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工商局進行工商執法,稅務局進行征稅。
工商局:代表國家對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進行登記和注冊、對其的經營活動進行規范和管理,同時具有執法權。凡涉及流通領域的假冒偽劣,都是工商執法的對象。另外,商標注冊也屬工商管理。
沒有“稅務局”,只有國稅局和地稅局。
國稅局:所征收的稅款由國家支配。增值稅、生產企業的營業稅等屬于國稅范疇。
地稅局:所征收的稅款由地方支配。所得稅、服務業的營業稅等屬于地稅范疇。
工商局主要職責
(一)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
(二)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并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三)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四)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絡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參考資料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總局職責
百度百科-工商局
工商局和稅務局的區別主要是稅和費的區別,如以下幾點所述:
1、 征收原則不同
收費遵循有償原則,收稅遵循無償原則。稅收是納稅人單方面向國家所依法履行的繳納稅款的義務。費是向受益者收取的代價,是提供某種服務或準許某種許可權利而獲得的補償。
2、征收的主體不同
稅收的征收主體是代表國家的各級稅務機關和海關,而費的收取主體有的是政府部門,有的是事業機關,有的是經濟部門。
3、稅收具有穩定性,而費則具有靈活性。稅法一經制訂對全國有統一效力,相對具有穩定性,而費的收取一般由不同部門、不同地區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確定,具有靈活性。
4、工商局全稱為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
工商局是企業注冊允許發放權的國家行政管理部門。企業開業、轉業、撤消、增資、減資、合并等有關注冊事項發生變動的監督部門。
5、稅務局是主管稅收工作的政府機構。
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并,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責。稅務局是負責企業涉稅事項的,既包括核查、征收也包括誒企業納稅服務。
擴展資料
(1)工商局全稱為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主要職責如下:
(一)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
(二)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并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三)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四)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絡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五)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責任,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2)稅務局是主管稅收工作的政府機構。主要職責如下:
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并,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責。為提高社會保險資金征管效率,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參考資料:工商行政管理局---百度百科稅務局---百度百科
工商所和工商局的主要區別體現在兩個方面:
1、隸屬關系
工商所工商管理所的簡稱,是區、縣(含縣級市)工商管理局的派出機構。
工商管理局有工商所屬地、職能管轄權。
工商局,國家設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務院直屬機構。
2、行政職能
工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簡稱,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
在管理范圍上具有宏觀性和全局性。如全國性和省級、市級工商行政管理局。
工商所具有地方性和管理實務具體性。負責區、縣、縣級市工商事務。
擴展資料:
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根據《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正部級),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稅務局是主管稅收工作的政府機構。
職責:
(一)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
(二)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并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三)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四)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絡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五)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責任,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六)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價格壟斷行為除外)。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
(七)負責依法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及經紀活動。
(八)依法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負責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督管理拍賣行為,負責依法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九)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十)負責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依法保護商標專用權和查處商標侵權行為,處理商標爭議事宜,加強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工作。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登記、備案和保護。
(十一)組織指導企業、個體工商戶、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管理,研究分析并依法發布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基礎信息、商標注冊信息等,為政府決策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十二)負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經營行為的服務和監督管理。
(十三)開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十四)領導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業務工作。
(十五)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積極推動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總局積極參與全國雙打辦《關于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的意見》的起草、復核和送審工作,認真做好與公安部、最高檢《關于工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配合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起草工作,積極配合公安部做好有關雙打文件的修改工作。
強化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工作。總局研究制定《關于落實〈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2年行動計劃〉任務分工的意見》,明確工作責任和任務分工,切實抓好落實工作。制定并印發《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辦法》,進一步明確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的范圍和性質,規范監測工作基本程序,對檢測結果的利用和處理方式、信息發布規范、分析報告的利用等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統一制定了監測工作相關文書表格參考式樣,為各地工商部門規范開展監測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制定并印發《關于深入開展重點商品質量專項執法檢查的通知》,就深入開展家用電器、汽車配件、服裝和裝飾裝修材料等重點商品質量專項執法檢查有關工作進行了再部署,提出具體要求。
通過最新國務院機構改革和部門職能調整方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能將由新組建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統一管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加掛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牌子。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工商行政管理局 百度百科-稅務局
職能不同:
(一)工商行政管理局職能:
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代表國家對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進行登記和注冊、對其的經營活動進行規范和管理,同時具有執法權。
1.負責依法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及經紀活動。
2.依法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負責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督管理拍賣行為,負責依法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3.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依法保護商標專用權和查處商標侵權行為,處理商標爭議事宜,加強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工作。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登記、備案和保護。
4.組織指導企業、個體工商戶、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管理,研究分析并依法發布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基礎信息、商標注冊信息等,為政府決策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5.凡涉及流通領域的假冒偽劣,都是工商執法的對象。另外,商標注冊也屬工商管理。工商局不能收稅,平時收取的是行政事業性收費,如市場管理費、注冊登記費、查詢費等。
(二)稅務局職能:
是主管稅收工作的政府機構。
稅收承擔著組織財政收入、調控經濟、調節社會分配的職能。中國每年財政收入的90%以上來自稅收,其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擴展資料
中國工商局的機構設置:
1.總局領導:
局長、副局長、 紀檢組長
2.領導人:
張茅: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玉亭: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付雙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甘霖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
王東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鐘攸平: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何昕:中央紀委駐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工商局 百度百科-稅務局
我于2010年在深圳市寶安區辦理注銷營業執照、國稅、地稅登記證書,營業執照注銷了,國稅也注銷了,但是地稅當時雖然拿到了“注銷稅務登記通知書”,而當時正逢他們下班就沒有到下面的柜臺把這份通知書給他們,后來我回到老家去了,一直以來從事其他行業也就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是現在我要重新申請營業執照,又想起了這件事,又怕有影響,所以請懂行的人幫忙解釋一下并出出主意。
國稅注銷證明和完稅證明的區別如下:
1、范圍不同
常見的完稅證明包括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境外公司企業所得稅完稅證明、車船購置完稅證明、契稅完稅證明等。
而國稅注銷證明包括各種完稅證、繳款書、印花稅票以及其他完稅證明。
2、流程不同
企業完稅證明要每月申報,憑稅務申報表及財務報表去申報(也可以電子報稅),并交入銀行稅款,就可以拿到完稅證明。
國稅注銷證明要開發票或想納個人所得稅,憑協議或合同及開票申請,身份證復印件等去稅務局辦理相關手續,交納稅金后,也可以立即各種完稅證,作為完稅證明使用。
3、作用不同
完稅證明越來越被社會所關注和接受。在個人從事有關經濟活動時,如辦理購房和購車貸款、出國、誤工索賠等,相關機構有向個人索要完稅憑證來證明其財力和作為公民應履行義務的誠信度。
而國稅注銷證明能完整反映全年度個人所得稅繳納情況,是個人信譽和履行納稅義務的具體體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完稅證明
百度百科-注銷稅務登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