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什么朝?
中國歷史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是夏朝。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
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后,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傳至桀,夏朝滅亡。約400年,后為商朝所滅。
擴展資料: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這一稱謂的來源有十種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是“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
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后”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為國號。夏朝是在原始社會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夏朝
是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夏朝(約為前2050年—約前1600年)
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后,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傳至桀,夏朝滅亡。約400年,后為商朝所滅。
由于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長期以來對其了解還主要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包括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現代以來,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奴隸制的夏朝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況。
夏世系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稱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稱之為帝者。自啟至桀凡十三代,十六傳,歷四百七十二年(一說四百三十二年),是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開始從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則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經過了四百余年.
1、啟——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扃(局、禺)—— 12、胤甲——13、孔甲——14、皋(吳、皋茍)——15、發(發惠)——16、履癸(桀)
夏朝的建立
標志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被私有制社會所替代,這是一個歷史的進步。但是,一種新制度的建立,必然會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夏啟即位后,在鈞臺大宴各地首領,以期對他的地位予以確認。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拒不出席鈞臺之享。夏啟發兵對有扈氏進行征伐,大戰于甘,有扈氏戰敗被滅。這次戰爭的勝利,使新生的政權得到初步鞏固。
一種新制度的建立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一個新政權的產生,也面臨缺乏統治經驗的問題。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政權,即使是在起進步作用的上升階段,也改變不了統治者剝削、掠奪和貪圖享樂的本性,統治集團內部圍繞權和利的爭奪成為不可避免。因此,夏啟死后,出現了五子爭權斗爭。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窮氏的首領羿乘機奪取了政權。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殺,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幫助,組織夏的舊部,積蓄力量,乘寒浞內部混亂之時,出兵打敗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奪回了政權,才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這就是夏代歷史上出現的「太康失國」、「后羿代夏」和「少康中興」的事件。
