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辦理可以在網上預約。辦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流程:(1)網上預約。申請人首先登錄二代證網上預約平臺,如實填寫《居民身份證網上預約辦理登記表》。(2)公安局審核信息。公安局對網上預約信息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后,公安機關將在預約平臺上通知預約人,確認辦理時間和地點。(3)預約人接到公安機關網上通知后,按預約時間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和申領人在外地的《暫住證》或《居住證》原件到公安機關指定地點辦理身份證,并交納制證工本費。(4)證件制作。市公安局將申請人的制證信息上報省廳制證中心制證。(5)證件領取。證件的領取必須由身份證申請人本人持居民戶口簿、取證憑證到受理公安機關領取。
目前開通的城市基本上是一二線城市,你所在的鄉或者縣沒有搜到的話就搜市,如果市沒有就搜省,如果還沒有就沒有辦法了,還是去派出所辦吧!
第一步、微信搜索所在地的公安微信公眾號,關注并點擊戶政預約。如下圖:
第二步、然后選擇你要預約的業務類型,點擊下一步。如下圖:
第三步、根據不同的戶籍,選擇不同的業務辦理方式,分本地和外地。如下圖:
第四步、接下來選擇辦理地點,派出所身份證管理部門周六也會上班。
第五步、選擇你要預約的派出所,進行預約辦理即可。如下圖:
身份證辦理可以在網上預約。辦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流程:(1)網上預約。申請人首先登錄二代證網上預約平臺,如實填寫《居民身份證網上預約辦理登記表》。(2)公安局審核信息。公安局對網上預約信息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后,公安機關將在預約平臺上通知預約人,確認辦理時間和地點。(3)預約人接到公安機關網上通知后,按預約時間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和申領人在外地的《暫住證》或《居住證》原件到公安機關指定地點辦理身份證,并交納制證工本費。(4)證件制作。市公安局將申請人的制證信息上報省廳制證中心制證。(5)證件領取。證件的領取必須由身份證申請人本人持居民戶口簿、取證憑證到受理公安機關領取。
目前開通的城市基本上是一二線城市,你所在的鄉或者縣沒有搜到的話就搜市,如果市沒有就搜省,如果還沒有就沒有辦法了,還是去派出所辦吧!
1、打開“支付寶APP”,點擊右上角“卡包”。
2、在“卡包”里面點擊“證件”。
3、證件”里可以看到已經添加的“普通證件”,點擊“可領取身份證網證”就可以申請身份證網證了。
4、繼續點擊“身份證網證”。
5、點擊“同意協議并領取”,然后按照提示對著手機屏幕中間的頭像輪廓眨眨眼。
6、申領成功,點擊“完成”。
7、這就是申領的“身份證網證”,使用時請商家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即可識別身份信息。
可以使用微信小程序申請,以vivox9為例演示。
1、點擊打開手機桌面上的微信。
2、找到列表下方的小程序。
3、點擊小程序界面右上角的放大鏡。
4、輸入查詢網證CTID,再點擊第一項。
5、出現授權界面,點擊下面的允許。
6、勾選同意,再點擊下一步。
7、點擊界面右下角的確認授權。
8、再繼續點擊下面的確定進入人臉識別。
9、點擊下方的開始進入識別界面。
10、認證成功后,點擊下方的領取即可注冊成功。
11、再點擊領取到卡包即可。
網絡身份證啟用有什么好處?網絡身份證如何申請辦理?
網絡身份證啟用有什么好處?網絡身份證如何申請辦理?
出門除了三件寶,“手機、鑰匙、錢包”
身份證也是必不可少,尤其是出遠門
住酒店,上飛機坐高鐵,租房子…
沒有身份證樣樣行不通
如果忘記帶身份證,或者身份證丟失,
該怎么證明“自己是自己”呢?
你可能需要去轄區派出所補辦“臨時身份證”,
但從本月25日起,你還可以
刷臉掃碼!
因為現在中國人可以辦理“網絡身份證”了!
拿起手機刷臉,證明“我是我”
所謂的“網絡身份證”
是指“二代居民身份證網上憑證”,
12月25日,廣州市公安局發出
全國首份“網絡身份證”,
“身份證”被存儲在手機里,出門只要掃一掃,
不久的將來,上飛機、坐高鐵,去酒店住宿
都可以用它實現。
簡直是懶人的福音啊
而且不用擔心“網絡身份證”會泄露你的信息
相反,它反而能保護你的個人信息
因為掃碼驗證的過程中,
第三方機構只能收到公安機關出具的驗證結果,
只需要知道你的身份合法,
不再需要知道你的身份證號碼
有了網證后,
身份證復印件將來也有可能要被廢止!
