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葡萄何時是由誰傳入中國的
兩千多年前由張騫傳入。
據考古資料記載,葡萄發源于黑海和地中海回沿岸,7000年前 才開始在高加答索、中亞細亞、伊拉克等地栽培,以后傳入埃及、希 臘。在古希臘,人們說葡萄是“植物之神”狄奧薩斯賜給人類的禮品。我國漢代稱葡萄為蒲萄,《史記》中說:“大宛以蒲萄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據《酉陽雜俎》記載,葡萄由張騫從大宛移植到漢 宮,大宛就是伊朗一帶,張騫從西域回國是公元前128年,可見我國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葡萄先在陜西一帶定居之后, 隨即向各地廣泛傳播,深受人們喜愛。
葡萄酒起源于什么時候?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想更多的了解一下
葡萄酒起源于約8000年前,葡萄酒在1915年傳入中國。
據外媒報道,科學家在對一批年代久遠的陶罐進行研究分析后發現,人類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開始釀造葡萄酒,這比原先已知的最早開始釀造葡萄酒的時間還要早好幾百年。
報道稱,科學家表示,他們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以南的兩個遺址中,發現了殘留葡萄酒化合物的陶罐,這些8000年前的陶罐成為人類釀造葡萄酒的“最早”證據。
擴展資料;
葡萄酒的好處
1、滋補
葡萄酒中含有糖、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這些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它可以不經過預先消化,直接被人體吸收。特別是對體弱者,經常飲用適量紅葡萄酒,對恢復健康相當有利。此外,經常適量飲用紅葡萄酒還能預防衰老、延年益壽。
2、助消化
葡萄酒能刺激胃酸分泌胃液,每60-100克葡萄酒能使胃液分泌增加120毫升。葡萄酒中單寧物質,可增加腸道肌肉系統中平滑肌肉纖維的收縮,調整結腸的功能,對結腸炎有一定療效。甜白葡萄酒含有山梨醇,有助于消化,防止便秘。
3、幫助減肥
葡萄酒有減輕體重的作用,每升干葡萄酒中含525卡熱量,這些熱量只相當人體每天平均需要熱量的1/15。飲酒后,葡萄酒能直接被人體吸收、消化,在4小時內全部消耗掉而不會使體重增加。所以,經常飲用葡萄酒的人,不僅能補充人體需要的水分和多種營養素,而且有助于減肥。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葡萄酒功效多 女性小酌葡萄酒有6大好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葡萄酒
葡萄酒起源于約8000年前,科學家表示,他們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以南的兩個遺址中,發現了回殘留葡答萄酒化合物的陶罐,這些8000年前的陶罐成為人類釀造葡萄酒的“最早”證據。
葡萄酒在1915年傳入中國。
一九一五年,張弼士率領“中國實業考察團”赴美國考察,適逢舊金山各界盛會,慶祝巴拿馬運河開通,舉辦國際商品大賽。張就把隨身攜帶的“可雅白蘭地”、“玫瑰香紅葡萄酒”、“瓊瑤漿”等送去展覽和評比,均獲得優勝。后來,“可雅白蘭地”改為“金獎白蘭地”,一直沿用。
擴展資料:
葡萄酒在中國
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數據顯示,2009年到2011年,從全國區域劃分情況來看,一線城市是葡萄酒消費的主力市場,飲用率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
而在二三線城市,葡萄酒的飲用率增長相對緩慢。這說明一線城市消費者已經逐漸培養起飲用葡萄酒的習慣,葡萄酒正在融入一線城市消費者的生活中,而二三線城市葡萄酒消費尚帶有風潮性 ,市場還不成熟。
業內人士分析,未來中小城市將成葡萄酒市場的“后起之秀”,“二三線城市存在市場空白,同時葡萄酒發展正在從沿海發達地區向內陸地區推進,兩者正好碰在一起,內陸地區剛好有這種消費需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葡萄酒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
葡萄酒的相冊(20張)傳說古代有一位波斯國王,愛吃葡萄,曾將葡萄壓緊保藏在一個大陶罐里,標著"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數天以后,國王妻妾群中有一個妃子對生活發生了厭倦,擅自飲用了標明"有毒"的陶罐內的葡萄釀成的飲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沒結束自己的生命,反而異常興奮,這個妃子又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她盛了一杯專門呈送給國王,國王飲后也十分欣賞。自此以后,國王頒布了命令,專門收藏成熟的葡萄,壓緊盛在容器內進行發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隨著古代的戰爭和商業活動,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傳遍了以色列、敘利亞、小亞細亞等阿拉伯國家。