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加油價格比一般車便宜不少,假如打車時遇到過中途加油,那么這輛車大概率會去一家從未聽過的加油站。即便不是網約車,這些民營加油站也比“兩桶油”便宜。
很多人都感到好奇,同樣的油,民營加油站為什么比“兩桶油”便宜1塊甚至以上。我想官方的說法肯定是“兩桶油”的煉油設備更好,成本平攤下來會提高油價。 這些非正規加油站的油,外表看上去沒什么差別,實際上燃油成分與國標相差很大,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就是硫含量。
無論是國6還是國5燃油標準,都將硫含量限制在10mg以下,滿足這個標準就叫做無硫燃油,德國的油品也就是這個標準。教授曾經與一些研發管理人員交流過,像中東這樣的產油國,實際上油品并不如國內好,美國以前的燃油,硫含量要求在30mg/kg以下,比國內標準低三倍。
有些人為了省錢,不會考慮油品差對車和環境的影響,所以劣質燃油就有了市場。這些劣質油有兩種,一種像假酒一樣,拿成品油與各種添加劑混合在一起,另一種是紅油脫色,紅油是船舶用的柴油,在國內紅油屬于走私成品油, 脫色過程會產生很大污染,使用時還會對發動機造成損害。這些油來路復雜,而且加油方式反常規,所以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容易管理。
兩桶油雖然加油沒什么優惠,但油品一定滿足國標。民營加油站油品參差不齊,有的可能與正規加油站標準一樣,有的可能根本不達標,這里面的故事大家絕對知道更多,大城市監管比較嚴格,所以油品不會差到哪去,而偏遠地區這方面就比較隨意。
中國油價跟漲不跟跌,中國股票跟跌不跟漲。
國際原油價格是期貨價格,它影響的是以后的油價,且在中國國內的油價定價并不僅僅受單一因素影響,所以國際油價猛跌并不意味著即將出現的中國油價猛跌,但是國際期貨原油價格的上漲真正意味著國內原油成本的提高,所以此案有了中國油價跟漲不跟跌的現象。
首先,國際原油價格并不等同于國內油價。“三桶油”是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里的最大買家,但國際原油的定價權卻掌握在別人手里中國企業拿到的原油成本本身就比其他國家要高,同時還存在包括原油成本、運輸成本、進口環節費用、煉油成本、銷售成本、政府稅費以及企業利潤等等一系列成本在內,才能夠形成國內成品油的定價規則。
其次,我國的原油提煉水平有限,提煉成本較高。我國成品油提煉水平有限,一般性的成品油率大概在60%左右,這比國際先進水平低了約20個百分點左右,也就是說同樣一桶油我國提煉出來的成品要比美國這樣的國家少20%左右。這種損耗是很高的,也就造成了我國煉油成本居高不下的現實。
最后,國內成品油油價的定價機制。不同于國際油價每天的波動,我國成品油的定價規定是10個工作日的一個調整。所以經常出現當天國家油價下跌,而國內成品油價調整后因為10天工作機制還未變動,這也是給消費者一種“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卻沒有下跌”的認知。
當然我國原油價格的變化并不單純受到原油期貨價格的影響,我國原油開采、提煉的固定成本都比較高,受到貨幣貶值的影響也很明顯,就像中國股市不僅僅受到國際金融環境影響也要受到政策等因素影響一樣,我國原油價格的漲跌也并非單一因素的影響變化。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添加關注,好運常伴!
油價這么便宜,什么原因導致的,接下來的油價會漲還是會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