“網證”的實現依靠的是AI人臉識別技術,
直接將我們的臉
和公安部身份證制證數據庫中的
身份證照片進行比對。
據說“AI人臉識別誤判率目前只有百萬分之一,
而肉眼識別的誤判率則有15%。”
雖然不知道能不能識別化了妝的妹子,
但這可是身份證的又一次革新和進步呢!
回望中國歷史上戶籍制度和身份證制度,
就會發現原來小小的身份證見證了歷史的進程。
身份證的歷史
1
穿越劇里現代人穿越到古代,
換身古裝就融入了社會,
實際上,要想融入古代社會可沒那么容易,
因為古人也要查“身份”的!
唐朝之前沒有身份證但是都被登記在冊,
老百姓想要搬家或者出遠門才要申請證件。
古人出遠門坐車住宿可能也像咱們一樣,
需要出示證件。
“作法自斃”這個成語,
說的就是商鞅當年在逃亡途中打算住旅店,
結果因為沒帶身份證件被旅店老板拒絕接待:
“商君定有法律,
誰讓沒有憑證的旅客住宿,
誰就要連坐。”
但這個法律其實是商鞅自己定的……
最終他因為無處可去,被逮捕處死了。
中國歷代對人口的管控都很嚴格,
每個人都會被登記在冊,
但只有官員才擁有身份證。
古代的身份證式樣很豐富:
虎符、免符、魚符、龜符、龍符、麟府、牙牌、腰牌……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金龜婿”,
就是拿著金龜符的女婿,
武則天時期,
金龜符是親王及三品以上官員的身份證。
龜符
2
居民人人都有身份證,是1936年才有的事,
1936年民國寧夏省政府首先制定了“居民證制度”。
寧夏省發放的身份證
發證對象為年滿18歲以上的中華民國國民,不分男女。
需要登記48項信息,
和今天的戶口簿的功能差不多,
這是我們現代身份證的雛形。
民國時期的上海身份證
3
建國后,我國公民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居民身份證,
證明自己身份用的是戶口簿和單位介紹信,
戶口是當時居民的唯一身份證明。
1982年,中國流動人口總量達到657萬,
引起公安部的高度重視。
1983年5月9日,公安部黨組在給中共中央的
《關于加強和改革公安工作的若干問題》的報告中,
正式提出“提請國家立法,實行公民證制度”,
隨即開始籌備頒發居民身份證工作。
1984年,開始才有了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一開始采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術塑封而成。
十多億人口約有八億人要領證,
就當時的技術來說,工作量龐大。
第一代身份證
在身份證頒發之前,
民警們需要挨家挨戶核對戶口登記信息,
并重新填寫常住人口登記表。
為了換發身份證的需要,
常住人口登記表由原來的三人一張
換成了每人一張,
內容新增了身份證號和照片。
第一代身份證
警察們還需要把轄區內所有生日相同的人分出來,
再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編碼,
然后將編碼填回常住人口登記表之后,
再手工填寫身份證的底證。
當時身份證底證的柜子一排一排,
就像中藥行的藥柜一樣。
1984年8月30日,
380名居民幸運地成為中國第一批
居民身份證的持有者。
《本市三百多居民首批領到身份證》
登上了1984年8月31日的《北京日報》
很多居民對一代證的印象是:
手寫的身份證,照片照得特別丑,
最初時感覺沒啥用……
1995年7月1日起,防偽居民身份證啟用。
證件采用了全息透視塑封套防偽,
身份證幾乎不可能無損剝離。
第一代身份證和第二代身份證對比
1999年10月1日起,
居民身份證編號由原15位升至18位。
4
2004年1月1日 第二代身份證開始換發。
第二代身份證除了材料和信息
和第一代身份證不同外,
防偽技術也有了提高,
另外還增加了內鑲芯片,
從芯片里也可以讀取信息。
2011年10月2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修正案(草案)》規定,
盡快結束一代居民身份證
與二代居民身份證同時并用的局面。
2013年1月1日,
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停止使用。
身份證的實施30多年后。
身份證信息泄露成為最嚴重的的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2016年
通過不同渠道泄露的個人信息達65億條次,
平均每個人的個人信息被至少泄露了5次。
為了打擊犯罪
也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的信息
公安部推行了“網絡身份證”。
除此之外,
公安部還有個“大招”,
電子身份標識載入手機卡!