由于阿拉伯國家信奉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國家的釀酒行業日漸衰萎,目前幾乎被禁絕了。后來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從波斯、埃及傳到希臘、羅馬、高盧(即法國)。然后,葡萄酒的釀造技術和消費習慣由希臘、意大利和法國傳到歐洲各國。由于歐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稱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視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飲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歐洲國家就發展起來,因此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成為當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歐洲國家也是當今世界人均消費葡萄酒最多的國家。歐洲國家葡萄酒的產量,占世界葡萄酒總產量的80%以上。此外還有一說為葡萄酒起源于希臘,在此就不贅述了。史記·大宛列傳》: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張春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隨后,“漢使取其實來,于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澆地……”可知西漢中期,中原地區的農民已得知葡萄可以釀酒,并將歐亞種葡萄引進中原了。他們在引進葡萄的同時,還招來了釀酒藝人,自西漢始,中國有了西方制法的葡萄酒人。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說過:“且說葡萄,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捐,脆而不辭,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又釀以為酒,甘于曲糜,善醉而易醒……”,這對葡萄和葡萄酒的特性,認識得非常清楚了。只是葡萄酒只限于在貴族中飲用,平民百姓是絕無口福的。 唐朝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命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兵平定高昌。高昌歷來盛產葡萄,在南北朝時,就向梁朝進貢葡萄。《班府元龜 卷970》說:唐朝破了高昌國后,收集到馬乳葡萄放到院中,并且得到了釀酒的技術,唐太宗把技術資料作了修改后釀出了芳香酷烈的葡萄酒,和大臣們共同品嘗。這是史書第一次明確記載內地用西域傳來的方法釀造葡萄酒檔案,長安城東至曲江一帶,俱有胡姬侍酒之肆,出售西域特產葡萄酒。 一九一五年,張弼士率領“中國實業考察團”赴美國考察,適逢舊金山各界盛會,慶祝巴拿馬運河開通,舉辦國際商品大賽。張就把隨身攜帶的“可雅白蘭地”、“玫瑰香紅葡萄酒”、“瓊瑤漿”等送去展覽和評比,均獲得優勝。后來,“可雅白蘭地”改為“金獎白蘭地”,一直沿用到現在。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
葡萄酒的相冊(20張)傳說古代有一位波斯國王,愛吃葡萄,曾將葡萄壓緊保藏在一個大陶罐里,標著"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數天以后,國王妻妾群中有一個妃子對生活發生了厭倦,擅自飲用了標明"有毒"的陶罐內的葡萄釀成的飲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沒結束自己的生命,反而異常興奮,這個妃子又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她盛了一杯專門呈送給國王,國王飲后也十分欣賞。自此以后,國王頒布了命令,專門收藏成熟的葡萄,壓緊盛在容器內進行發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隨著古代的戰爭和商業活動,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傳遍了以色列、敘利亞、小亞細亞等阿拉伯國家。由于阿拉伯國家信奉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國家的釀酒行業日漸衰萎,目前幾乎被禁絕了。后來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從波斯、埃及傳到希臘、羅馬、高盧(即法國)。然后,葡萄酒的釀造技術和消費習慣由希臘、意大利和法國傳到歐洲各國。由于歐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稱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視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飲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歐洲國家就發展起來,因此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成為當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歐洲國家也是當今世界人均消費葡萄酒最多的國家。