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有哪些武將的官位?
大將軍:
武將之首,其官職位比三公,有時在三公之上,有時在三公之下。東漢末年,其官職在三
公之上,因此當漢天子以曹操為大將軍而以袁紹為太尉時,袁紹“恥班在太祖下”。屬官
有長史、司馬。
驃騎將軍:
位在大將軍之下,比三公。將軍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級: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
將軍。
車騎將軍:
位在驃騎將軍之下,比三公。
衛將軍:
位在車騎將軍之下,比三公。
四軍將軍:
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后將軍。周末始有,漢朝時并不常置,漢末群雄迭起,四軍
將軍才以重號將軍(即高級軍官)的名號屢屢出現。
四征將軍(四征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
在衛將軍之下。
四鎮將軍(四鎮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
在四征將軍之下。
四安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安東將軍、*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東漢時有此名號,位次三
公,在四鎮將軍之下。
四平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
在四安將軍之下。中郎將:
漢朝武官的級別分: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由于將軍并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
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掌
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勛管轄。到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被封為將軍,中郎將
反而成為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
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將略低一級的武官官職,品秩為“比二千石”。在漢代設八校尉分掌*軍
隊。到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被封為將軍,校尉反而成為了低級軍官的職位
。
八校尉:
漢武帝起所置京師的屯兵八校尉,分掌*軍隊。分別是長水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
、步兵校尉、射聲校尉、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東漢時,省中壘校尉、胡騎校
尉、虎賁校尉。到三國時期,八校尉的職權越來越小,最后淪為低級官員。
別部司馬:
軍中司馬,因領一營故稱為別部司馬。其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不固定。
牙門將軍 位比雜號將軍略低。
偏將軍:
低級將軍名號,高于裨將軍。
裨將軍:
最低一級將軍名號。
各朝代的官名有什么不同,三國時期的武官名叫什么?
各個朝代的官名大體上都是差不多,只是偶爾會進行一些小的改動。三國的武官官名大多都是將軍。
一、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基本延用了東漢的官職制度。
三國時期的武將基本上都是被封為將軍,通常見面就是某某將軍這樣的。但這將軍也是有差距的,武官中官職最高的就是大將軍這個職位,這個職位可以堪比三公之位,而且只能一個人擔任。比如曹丕稱帝后就夏侯惇為大將軍,蜀漢后期的名將姜維也是大將軍。
大將軍下面就是驃騎將軍、上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這些。這些官職基本上有很多人擔任過,擔比如劉備稱帝后張飛和馬超都擔任過這個職位。再下面就是前后左右四大將軍了,這個職位擔任的就更多了,比如關羽張飛都擔任過這個職位。一般情況下,三國時期的將軍也就大將軍和驃騎將軍那個等級的比較少見,其余都是比較常見的。
二、三國武將,只要夠得上將的,必是將軍,但是將軍也分重號將軍和雜號將軍 。
在三國只要你有些本事,基本上就是個將軍。但將軍也有重號將軍和雜號將軍之分。重號將軍基本上時朝廷設的有官職而且又實權,比如前面說的大將軍,驃騎將軍前后左右將軍這些。而雜牌將軍基本上就是某位將領在一場戰爭表現出色臨時封的,比如什么蕩寇將軍,冠軍將軍,領軍將軍等等。
在三國時期的將軍其中雜牌將軍大概占據大多數。而且有些讓我意想不到的人也都是雜牌將軍,比如趙云,再比如許諸和典韋,這幾位在歷史上都是有名的將領,但都只是雜牌將軍。就連關羽都當過雜牌將軍,關羽以前被封為蕩寇將軍。
每一個朝代的變更,各個朝代的官名總會有一些變化,以彰顯皇帝統治的不同。三國時期的武官一般稱為候,或者稱將軍。
三國時期的武將的官位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中郎將,校尉,八校尉,四軍將軍,四平將軍,大都督,監軍,別部司馬等。
各個朝代的官名區別都比較大的,從地方到中央各個朝代的官職名稱以及它們的職責都不盡相同。三國時期的武官和漢代的官職差不多,最高等級的武官為大將軍。
三國三國時期武將官職表
大將軍
大都督
四征大將軍,四鎮大將軍,四安大將軍,四平大將軍(四內:東西南北四方)容
中護將軍(統管禁衛軍)
