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茶葉加工企業如何納稅

首頁 > 稅收2021-01-18 07:15:59

茶葉種植和初加工一體的企業如何繳所得稅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及財稅【2008】149號文件規定,茶葉種植屬于減半征收范圍,茶葉初加工屬于免稅范圍,在日常管理中應分別核算,在經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后,按不同的優惠幅度申報企業所得稅。

茶葉銷售的企業要交什么稅

營業范圍有生產銷售茶葉,飲料之類,但平時只有賣茶葉茶具,主要是淘寶賣,需要交哪些稅種,是屬于小規模納稅還是一般納稅呢?
每個地方財政政策都不同,茶葉企業跟別的企業沒有什么區別。無非就是小規模納稅人,一般加起來大概在7%左右。一般納稅人17%,這根據公司銷售額而來的。你還是咨詢當地稅務部門,或者找會計公司咨詢
小規模納稅和一般納稅是根據銷售額度定的。
和其他企業都一樣,沒特別的

茶葉生產加工企業要交哪些稅

增值稅抄 13%
城市維護建設稅=增值稅襲額*7%,縣城、建制鎮5%,農村1%
教育費附加=增值稅額*3%
房產稅=自有房產原值*(1-扣除率)*1.2%/年 (扣除率視地方規定,一般在10%-30%之間)
車輛使用稅:按當地稅率繳納。
印花稅:經營性賬簿5元/本,記載資金的賬簿按(實收資本+資本公積)*萬分之五繳納,應稅合同按合同類型及金額*相關稅率交納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50%*25%
還有,我現在又自己的茶園基地,但是我還沒有在有關部門作登記備案,現在我想注冊一家茶葉公司,經營范圍是零售還有批發,請問怎樣才能將稅務(國稅,地稅,個人所得稅 等等)降低、》?

企業如何繳稅

企業如何繳稅
基本稅種
1、營業稅按提供的服務收入5%繳納;
2、增值稅按銷售收入17%、6%、4%繳納(分別適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生產加工納稅人和商業企業納稅人)
3、城建稅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7%繳納;
4、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3%繳納;
5、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2%繳納;
6、印花稅: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帳本按5元/本繳納(每年啟用時);年度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之和的萬分之五繳納(第一年按全額繳納,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繳納);
7、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繳納(各地規定不一,XX元/平方米);
8、房產稅按自有房產原值的70%*1.2%繳納;
9、車船稅按車輛繳納(各地規定不一,不同車型稅額不同,XX元輛);
10、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以后的利潤)繳納(3萬元以內18%,3萬元至10萬元27%,10萬元以上33%);
11、發放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上述稅種中除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2002年1月1日新設立的企業)向國稅局申報繳納外,其他均向地稅局申報繳納。
參考資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298973.html

公司注冊 稅務開通 工商財稅 稅務局 稅務登記 納稅申報

茶葉是如何計增值稅的?

成品茶葉

按現行增值稅政策規定,毛茶按農產品可申請免稅,精制茶按工業品依16%的稅率征收增值稅。還有小規模納稅人為3%征收增值稅。

農業生產者自行銷售自產茶葉免征增值稅。

茶葉按其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為符合《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和超出注釋范圍部分,在《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范圍內的茶葉,一般納稅人銷售的按13%的低稅率征收。超出范圍的一律按正常稅率征收。

擴展資料:

營業稅改增值稅的征收范圍如下所示:

1、征收范圍

營業稅改增值稅主要涉及的范圍是交通運輸業以及部分現代服務業;

交通運輸業包括: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

現代服務業包括: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鑒證咨詢服務。

2、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稅率

新增兩檔按照試點行業營業稅實際稅負測算,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等交通運輸業轉換的增值稅稅率水平基本在11%-15%之間,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物流輔助、鑒證咨詢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基本在6%-10%之間。

為使試點行業總體稅負不增加,改革試點選擇了11%和6%兩檔低稅率,分別適用于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增值稅

分為兩種情況:

1、農業生產者自行銷售自產茶葉免征增值稅。

2、茶葉按其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為符合《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和超出注釋范圍部分,在《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范圍內的茶葉,一般納稅人銷售的按10%的低稅率征收。超出范圍的一律按正常稅率征收。

擴展資料:

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方法

(一)試點納稅人以購進農產品為原料生產貨物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可按照以下方法核定:

1、投入產出法:參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包括行業公認標準和行業平均耗用值)確定銷售單位數量貨物耗用外購農產品的數量(以下稱農產品單耗數量)。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依據農產品單耗數量、當期銷售貨物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含稅,下同)和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扣除率(以下簡稱“扣除率”)計算。公式為: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

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當期銷售貨物數量(不含采購除農產品以外的半成品生產的貨物數量)×農產品單耗數量

對以單一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或者多種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的,在核算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和平均購買單價時,應依據合理的方法歸集和分配。

平均購買單價是指購買農產品期末平均買價,不包括買價之外單獨支付的運費和入庫前的整理費用。期末平均買價計算公式:

期末平均買價=(期初庫存農產品數量×期初平均買價+當期購進農產品數量×當期買價)/(期初庫存農產品數量+當期購進農產品數量)

2、成本法:依據試點納稅人年度會計核算資料,計算確定耗用農產品的外購金額占生產成本的比例(以下稱農產品耗用率)。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依據當期主營業務成本、農產品耗用率以及扣除率計算。公式為: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主營業務成本×農產品耗用率×扣除率/(1+扣除率)

農產品耗用率=上年投入生產的農產品外購金額/上年生產成本

農產品外購金額(含稅)不包括不構成貨物實體的農產品(包括包裝物、輔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和在購進農產品之外單獨支付的運費、入庫前的整理費用。

對以單一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或者多種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的,在核算當期主營業務成本以及核定農產品耗用率時,試點納稅人應依據合理的方法進行歸集和分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實施辦法

農業生產者自行銷售自產茶葉免征增值稅。

茶葉按其加工程度不同專可以分為符合《農屬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和超出注釋范圍部分,在《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范圍內的茶葉,一般納稅人銷售的按13%的低稅率征收。超出范圍的一律按正常稅率征收。

擴展資料

一般納稅人

(1)生產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生產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即納稅人的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年銷售額占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并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50萬的;

(2)從事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經營,年應稅銷售額超過80萬元的。

小規模納稅人

(1)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即納稅人的貨物生產或者提供勞務的年銷售額占年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并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

(2)除上述規定以外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下(含本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增值稅
農業生產者自行銷售自產茶葉免征增值稅。

茶葉按其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為符合《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和超出注釋范圍部分,在《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范圍內的茶葉,一般納稅人銷售的按13%的低稅率征收。超出范圍的一律按正常稅率征收。

