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的金額是如何計算的?
1.工資、薪金所得部分的個人所得稅
起征點是2000元,月工資收入不到2000元的扣除費用標準,就不需要繳納稅收了。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扣除標準2000元/月。
不超過500元的,稅率5%,速算扣除數(shù)為0;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速算扣除數(shù)為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15
%,速算扣除數(shù)為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20
%,速算扣除數(shù)為37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25%,速算扣除數(shù)為1375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shù)為3375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35%,速算扣除數(shù)為6375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shù)為1037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5%,速算扣除數(shù)為15375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3.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所得個人的所得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4.勞動報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個人所得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2000)×20%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個人所得額=每次所得收入×20%
月工資收入不到2000元的扣除費用標準,就不需要繳納稅收了。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扣除標準2000元/月。
不超過500元的,稅率5%,速算扣除數(shù)為0;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速算扣除數(shù)為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15
%,速算扣除數(shù)為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20
%,速算扣除數(shù)為37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25%,速算扣除數(shù)為1375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shù)為3375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35%,速算扣除數(shù)為6375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shù)為1037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5%,速算扣除數(shù)為15375
1.工資、薪金所得部分的個人所得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
另外,起征點是2000元,涉及國外是的起征點是4600元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3.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所得個人的所得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4.勞動報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個人所得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2000)×20%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個人所得額=每次所得收入×20%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計算方法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工資薪金勞務(wù)報酬等收入-社保公積金-考勤扣款-5000-專項附加扣除項)×適用稅率,即可。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我國稅法規(guī)定:對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對個體工商戶(含個人獨資企業(yè)和合伙企業(yè)自然人投資者)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和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
這里以工資、薪金為例來介紹個稅累進稅率計算方法。在計算之前先看一下《個人所得稅所附的工資、薪金所得稅率表。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shù)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1500元的 3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45
(注: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減除費用后的余額。)
舉例:現(xiàn)假設(shè)某企業(yè)管理人員月工資(所得)為13000元,其中每月按工資額的20%交個人負擔的“三險一金”(養(yǎng)老保險8%、醫(yī)療保險2%、失業(yè)保險1%、住房公積金9%),計算其每月徉交的個人所得稅。
第一步:確定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考慮二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法定減除費。〈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guī)定: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第二個因素是個人繳付的“三險一金”。〈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 按照國家規(guī)定,個人繳付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從納稅義務(wù)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那么例題中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3000-3500-(13000×20%)=6900
第二步:計算應交稅額。將6900元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分為適用第一級稅率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500元、適用第二級稅率“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元。余下的為適用第三級稅率應納稅所得額6900-1500-3000=2400。
應納稅額=1500×3%+3000×10%+2400×20%=825
如果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000以上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稅率就要25%,以次類推。
以上就是個稅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原理。
在實務(wù)工作中,為便于加快計算,會引進速算扣除數(shù)方法。(可參見〈國家稅務(wù)總局公告2011年第46號公告〉所附的稅率表(參見圖表)。該稅率表對每一級稅率后面有個速算扣除數(shù)。如第三級稅率的速算扣除數(shù)為555。
簡便計算時:6900×20%-555=825
結(jié)果同分級計算方法一致。
新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3500元,超過3500元的:
1. 0-1500元,3%;
2. - 4500元,10%,-105元;
3. - 9000元,20%,-555元;
4. - 35000元,25%,-1005元;
5. - 55000元,30%,-2755元;
6. - 80000元,35%,-5505元;
7. - 80000元以上,45%,-13505元。
如果月收入10000元,應稅金額=10000-3500=6500元,
應繳個人所得稅=6500*20%-555=745元
相關(guān)推薦:
起訴離婚用請律師嗎(起訴離婚必須找律師嗎)
涉嫌猥褻兒童罪(未成年人猥褻兒童如何量刑)
立案回執(zhí)時間(報完案多久可以拿到立案回執(zhí)單)
丟失立案標準(物品遺失立案標準)
借款立案管轄(借款糾紛管轄法院的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