以協議由一方直接撫養子女并由直接撫養方負擔子女全部撫養費。但是直接撫養方的撫養能力明顯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費用,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9、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變更撫養權的方式:
1、如果對方同意變更,可以直接協議變更;如果對方不同意,可以提起撫養權變更之訴。但是法院只有在以下條件下才會支持變更撫養權:
(1)是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者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
(2)是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者虐待子女,或者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的身心健康有不利影響;
(3)是8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愿意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是其他情況。
2、因此如果希望要回孩子撫養權:
(1)對方患有重病或傷殘的材料、對方經濟能力無法支撐孩子的生活、對方有虐待、毆打孩子的情形、對方有吸毒、酗酒、賭博的惡習等能夠證明對方不適合撫養孩子的材料;
(2)如果雖然孩子撫養權歸由對方,但是一直跟隨生活的證據材料。如陪伴孩子的照片、視頻、證人證言等;
(3)如孩子年滿8周歲(北京地區6周歲)可以收集孩子表達愿意一起生活的視頻、錄音等(也可讓孩子出庭親自表達愿意與共同生活的意愿),以上三點中最重要的是對方不適合撫養孩子以及孩子表示愿意跟共同生活兩點,因此可以從以上開始準備,以爭取要回孩子的撫養權。
戶口遷移需要的材料:
1、遷入人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及市內戶口遷移證;
2、遷入戶的居民戶口簿;
3、新立戶的要有房管部門出具的住房證明或房屋產權證明;
4、遷入人符合申領、換領居民身份證條件的,每人交本人近期正面免冠一寸光紙黑白大頭照片兩張,已滿16周歲,已領取居民身份證的,每人交照片一張;
5、因結婚遷入的要持結婚證;
6、遷入農村地區的農業人口要有遷入地鄉鎮政府和村委會同意遷入的證明;
7、遷入非直系親屬戶內的,應征得遷入地派出所同意后,再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第十九條
公民因結婚、離婚、收養、認領、分戶、并戶、失蹤、尋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戶口變動的時候,由戶主或者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變更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婚姻家庭解釋編(一)》
第四十九條
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第五十條
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第五十一條
父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第五十二條
父母一方可以協議由一方直接撫養子女并由直接撫養方負擔子女全部撫養費。但是直接撫養方的撫養能力明顯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費用,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五十三條
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