夏代末年,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驕奢淫逸,筑傾宮、飾瑤臺,揮霍無度。他日夜與妹喜飲酒作樂,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顧,百姓指著太陽咒罵夏桀。大臣忠諫,他囚而殺之。四方諸侯也紛紛背叛,夏桀陷入內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湯看到伐桀的時機已經成熟,乃以「天命」為號召,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奮力進攻,以執行上天的意志。鳴條之戰,商湯的軍隊戰勝夏桀的軍隊,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從此滅亡。一個強大的國家經歷了四百余年歷史,卻被一個小國所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震驚與思考,所以后來出現了「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的告誡。
由于流傳至今有關夏代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該書《殷本紀》中記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這樣,在考古學家對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有了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課題,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代歷史。
古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因為傳說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大多同這兩個地區有關。1959年開始「夏墟」調查,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來在豫西、晉南開展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標逐漸縮小。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包括二里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并對夏文化問題發表了各種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證據,目前學術界對哪種遺存是夏代文化還沒有形成共識。但是無論是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還是「二里頭文化」,均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資料,它為最終解決這個問題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夏朝的疆域
夏朝的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起湖北省,北至河北省。當時夏的勢力延伸到黃河南北,甚至長江流域。夏王朝建都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的東部)、酌鄩(今河南省登封的西北部)、安邑(山西省夏縣西北部)等地。
夏朝的科學技術
在夏代,農業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傳說禹的大臣儀狄開始造酒,夏王少康又發明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探索出農事季節的規律,現代仍舊流行的有時稱為夏歷的農歷就是那個時代發明的。
畜牧業有一定發展。有一大批奴隸從事畜牧工作,還有一些專門從事畜牧業的氏族部落。馬的飼養得到很大重視。此外制陶業在夏代可能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極為重要的行業。至于青銅器,中國已經發現了二里頭文化的銅刀。如果二里頭文化被認為是夏朝時期的文化,那么這件青銅器就是夏朝時期的。夏朝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以石器為主。夏朝都城出現了車,但還不能確認是人力車還是馬車,因為車轍只有1米寬,和商朝的2米寬車轍不同,商朝已經確認使用馬車了。
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夏朝
1、夏朝的建立
相傳堯、舜、禹時,部落聯盟間采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推舉天下的共主。堯老時,把“王”位禪讓給了賢能的舜,舜老的時候,把“王”位禪讓給了禹,但禹老時卻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從此,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禹是來自中原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在成為天下的“共主”之后,組建軍隊,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
2、夏朝的鞏固
夏朝建立不久,太康失國,為羿所奪。羿信寒浞,為其所殺。四十余年,政局動蕩。相子少康幾經艱辛,在有虞等部幫助下,攻殺寒浞,使夏王朝重新復蘇。此后,經幾代努力,夏王朝日漸強大,以中原為中心,疆域東到大海,西到西河,北及燕山,南至長淮。
3、夏朝的滅亡
孔甲亂政,夏王朝江河日下。至桀時,統治階級腐朽不堪,造傾宮、瑤臺,寵妹嬉,不理政事,不聽忠言,賦斂無度,民怨四起。商湯興兵討伐,桀逃往南巢而死。夏自禹至桀,歷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將近五百多年時間。
是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夏朝(約為前2050年—約前1600年)