附:茶葉有關企業增值稅的納稅分析

作者:許有明 文章來源:云南農墾集團有限公司

茶葉是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從事茶葉生產加工的企業單位很多,有茶葉初制加工廠、農場、林場、茶葉精制加工廠(公司)等。2004年國家取消農業特產稅后,茶葉生產企業主要是繳納增值稅,由于茶葉企業類型較多,涉及的增值稅征納計算問題比較復雜。筆者在茶葉生產企業工作多年,對各類茶葉企業在會計核算時如何計算繳納增值稅做過一些調查,現就幾種類型的茶葉生產企業分析如下:
一、茶葉初制加工廠
茶葉初制加工廠屬于農業初加工企業,生產的產品屬初級農產品,除自產初級農產品享受免稅政策外,其他初級農產品均應繳納增值稅。但就初制茶葉加工企業類型來分析,各類型初制企業納稅計算又不相同。
第一類茶葉初制企業是投資種植茶葉,擁有自已的茶園,對自產茶園的茶葉進行初加工、生產自產初級農產品毛茶的初制加工廠,這類企業銷售自產農產品屬于增值稅條例第16條稅法上規定的“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初級農產品免征增值稅”范疇,按稅法規定不應繳納增值稅。
第二類茶葉初制企業是沒有種植茶葉,向外收購茶青(茶葉鮮葉)進行初制加工,生產各類初級農產品毛茶的初制加工廠。這類初制企業銷售生產的茶葉農產品不是自產而是收購后生產,應繳納增值稅。如果該初制企業是小規模納稅人,其應納增值稅直接用不含稅銷售額乘6%的征收率,即:
應納增值稅=銷售額 × 征收率
如果初制企業是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計算則比較復雜,要求先計算出增值稅的銷項稅和進項稅。銷項稅按銷售的毛茶不含稅銷售收入乘初級農產品稅率13%計算。進項稅計算包括收購的原材料、加工過程中耗用的輔料、動力、包裝物,購銷原料及產品的運輸費等都要計算,收購的原料茶青按農產品收購發票上的買價乘13%扣除率計算增值稅進項稅,運費按取得的合法運輸發票上的運費金額乘7%計算增值稅進項稅,其他包裝物、輔料、動力等則按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上的稅額抵扣。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不得抵扣。
應納增值稅則按銷項稅減進項稅的差額納稅,即:
應納增值稅=銷項稅 — 進項稅
第三類茶葉初制企業是擁有茶園,但自產茶葉不能滿足生產需要,既生產部分自產毛茶,又對外收購部分茶青加工毛茶的初制茶葉加工廠。這類初制加工廠生產經營涉及到兩種情況,一是生產部分自產毛茶,二是生產部分外購毛茶。前者是免稅業務,后者是應稅業務,按照增值稅條例上規定“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應稅勞務,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所以,這類初制企業首要的是對自產和外購生產的毛茶銷售額分別核算,這樣自產毛茶納稅才能按按前面第一類初制加企業所述“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初級農產品免征增值稅”情況處理,外購茶青生產的毛茶則按前面第二類初制企業所述情況繳納增值稅。如果說不將自產和外購分別核算,按稅法規定自產免稅部分也會視同外購從高適用稅率納稅。
在初制茶葉加工企業中有些由于規模小、甚至是個體企業,會計核算不健全,或沒有設置會計賬簿,進行會計核算。這種情況下,稅務部門往往會按稅法規定,對個體經營或會計核算不全企業采用核定征收辦法,征收增值稅。
二、茶葉生產農場或林場
農、林場茶葉種植、生產規模往往比較大,生產經營上大部分是初制、精制一條龍生產,即初制生產毛茶后又用毛茶生產精制茶,當然也有少部分農、林場只從事初制加工生產毛茶。由于農、林場的茶園是企業投資種植,如果只從事茶葉初制加工的農、林場,則生產的毛茶屬于自產農產品,如前所述,無論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均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但從事一條龍茶葉生產的農、林場,其生產的精制茶屬于工業產品,應當繳納增值稅,茶葉工業產品增值稅率為17%,該類企業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其應納增值稅直接用不含稅銷售額乘6%的征收率,即:
應納增值稅=銷售額 × 征收率