歐洲國家葡萄酒的產量,占世界葡萄酒總產量的80%以上。此外還有一說為葡萄酒起源于希臘,在此就不贅述了。史記·大宛列傳》: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張春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隨后,“漢使取其實來,于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澆地……”可知西漢中期,中原地區的農民已得知葡萄可以釀酒,并將歐亞種葡萄引進中原了。他們在引進葡萄的同時,還招來了釀酒藝人,自西漢始,中國有了西方制法的葡萄酒人。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說過:“且說葡萄,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捐,脆而不辭,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又釀以為酒,甘于曲糜,善醉而易醒……”,這對葡萄和葡萄酒的特性,認識得非常清楚了。只是葡萄酒只限于在貴族中飲用,平民百姓是絕無口福的。 唐朝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命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兵平定高昌。高昌歷來盛產葡萄,在南北朝時,就向梁朝進貢葡萄。《班府元龜 卷970》說:唐朝破了高昌國后,收集到馬乳葡萄放到院中,并且得到了釀酒的技術,唐太宗把技術資料作了修改后釀出了芳香酷烈的葡萄酒,和大臣們共同品嘗。這是史書第一次明確記載內地用西域傳來的方法釀造葡萄酒檔案,長安城東至曲江一帶,俱有胡姬侍酒之肆,出售西域特產葡萄酒。 一九一五年,張弼士率領“中國實業考察團”赴美國考察,適逢舊金山各界盛會,慶祝巴拿馬運河開通,舉辦國際商品大賽。張就把隨身攜帶的“可雅白蘭地”、“玫瑰香紅葡萄酒”、“瓊瑤漿”等送去展覽和評比,均獲得優勝。后來,“可雅白蘭地”改為“金獎白蘭地”,一直沿用到現在。
蘋果和葡萄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蘋果和葡萄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中國是蘋果的起源地之一,在湖北江陵戰國古墓中發現的蘋果種子表明,中國種植蘋果的歷史至少有3000年。蘋果具有補心益氣生津止咳、健胃和脾的功效,對于緩解高血壓眩暈、急性腸胃炎、腹瀉、習慣性便秘、妊娠嘔吐等癥狀有明顯效果。
我國蘋果的歷史簡明如下:
一,蘋果的名稱,源于佛經中的頻婆果。兩果原非一物,其名稱的混同,屬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誤讀”現象。
二,中國本土最早被稱為頻婆果的果類,是生長于嶺南地區的一種亞熱帶堅果。它大概與印度頻婆果的品種相當接近,可能與唐詩中的“相思子”或“紅豆”也有一定關系。因其生長范圍不廣,不甚為世所知。
三,早在西漢時,西域原產中國綿蘋果的一個品種柰,即已傳入內地,以后栽培漸廣。其中某種紅色柰,在唐朝或許曾被比為頻婆果,但這個名稱并未流行。
四,最晚在元朝中后期,中國綿蘋果一個更新的品種又由西域輸入內地(傅樂淑《元宮詞箋注》稱平波果是“自外國輸入”,不盡準確),并在北京地區栽培。這一品種與柰本屬同類,但經過改良,外觀、口味已與柰有較大區別。時人借用佛經中“色丹且潤”的頻婆果來稱呼它,曾異寫作平波、平坡,到明朝仍固定為頻婆,亦作蘋婆,明后期開始簡寫為蘋果。
五,清朝蘋果在北方的栽培更加廣泛,在南方福建、云南等省亦有出現。頻婆、蘋婆、蘋果等名,仍迭相使用。
六,晚清西洋蘋果傳入中國,因其品種更加優良,逐漸取代了原來的綿蘋果。新品種繼續沿用蘋果之名。與此同時,頻婆、蘋婆等舊名則隨著中國綿蘋果栽培的萎縮而逐漸消失 《史記·大宛列傳》載:“宛左右以蒲陶為酒…,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于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又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觀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漢書·西域傳》載:漢武帝“又發使十余輩抵宛西諸國求奇物,因風諭以伐宛之威。宛王蟬封與漢約歲獻天馬二匹,漢使采蒲陶目宿種歸。天子以天馬多又外國使來眾益種蒲陶目宿離館旁極望焉”;《齊民要術》載:“漢武帝使張騫至大宛,取蒲陶實,于離宮別館傍盡種之”。做為通西域的漢使張騫何時將葡萄種子引入內地,可從《史記·大宛列傳》中對其通西域的經歷中找出結論。張騫于公元前138年奉命帶領百余人出使大月氏,經隴西時被匈奴拘留10多年,后與隨從逃走至大宛、康居,抵大月氏。公元前128年取道南山,欲經羌中(今青海)歸國,中途又被匈奴扣留。公元前126年回到長安時僅剩2人。 在這種情況下引種葡萄、苜蓿的可能性不大。公元前119年張騫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并派漢使抵大宛等國,這時從大宛引入葡萄是可能的。因此,我國內地葡萄引種栽培起始時間應不早于公元前119年。
常見的水果葡萄是何時傳入中國的?