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后,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傳至桀,夏朝滅亡。約400年,后為商朝所滅。
夏朝
夏朝(約前2070-前1600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于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后“,去世后稱”帝“),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后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于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
當今中國在歷史的長河中處于什么時期?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盤古開天到二十一世紀之間的歷史。
中國歷史悠久,從盤古、女媧、后羿等神話時代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00年。
中國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現在中國處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偉大復興時期唄。
紅薯是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紅薯是16世紀末(大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傳入我國,首先傳入的是廣東和福建。紅薯原產于南美的秘魯、厄瓜多爾、墨西哥一帶,隨著各國早期探險和經商先人的洲際往來,紅薯走出其故鄉,到歐洲非洲亞洲等有人類的居住地拓展。
紅薯這個作物品種究竟是從哪年傳入中國的,此前多有籠統說法。但是,從中國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兼中國科學院院長、著名大文學家、史學家郭沫若的作品中,可以獲知,紅薯被確認進入中國的時間,是1593年。
被當時人們譽為“國寶”級人物的郭沫若,在1963年特為紅薯寫過一首、近日還為有關報紙轉載的詞,《滿江紅·紀念番薯傳入中國三百七十周年》:
我愛紅苕,小時候,曾充糧食。明代末,經由呂宋,輸入中國。三百七十年轉瞬,十多億擔總產額。一季收,可抵半年糧,超黍稷。
原產地,南美北;輸入者,華僑力。陳振龍,本是福建省籍。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此功勛,當得比神農,人誰識?
45年前郭沫若大師的這首“滿江紅”贊紅薯的詞,既是一首紅薯和引進者陳振龍的頌歌史詩,又是紅薯傳入中國后迅速種遍全國、貢獻極大的概括。
1593年這一年,正是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1492年)100年后的第二年。按中國地方史料換算推斷,紅薯品種進入中國就是1593年。不過按中國地方史料換算推斷,進入中國就是1593年。
甘薯(因甜得名)、白薯、番薯、紅苕、地瓜等,都是紅薯的別稱。中國不同地區對紅薯有不同的叫法,這同東北人稱馬鈴薯為“土豆”類似。
紅薯原產于南美的秘魯、厄瓜多爾、墨西哥一帶,隨著各國早期探險和經商先人的洲際往來,紅薯走出其故鄉,到歐洲非洲亞洲等有人類的居住地拓展。
傳入中國時,正是明代萬歷年間。我國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到現為菲律賓的呂宋島經商,發現了紅薯不僅產量高,而且美味可口,便要引種回國。但當地有嚴厲的禁止帶出法令。于是陳振龍便和兒子陳經綸向當地百姓學習栽種方法,終于在1593年巧妙地將“薯芽”絞于纜繩之內秘密帶回國內。這就是郭沫若“滿江紅”詞中的“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
回國時,正逢當地冬麥歉收,春天大旱。于是夏日播種,秋獲豐收,而后紅薯這一珍貴品種,則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在中國廣泛種植,遍及各地。像永遠不停的春風,造福華夏億萬兒女。
紅薯的生命力極強,不管是山崗還是沙石土,紅薯對土地的鐘情程度,達到了不分貧富的境界。除個別海拔特高的地方外,全國都是生產紅薯的好地方。
紅薯在中國發展的神速,最重要的是“民以食為天”的需要——解決溫飽和救命。
眾所周知,舊中國,和與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老百姓多過著饑寒交迫的困苦生活,如果遇上動亂和外族入侵,或遇上大的天災,餓死者歷代都無計其數。
唐代詩圣杜甫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還有唐代詩人李紳“憫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國的唐代,尚且如此,足以說明古時廣大勞動人民不僅艱辛,種田者被餓死,司空見慣。
特別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的100多年內,從八國聯軍進北京,到日本大舉侵華,直到新中國成立前,上述慘狀更有過之。此間,紅薯就成了人們解決饑餓的一大作物品種。“當官不與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戲劇臺詞,說明紅薯的普及廣泛。當然,紅薯和薯類也是中國紅色根據地和紅軍長征、八路軍壯大、解放軍解放全中國的軍糧品種之一。
小小的紅薯改寫了中國歷史,它是如何傳入中國的,讓中國人口直線上升
今日作者金刺桐專題報道閩南《晉江蘇厝600多年寫就蕃薯傳奇》
報道詳細介紹在閩南晉江赤店的蘇厝村,曾住著一個蘇姓的大戶——蘇得道。