電子身份標識,簡稱eID,
能夠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
在線遠程識別身份。
簡單來說,
就是公民在網絡上的一個身份標識。
它既不是明文的身份信息,
也不是像身份證那樣的證件。
這項技術最關鍵的是:
我們不需要再在網上提交自己的
姓名、住址、電話、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
就能方便地進行網上交易。
這將極大降低信息被盜用的風險。
而且理論上一旦身份證eID化后
個人信息將沒有黑市買賣的意義存在!
所以傳統身份證件未來也可能會逐漸淘汰
數字身份加載在手機SIM卡里,
這種全新的在線身份信息驗證技術,
將會成為身份證發展的新趨勢。
從1984年第一張身份證發放至今,
才過去短短33年,
身份證就從張張手寫發展成出門刷臉,
身份證的飛速變遷,
正是見證了中國社會的飛速發展。
第一步、微信搜索所在地的公安微信公眾號,關注并點擊戶政預約。如下圖:
第二步、然后選擇你要預約的業務類型,點擊下一步。如下圖:
第三步、根據不同的戶籍,選擇不同的業務辦理方式,分本地和外地。如下圖:
第四步、接下來選擇辦理地點,派出所身份證管理部門周六也會上班。
第五步、選擇你要預約的派出所,進行預約辦理即可。如下圖:
1、截止到2018年10月,在網上無法補辦身份證,不過有些省份補辦身份證時可以提前在網上預約。
公民因居民身份證遺失,經報派出所后,一個月未找到的,憑《居民身份證報失登記單》,交驗申請人《居民戶口簿》辦理補領手續,并領取受理憑證。補領新證后找回原證的,應將原證交給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派出所自受理之日起二個月內辦結。
2、補辦身份證需要提交的材料:
(1)申領人《居民戶口簿》。
(2)申領人丟失補領《居民身份證》書面申請
(3)申領人本人到其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拍攝“二代證”數碼照片或交驗本人近期正面免冠一寸“二代證”標準彩色照片二張。
(4)申領人本人因長期在國外或外省市工作、行動不便等特殊原因,不能親自辦理的,可委托其家人或親屬代為辦理。
擴展資料:
補辦身份證流程如下:
1.申請
申請人通過網上預約,按照預約時間前往戶籍地辦證廳戶政窗口提出申請,根據要求提交申請材料。
2.受理
戶政窗口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初步審查,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經審查,材料不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辦理機關應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補正的全部內容。符合條件的出具受理回執。
3.審查
對已受理的申請,公安機關依據法律法規和辦理程序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查驗(十個工作日)。
4.辦理結果
對審查合格的申請,公安機關給予辦理居民身份證件。
參考資料:廣東政府服務網-如何補領居民身份證
參考資料:廣東政府服務網-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
一、登錄當地網站,這理以湖南舉例(湖南省公安廳人口與出入境管理局 )先閱讀協議,另注意使用的個人電腦一定要有攝像頭。
二、按要求填寫個人 信息、
三、人像采集驗證。對正照相、
四、依次按提示完成操作,進行證件投遞與身份證信息確認。
擴展資料
1、辦理慢證:
公民攜帶本人戶口簿到戶口所在地區指定辦證點申請辦理二代身份證,初次申領繳納制證工本費20元,損壞換領或丟失補領繳納制證工本費40元,兩個月取證。
2、辦理快證:
辦理過二代證且二代證損壞或丟失的公民可攜帶本人戶口簿,(本著自愿的原則)到指定辦證點辦理。繳納制證工本費40元,速遞費22元,由辦證人填寫郵寄地址,省公安廳在15個工作日內按詳址將成品證郵寄給辦證人。
3、異地代辦:
公民人在異地如未辦理過二代證須本人持戶口簿親自到戶口所在地分局或派出所采集圖像辦證;所需辦證手續:辦證人戶口簿、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戶籍證明信、辦證人出具的委托書、代辦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參考資料:身份證辦理流程—哈爾濱市道里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