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其銷售精制茶的銷項稅應按工業產品17%的稅率乘不含稅銷售額計算。其進項稅計算只計算當期加工產品耗用的動力、燃料和包裝的進項稅額,而原料進項稅、即生產精制茶耗用的毛茶進項稅計算有所區別,因為耗用的毛茶是自產農產品,不是外購農產品,用自產毛茶直接加工精制茶,耗用的原料毛茶不能抵扣進項稅,故耗用原料的進項稅不予計算,如果是外購原料毛茶加工精制茶則應計算進項稅,但在會計核算注意與自產毛茶加工精制茶分別核算。進項稅計算出來后,如前所述第二類初制加工企業一般納稅人相同,應納增值稅則按銷項稅減進項稅的差額納稅。
例如:某農場本月用自產毛茶生產精制茶20噸并全部銷售,取得銷售收入40萬元,本月外購毛茶10噸,買價共計7萬元,已驗收入庫,并開具收購發票。如果農場是小規模納稅人,本月應繳增值稅為2.4萬元(40×6%),直接用銷售收入乘征收率計算應繳增值稅;如果農場是一般納稅人,本月應納增值稅為5.89萬元(40×17%-7×13%),即用銷售收入40萬元乘精制茶稅率17%計算出銷項稅為6.8萬元,用外購毛茶買價乘農產品毛茶扣除率13%計算出進項稅0.91萬元,銷項稅減進項稅之差為當期應納增值稅。
從上例可知,生產精制茶耗用的自產毛茶不能計算進項稅抵扣。所以一條龍茶葉生產企業一般納稅人的稅負比小規模納稅人高得多,從納稅籌劃角度,可考慮不申請為一般納稅人資格或單獨成立由農場(林場)控股的茶葉精制法人企業,在加工精制茶時對農場的原料毛茶實行購買,這樣,就可以抵扣原料進項稅,合理降低稅負。
三、茶葉精制加工廠(公司)
茶葉精制加工企業從企業類型上講是工業企業,其生產的產品均為工業產品,增值稅率為17%。如果茶葉精制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其納稅計算與前面農、林場一條龍茶葉生產企業小規模納稅人計算相同;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其銷售精制茶的銷項稅應按工業產品17%的稅率乘不含稅銷售額計算。但是,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茶葉精制企業外購部分茶葉不用于加工生產,而是做商貿流通,直接出售,這時,銷售這部分貨物的銷項稅計算要根據所購商品的屬性分析計算,如果購入的是精制茶,取得了17%增值稅專用發票,在銷售時就仍按17%計算銷項稅;如果購入的是農產品毛茶,取得發票有可能是13%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農產品銷售發票、農副產品收購發票等,銷售時要考慮到該外購農產品毛茶購入后沒有通過生產加工,沒有改變其原來的商品性質,仍是農產品毛茶,精制企業購入只是用于商品貿易直接銷售,所以,銷售該商品時,仍按農產品毛茶稅率13%計算銷項稅。但要注意的是,涉及兼營不同稅率業務,會計核算要分開,否則應從高適用稅率計算應納增值稅。在實踐中,這種情況比較特殊,企業發生類似經營活動,應向稅務部門解釋清楚,否則,稅務部門將要求精制茶葉企業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一律按17%繳納增值稅。
精制茶葉企業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進項稅計算也比較復雜,主要是耗用原料的進項稅計算,與初制加工企業一般納稅人相比,由于兩類企業原料取得的途徑不盡相同,精制茶葉企業取得原料途徑比較復雜,一般有四種情況需要考慮分析:一是原料購入已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一般納稅人企業開具的發票),就直接按專用發票上稅額抵扣;二是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只取得農產品銷售發票(小規模企業或自產農產品企業開具的發票),則應按發票上毛茶農產品金額乘以13%的扣除率計算原料進項稅;三是既沒取得專用發票、也沒取得農產品銷售發票,而是企業直接向外收購的毛茶原料,由企業自行開具農副產品收購發票,這就應按收購發票的收購價格乘13%的扣除率計算原料進項稅;四是沒有取得任何發票的原料,按增值稅條例規定一律不得計算該原料進項稅。
茶葉精制加工企業增值稅銷項稅和進項稅計算出來后,如前所述初制加工企業一般納稅人相同,企業應納增值稅則按銷項稅減進項稅的差額納稅。
另外,我們在分析茶葉生產企業應納增值稅計算的過程中,對一般納稅人企業遇到的一些特殊情況,如購進的原料毛茶或精制茶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以及造成非正常損失等情況的,也不能計算進項稅抵扣,已抵扣的要扣除,會計上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同時對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茶葉用于對外投資、分配給股東、集體福利、個人消費、贈送他人或自產產品用于非應稅項目等情況的,應視同銷售貨物應計算納稅。