1387年,他從菲律賓帶回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根地瓜苗。漸漸地,蘇厝村種滿了地瓜,閩南的十里八鄉也長滿了它。
村人更是一代代敬奉他和夫人為“番薯公”“番薯婆”,木作的塑像并排放在村里的龍泉宮,每年農歷十一月廿四,秋收的又一年地瓜,家家戶戶煮成地瓜粉團、炸地瓜片各種美食來供奉。
如此事經過論證屬實,則完全推翻先前認定蕃薯由福卅人陳振龍十六世紀由菲律賓引進中國的論證,則蕃薯引入中國也提早200年時間!
番薯,又稱甘薯、紅薯、山芋。由于地區不同,人們對它的稱呼也不同,山東人稱其為地瓜,四川人稱其為紅苕,北京人稱其為白薯,福建人稱其為紅薯。它的故鄉是南美洲,16世紀末(大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傳入我國。如今,除青藏高原地區外,我國大江南北皆有其蹤跡。
葡萄是什么時候傳入中國的?在什么朝代?
葡萄是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引入中國的。
中國最早關于“葡萄”的文字記載是《詩經》,但里面說的是野葡萄,“六月食郁及薁”,“薁”就是野葡萄。這反映出殷商時代的人們已經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種野葡萄了。但是,今天我們習慣上說的葡萄,指的卻是歐洲葡萄,是在漢武帝時期才來到中國的。
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苜蓿隨天馬,葡萄出漢臣,葡萄和苜蓿隨著天馬和張騫傳入中國。唐代詩人李頎在《古從軍行》寫道“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詩里的蒲桃指的就是葡萄。
《古從軍行》-唐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譯文:
白天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臺,黃昏時牽馬飲水靠近交河邊。
昏暗的風沙傳來陣陣刁斗聲,如同漢代公主琵琶充滿幽怨。
曠野云霧茫茫萬里不見城郭,雨雪紛紛籠罩著無邊的沙漠。
哀鳴的胡雁夜夜從空中飛過,胡人士兵個個眼淚雙雙滴落。
聽說玉門關已被擋住了歸路,戰士只有追隨將軍拼命奔波。
年年戰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換來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漢家。
擴展資料
葡萄的營養價值:
葡萄的營養成分葡萄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價值很高。成熟的漿果中葡萄含糖量高達10%-30%,以葡萄糖為主。葡萄中的多種果酸有助于消化,適當多吃些葡萄,能健睥和胃。葡萄中含有礦物質鈣、鉀、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和維生素P等,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大有裨益。
研究發現,葡萄比阿司匹林能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每天食用適量的鮮葡萄,不僅會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還特別有益于那些局部缺血性心臟病和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患者的健康。鮮葡萄中的黃酮類物質,能“清洗”血液,防止膽固醇斑塊的形成。葡萄越呈黑色,含黃酮類物質越多,但若將葡萄皮和葡萄籽一起食用,對心臟的保護作用更佳。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 將葡萄引入中國
葡萄是漢朝的漢武帝時期傳入中國的。
漢武帝時期,大宛國內發生政變,新國王上臺后,把自己的兒子送到漢朝,以表示臣服。和國王的兒子一起來的還有葡萄和苜蓿等種子,就這樣,葡萄終于來到了中國。
擴展資料:
先秦時期,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已開始在西域傳播,自西漢張騫鑿空西域,引進大宛葡萄品種,中原內地葡萄種植的范圍開始擴大,葡萄酒的釀造也開始出現,葡萄、葡萄酒文化逐漸發展。
漢武帝時期,為消除匈奴的影響,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張騫了解到很多當地的風土民情,尤其是豐富的水果品種和糧食作物引起了他的興趣。
比如,張騫看到大宛國的葡萄光溜溜的,鮮亮可愛,親自嘗了一口,對它甘甜的味道贊不絕口。他風塵仆仆回國后,把自己途經大宛國、大月氏、大夏國的情況匯報給漢武帝,受到了高度重視。
后來大宛國將葡萄種子、樹苗帶到長安,進獻給漢武帝,漢武帝早聽張騫說過葡萄,于是趕緊讓人在宮殿周圍大面積種植了葡萄。還讓專人釀造葡萄酒,葡萄酒在當時一直是達官貴人的奢侈品。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歷史
葡萄最早是漢武帝時期由張騫從西域引進的。中國最早關于“葡萄”的文字記載是《詩經》,但里面說的是野葡萄。
這反映出殷商時代的人們已經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種野葡萄了。但是,現在我們習慣上說的葡萄,指的卻是歐洲葡萄,是在漢武帝時期才來到中國的。
擴展資料:
相關資料:
春秋戰國時期,歐洲的葡萄已經到達西域。因為匈奴等游牧民族部落的阻隔,它遲遲沒有到達中原,還在大宛國逗留。大宛是古代中亞國家,和漢朝之間僅隔著一個匈奴。
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經濟發達,但此時北方的匈奴卻不太老實,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為消除匈奴的影響,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過去路途遙遠,交通不發達,張騫一行人在途中不幸被匈奴扣留了起來,這一留就是十年,等他找到時機逃出來歸漢時,他已經走了13年。