葡萄是2000多年前傳入中國的,在漢朝。
葡萄原產亞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約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國主要產區有安徽的蕭縣,新疆的吐魯番、和田,山東的煙臺,河北的張家口、宣化、昌黎,遼寧的大連、熊岳、沈陽及河南的蘆廟鄉、民權、儀封等地。
葡萄為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無毛或被稀疏柔毛。卷須2叉分枝,每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葉卵圓形,顯著3-5淺裂或中裂,長7-18厘米,寬6-16厘米,中裂片頂端急尖,裂片常靠合,基部常縊縮,裂缺狹窄,間或寬闊,基部深心形,基缺凹成圓形,兩側常靠合,邊緣有22-27個鋸齒,齒深而粗大,不整齊,齒端急尖,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無毛或被疏柔毛;基生脈5出,中脈有側脈4-5對,網脈不明顯突出;葉柄長4-9厘米,幾無毛;托葉早落。
葡萄圓錐花序密集或疏散,多花,與葉對生,基部分枝發達,長10-20厘米,花序梗長2-4厘米,幾無毛或疏生蛛絲狀絨毛;花梗長1.5-2.5毫米,無毛;花蕾倒卵圓形,高2-3毫米,頂端近圓形;萼淺碟形,邊緣呈波狀,外面無毛;花瓣5,呈帽狀粘合脫落;雄蕊5,花絲絲狀,長0.6-1毫米,花藥黃色,卵圓形,長0.4-0.8毫米,在雌花內顯著短而敗育或完全退化;花盤發達,5淺裂;雌蕊1,在雄花中完全退化,子房卵圓形,花柱短,柱頭擴大。果實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5-2厘米;種子倒卵橢圓形,頂短近圓形,基部有短喙,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呈橢圓形,種脊微突出,腹面中棱脊突起,兩側洼穴寬溝狀,向上達種子1/4處。花期4-5月,果期8-9月。
葡萄是2000多年前傳入中國的,在漢朝。
《本草綱目》:“葡萄,漢書作 蒲桃,可以入酺,飲人則陶然而醉,故有是名。其圓者名草龍珠,長者名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漢書言張騫使西域還,始得此種。而《神農本草經》已有葡萄,則漢前隴西舊有,但未入關耳。”
擴展資料
葡萄(Grapes),一種漿果,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廣的一種水果之一,人類在很早以前就開始栽培這種果樹,其漿果多為圓形或橢圓,色澤隨品種而異。幾乎占全世界水果產量的四分之一;其營養價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
粒大、皮厚、汁少、水多,皮肉易分離,味道酸甜可口,耐貯運的歐亞種葡萄又稱為提子,一般成簇生長,有黃綠色、紅色、黑藍色或紫色。果肉外有層薄皮,皮外有薄霜,有些品種無籽。葡萄既可做水果生食,也可釀酒或制作葡萄干。此外,還可用做裝飾。葡萄因顏色鮮艷、味道鮮美,而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被人們稱為“水晶明珠”。
我國原生的山葡萄,也叫野葡萄,有20多種。從東北到西北,從南方到北方,野生葡萄在 我國分布范圍很廣。人工栽培的家葡萄,在我國自古有之。周朝的時候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葡萄和葡萄園。《周禮》一書的"地官篇"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把葡萄列為珍果之屬。古代我國西域(現時的新疆一帶),盛產葡萄和葡萄酒。據《史記》和《漢書》記載,"大宛左右以葡萄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可見當時葡萄酒釀造的規模和釀造技術。[美食中國]
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將西域的葡萄及釀造葡萄酒的技術引進中原,促進了中原地區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的發展。葡萄酒已成為當時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享用的珍品。相傳漢朝陜西扶風,一個叫孟佗,字伯良的富人,拿一斛葡萄酒賄賂宦官張讓,當即被任命為涼州刺史。后來蘇軾對這件事感慨地說:"將軍百戰竟不侯,伯良一斛得涼州。"可見葡萄酒誘人的魅力。