以上是對幾種類型的茶葉生產企業應納增值稅的簡要分
現就幾種類型的茶葉生產企業分析如下:
  一、茶葉初制加工廠
  茶葉初制加工廠屬于農業初加工企業,生產的產品屬初級農產品,除自產初級農產品享受免稅政策外,其他初級農產品均應繳納增值稅。但就初制茶葉加工企業類型來分析,各類型初制企業納稅計算又不相同。
  第一類茶葉初制企業是投資種植茶葉,擁有自己的茶園,對自產茶園的茶葉進行初加工、生產自產初級農產品毛茶的初制加工廠。這類企業銷售自產農產品屬于增值稅條例第16條規定的“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初級農產品免征增值稅”范疇,無需繳納增值稅。
  第二類茶葉初制企業是沒有種植茶葉,向外收購茶青(茶葉鮮葉)進行初制加工,生產各類初級農產品毛茶的初制加工廠。這類初制企業銷售生產的茶葉農產品應繳納增值稅。如果初制企業是小規模納稅人,其應納增值稅直接用不含稅銷售額乘以6%的征收率,即:應納增值稅=銷售額×征收率
  如果初制企業是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計算則比較復雜,要求先計算出增值稅的銷項稅和進項稅。銷項稅按銷售的毛茶不含稅銷售收入乘以初級農產品稅率13%計算。進項稅計算包括收購的原材料,加工過程中耗用的輔料、動力、包裝物,購銷原料及產品的運輸費等。收購的原料茶青按農產品收購發票上的買價乘以13%扣除率,計算增值稅進項稅,運費按取得的合法運輸發票上的運費金額乘以7%,計算增值稅進項稅,其他包裝物、輔料、動力等,則按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上的稅額抵扣。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不得抵扣。
  應納增值稅則按銷項稅減進項稅的差額納稅,即: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進項稅。
  第三類茶葉初制企業是擁有茶園,但自產茶葉不能滿足生產需要,既加工部分自產毛茶,也對外收購部分茶青加工毛茶的初制茶葉加工廠。這類初制加工廠生產經營涉及到兩種情況,一是生產部分自產毛茶,二是生產部分外購毛茶。前者是免稅業務,后者是應稅業務,按照增值稅條例上規定“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應稅勞務,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所以,這類初制企業首要的是對自產和外購生產的毛茶銷售額分別核算。這樣自產毛茶納稅才能按前面第一類初制加工企業所述“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初級農產品免征增值稅”情況處理,外購茶青生產的毛茶則按前面第二類初制企業所述情況繳納增值稅。如果不將自產和外購分別核算,按稅法規定自產免稅部分也會視同外購從高適用稅率納稅。
  在初制茶葉加工企業中有些由于規模小(甚至是個體企業),會計核算不健全,或沒有設置會計賬簿,進行會計核算。這種情況下,稅務部門往往會按稅法規定采用核定征收辦法征收增值稅。
  二、茶葉生產農場或林場
  這類企業茶葉種植、生產規模往往較大,大部分采用初制、精制一條龍生產,即初制生產毛茶后又用毛茶生產精制茶,當然也有少部分農、林場只從事初制加工生產毛茶。由于農、林場的茶園是企業投資種植,如果只從事茶葉初制加工,生產的毛茶屬于自產農產品。如前所述,無論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均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但從事一條龍茶葉生產的農、林場,其生產的精制茶屬于工業產品,應當繳納增值稅,茶葉工業產品增值稅率為17%,該類企業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其應納增值稅直接用不含稅銷售額乘以6%的征收率,即:應納增值稅=銷售額×征收率
  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其銷售精制茶的銷項稅應按工業產品17%的稅率乘以不含稅銷售額計算。其進項稅只計算當期加工產品耗用的動力、燃料和包裝的進項稅額,而原料進項稅即生產精制茶耗用的毛茶進項稅計算有所區別,因為耗用的毛茶是自產農產品,不是外購農產品,用自產毛茶直接加工精制茶,耗用的原料毛茶不能抵扣進項稅,故耗用原料的進項稅不予計算,如果是外購原料毛茶加工精制茶,則應計算進項稅,但注意與自產毛茶加工精制茶分別核算。進項稅計算出來后,如前所述第二類初制加工企業一般納稅人相同,應納增值稅則按銷項稅減進項稅的差額納稅。