在出使西域途中,張騫雖不自由,但還是了解到很多當地的風土民情,尤其是豐富的水果品種和糧食作物引起了他的興趣,比如,張騫看到大宛國的葡萄光溜溜的,鮮亮可愛,親自嘗了一口,對它甘甜的味道贊不絕口。
他風塵仆仆回國后,把自己途經大宛國、大月氏、大夏國的情況匯報給漢武帝,受到了高度重視。從此,漢朝和西域的聯系更加密切了。
漢武帝早聽張騫說過葡萄,于是趕緊讓人在宮殿周圍大面積種植了葡萄。據說還讓專人釀造葡萄酒,之后東漢以至盛唐,葡萄酒一直是達官貴人的奢侈品。
古書第一次明確記載內地用西域方法釀造葡萄酒卻是在唐太宗年間,《冊府元龜》中說:唐朝破了高昌國后,收集到馬乳葡萄放到院中,并且得到了釀酒的技術,唐太宗把技術資料作了修改后釀出了芳香的葡萄酒,賜給大臣們品嘗。
參考資料:
中新網張騫將葡萄介紹到中國 漢武帝時期開始種植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交通后,從國外陸續引進葡萄(蒲桃)、紅藍花、胡荽、安石榴、胡麻、胡桃、大蒜、苜蓿等既供食用,又可入藥的各種植物到國內栽培。
擴展資料:
人類栽培葡萄、釀造葡萄酒和創造葡萄文化的歷史悠久,而中國是世界上葡萄較早栽培地之一。中國古代的栽培葡萄,是外來的物質文明,其原生地在黑海和東地中海沿岸一帶及中亞細亞地區。大約五六千年以前,在今埃及、敘利亞、伊拉克、南高加索以及中亞地區已開始栽培葡萄和進行葡萄酒的釀制,后來向西傳入意大利、法國等西歐各國,向東傳播到東亞。
參考資料:
葡萄——百度百科
葡萄是2000多年前傳入中國的,在漢朝。
《本草綱目》:“葡萄,漢書作 蒲桃,可以入酺,飲人則陶然而醉,故有是名。其圓者名草龍珠,長者名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漢書言張騫使西域還,始得此種。而《神農本草經》已有葡萄,則漢前隴西舊有,但未入關耳。”
擴展資料
葡萄(Grapes),一種漿果,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廣的一種水果之一,人類在很早以前就開始栽培這種果樹,其漿果多為圓形或橢圓,色澤隨品種而異。幾乎占全世界水果產量的四分之一;其營養價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
粒大、皮厚、汁少、水多,皮肉易分離,味道酸甜可口,耐貯運的歐亞種葡萄又稱為提子,一般成簇生長,有黃綠色、紅色、黑藍色或紫色。果肉外有層薄皮,皮外有薄霜,有些品種無籽。葡萄既可做水果生食,也可釀酒或制作葡萄干。此外,還可用做裝飾。葡萄因顏色鮮艷、味道鮮美,而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被人們稱為“水晶明珠”。
參考資料葡萄(葡萄屬植物)_百度百科
中國歷史朝代悠久,三百年前的中國是什么朝代?
1712年清朝雍正,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9月2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以來第三位皇帝,年號“雍正”。國號大清。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胤禛繼承了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即位后,雍正帝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不想放過政敵胤禩等人,胤禩等人也不甘心失敗,所以雙方的斗爭在雍正帝繼位后延續下來,他在政治上采取多種措施以鞏固自己的皇位。
首先是消除異己,分化瓦解諸皇子集團,將胤禵從西北軍前召回,加以圈禁。晉封胤禩為廉親王和總理事務大臣。將胤禟發往青海西大通(今青海大通西北)。鑒于清朝沒有行之有效的立儲制度,常因皇位繼承權產生爭端,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
擴展資料
雍正初年,青海親王羅卜藏丹津意圖復興和碩特汗國而亂,隔年年羹堯與岳鐘琪等人平定。為此雍正帝占領部分西康地區,又在西寧與拉薩分置辦事大臣與駐藏大臣以管理青藏地區。
聽從鄂爾泰建議推行改土歸流,廢除具自治性質的土司,以地方官管理少數民族。將喀爾喀蒙古并入清朝;于1727年與沙俄簽訂《恰克圖條約》,確立中俄中段邊界。
1729年雍正帝聽從張廷玉建議,以傅爾丹與岳鐘琪兵分二路于科布多對抗準噶爾汗噶爾丹策零,最后于和通泊之戰戰敗。
1732年噶爾丹策零東征喀爾喀蒙古,兵至杭愛山,被喀爾喀親王策棱擊敗。1734年清準和談,以阿爾泰山為界,西北大致和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清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胤禛
三百年前應該是十八世紀,那還是清朝
1712年 清朝雍正,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清王朝時期唄
1712年不是康熙51年么。。。。傳統紀年 年號: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 壬辰年(龍年)
清朝,雍正皇帝
國號大清
相關推薦:
專利轉讓稅收怎么算(技術轉讓所得繳稅)
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查(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后影響)
虐待兒童怎么處理(虐童觸犯了哪些法律)
兒童意外險是什么(意外險如何買 小孩子要買嗎)
哺乳期上班時間規定(勞動法哺乳期上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