唐朝是我國葡萄酒釀造史上很輝煌的時期,葡萄酒的釀造已經從宮廷走向民間。李白詩曰:" 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這首詩,既說明了葡萄酒已普及到民間,又說明了葡萄酒的珍貴,它像金叵羅一樣,可以作為少女出嫁的陪嫁。
葡萄酒在元代,已經有大量的產品在市場銷售。馬可波羅在《中國游記》一書中,說道:在山西太原府,那里有許多好葡萄園,制造很多的葡萄酒,販運到各地去銷售。所以山西那里,早就有這樣一首詩:"自言我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令人飲 不足。"說明當地老百姓,把種葡萄釀造葡萄酒,看成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明朝時候,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多處提到葡萄酒的釀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藥用價值。李時珍說:"葡萄酒......駐顏色,耐寒。"就是說葡萄酒能增進健康,養顏悅色。
清朝后期,愛國華僑張弼士先生,于1892年,投資300萬兩白銀,在山東煙臺建立張裕葡萄釀酒公司。聘請奧地利人拔保擔任酒師,引進120多個釀酒葡萄品種,在東山葡萄園和西山葡萄園栽培。并引進國外的釀酒工藝和釀酒設備,使我國的葡萄酒生 產,走上工業化大生產的道路。1915年,張裕葡萄釀酒公司的產品葡萄酒和白蘭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章和最優等獎狀。 在張裕公司之后,青島、北京、通化等地相繼建立了葡萄酒廠,這些工廠規模雖然不大,但我國葡萄酒工業已初步形成。而軍閥混戰和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卻使我國脆弱的葡萄酒工業,一直處在奄奄一息的困境中。
全國解放以后,在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我國的葡萄酒工業得到長足地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葡萄酒工業,正沐浴著春風,走向世界。
葡萄屬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實,為落葉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葡萄原產于歐洲、西亞和北非一帶。據考古資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區是小亞細亞里海和黑海之間及其南岸地區。大約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亞細亞、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區也開始了葡萄的栽培。多數歷史學家認為波斯(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歐洲最早開始種植葡萄并進行葡萄酒釀造的國家是希臘。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產,主要產于新疆、甘肅、山西、河北、山東等地。莖蔓長達10~20米。單葉,互生。花小,黃綠色,組成圓錐花序。漿果圓形或橢圓形,因品種不同,有白、青、紅、褐、紫、黑等不同果色。果熟期8~10月,中國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歷史,相傳為漢 葡萄代人張騫引入。
葡萄是在西漢的時候由絲綢之路傳過來的
葡萄是怎么傳入中國的?
相關推薦:
增值稅如何繳納(怎么申報繳納增值稅)
企業改制重組的契稅減免(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有何稅收優惠)
年底雙薪也要納稅(年底雙薪是否要全額納稅)
營業稅改增值稅劃算嗎(營業稅改增值稅有什么好處)
稅收籌劃有哪些時間陷阱(進行稅收籌劃會遇到哪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