與征、鎮、安、平相關的大將軍
雜牌大將軍(什么討、蕩、伏之類的)
車騎將軍(掌管京師兵衛)、驃騎將軍,前、后、左、右將軍
中郎將(虎賁、五官等)
衛將軍(禁衛軍將軍)
四征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四:東西南北四方)
都護將軍(親衛軍將軍)
與征、鎮、安、平相關的將軍
雜牌將軍(什么討、蕩、伏之類的)
偏將
裨將
校尉
大將軍:武將之首,其官職位比三公,有時在三公之上,有時在三公之下。東漢末年,其官職在三公之上,因此當漢天子以曹操為大將軍而以袁紹為太尉時,袁紹“恥班在太祖下”。屬官有長史、司馬。
驃騎將軍:位在大將軍之下,比三公。將軍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級: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
車騎將軍:位在驃騎將軍之下,比三公。
衛將軍:位在車騎將軍之下,比三公。
中郎將:漢朝武官的級別分: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由于將軍并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勛管轄。到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被封為將軍,中郎將反而成為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
校尉:校尉是比中郎將略低一級的武官官職,品秩為“比二千石”。在漢代設八校尉分掌中央軍隊。到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被封為將軍,校尉反而成為了低級軍官的職位。
八校尉:漢武帝起所置京師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軍隊。分別是長水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射聲校尉、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東漢時,省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到三國時期,八校尉的職權越來越小,最后淪為低級官員。
四軍將軍: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后將軍。周末始有,漢朝時并不常置,漢末群雄迭起,四軍將軍才以重號將軍(即高級軍官)的名號屢屢出現。
四征將軍(四征大將軍):重號將軍名稱,即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在衛將軍之下。
四鎮將軍(四鎮大將軍):重號將軍名稱,即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征將軍之下。
四安將軍:重號將軍名稱,即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東漢時有此名號,位次三公,在四鎮將軍之下。
四平將軍:重號將軍名稱,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安將軍之下。
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屬加官。加此官者,頒與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以節制持節將軍等高級將領。吳同魏制。蜀置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都督:東漢末年始置。因各雜號將軍之間并無隸屬關系,故設都督一職,督管幾路軍隊,為軍事統帥。后以“都督某州軍事”,掌管駐扎在該州的所有軍隊,并兼管該州民政,權力非常大。
上大將軍:孫權封陸遜為上大將軍。后呂岱亦任此職。
雜號將軍:漢魏時期,有軍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職的難度加大。因此常在“將軍”前冠以某個名號以作為他的官職,這種名號并無一定,名號之間也無上下級關系,因此稱為雜號將軍。
軍師將軍(軍師):雜號將軍之一。魏以荀攸為軍師,凡軍國選舉及刑獄法制皆使決之。吳也曾以朱然為右軍師,蜀國也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
領軍將軍(領軍、中領軍):雜號將軍之一。曹操任丞相時,置領軍一職,由史渙擔任,與護軍一起并掌禁兵,后更名為中領軍。曹丕更名為領軍將軍,主五校、中壘、武衛三營。蜀、吳亦置,為高級將軍名號。
護軍將軍(護軍、中護軍):雜號將軍之一。與領軍同時置,由韓浩擔任護軍,掌禁兵。曹丕更名為護軍將軍。蜀、吳亦置,為高級將軍名號。
監軍(中監軍):監督、巡查軍隊之職,有時也以軍師或軍司兼其職。
別部司馬:軍中司馬,因領一營故稱為別部司馬。其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不固定。
牙門將軍(牙門將):趙云、魏延曾任牙門將軍,位比雜號將軍略低。曹丕于黃初年間也置牙門將,冠服與雜號將軍同。后世以牙將為低級軍官。
偏將軍:低級將軍名號,高于裨將軍。
裨將軍:最低一級將軍名號。
門下督、帳下督:蜀國將帥手下直屬部隊的低級將領。
http://www.xici.net/b81702/d20123658.htm
相關推薦:
航空貨物賠償(空運貨物丟失了法律怎么算)
仲裁案子立案(勞動仲裁立案意味著什么)
樹齡鑒定賠償(國家對經濟林的賠償標準)
立案電子卷宗(中院退回電子卷宗原因)
立案調查之后(人民檢察院立案后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