  例如:某農場本月用自產毛茶生產精制茶20噸并全部銷售,取得銷售收入40萬元,本月外購毛茶10噸,買價共計7萬元,已驗收入庫,并開具收購發票。如果農場是小規模納稅人,本月應繳增值稅為2?郾4萬元(40×6%),直接用銷售收入乘以征收率計算應繳增值稅;如果農場是一般納稅人,本月應納增值稅為5?郾89萬元(40×17%-7×13%),即用銷售收入40萬元乘以精制茶稅率17%計算出銷項稅為6?郾8萬元,用外購毛茶買價乘以農產品毛茶扣除率13%,計算出進項稅0?郾91萬元,銷項稅減進項稅之差為當期應納增值稅。
  從上例可知,生產精制茶耗用的自產毛茶不能計算進項稅抵扣。并且一條龍茶葉生產企業一般納稅人的稅負比小規模納稅人高得多,要合理避稅,可考慮不申請為一般納稅人資格或單獨成立由農場(林場)控股的茶葉精制法人企業,在加工精制茶時對農場的原料毛茶實行購買,這樣,就可以抵扣原料進項稅,合理降低稅負。
  三、茶葉精制加工廠
  茶葉精制加工企業從企業類型上講是工業企業,其生產的產品均為工業產品,增值稅率為17%.如果茶葉精制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其納稅計算與前面農、林場一條龍茶葉生產企業小規模納稅人計算相同;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其銷售精制茶的銷項稅應按工業產品17%的稅率乘以不含稅銷售額計算。但是,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茶葉精制企業外購部分茶葉不用于加工生產,而是做商貿流通,直接出售。這時,計算這部分貨物的銷項稅要根據所購商品的屬性分析計算,如果購入的是精制茶,取得了17%增值稅專用發票,在銷售時仍按17%計算銷項稅;如果購入的是農產品毛茶,取得發票是13%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農產品銷售發票、農副產品收購發票等,銷售時要考慮該外購農產品毛茶沒有通過生產加工,沒有改變其原來的商品性質,精制企業購入只是用于商品貿易直接銷售。所以,銷售該商品時,仍按農產品毛茶稅率13%計算銷項稅。但要注意的是,涉及兼營不同稅率業務,會計核算要分開,否則應從高適用稅率計算應納增值稅。在實踐中,這種情況比較特殊,企業發生類似經營活動,應向稅務部門解釋清楚,否則,稅務部門將要求精制茶葉企業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一律按17%繳納增值稅。
  精制茶葉企業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進項稅計算也比較復雜,主要是耗用原料的進項稅計算,與初制加工企業一般納稅人相比,兩類企業取得原料的途徑不盡相同。精制茶葉企業取得原料途徑比較復雜,一般有四種情況需要考慮分析:一是原料購入時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一般納稅人企業開具的發票),就直接按專用發票上的稅額抵扣;二是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只取得農產品銷售發票(小規模企業或自產農產品企業開具的發票),則應按發票上毛茶農產品金額乘以13%的扣除率計算原料進項稅;三是既沒有取得專用發票,也沒有取得農產品銷售發票,而是企業直接向外收購的毛茶原料,由企業自行開具農副產品收購發票,這就應按收購發票的收購價格乘以13%的扣除率計算原料進項稅;四是沒有取得任何發票的原料,按增值稅條例規定一律不得計算該原料進項稅。
  茶葉精制加工企業增值稅銷項稅和進項稅計算出來以后,按銷項稅減進項稅的差額納稅。
  另外,我們在分析茶葉生產企業應納增值稅計算的過程中,對一般納稅人企業遇到的特殊情況,如購進的原料毛茶或精制茶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以及造成非正常損失等情況的,也不能計算進項稅抵扣,已抵扣的要扣除,會計上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同時,對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茶葉用于對外投資、分配給股東、集體福利、個人消費、贈送他人或自產產品用于非應稅項目等情況的,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納稅。

相關推薦:

涉嫌猥褻兒童罪(未成年人猥褻兒童如何量刑)

立案回執時間(報完案多久可以拿到立案回執單)

丟失立案標準(物品遺失立案標準)

借款立案管轄(借款糾紛管轄法院的確定)

上訴需要立案(我國民事二審上訴后多久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