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話題作文:改革開放三十年變化

首頁 > 稅收2021-10-31 20:56:35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變化的作文100字左右

中國30年改革開放成就舉世矚目。大國正在崛起,中國一步步走向富強,迎來中國歷史上的空前盛世。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三峽工程,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工程;青藏鐵路,世界上建設難度最大的鐵路。我們完成一個又一個壯舉。火車第六次提速,奧運場館建設,國家大劇院落成……,我們的建設如火如荼。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30年。我們探索和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道路,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更加鞏固。我們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新的宏觀調控體系框架初步形成。農村和城市的各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我們實行對外開放的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改革開放,為中國立下了大功。是改革開放,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是改革開放,讓中國過上了好日子!我們要感謝鄧小平爺爺,是他,讓我們中國沒有了戰爭,沒有了鬧革命,和平一片,幸福一片!
改革開放,一定會讓中國的日子更加美好
今天我對媽媽進行了采訪。
請問媽媽:“您能說一說我們家這30年的變化嗎?
媽媽: 時間追述30年,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從衣、食、住、行方面展開。
衣:30年前那時生活很艱苦,自己也記憶猶新。衣服樣式單調,甚至有時會打些補丁。只要是干凈就可以了,沒有更高的要求。而且是大孩子的衣服要傳給小個的穿,有時是鄰居家孩子不穿的,給自己家的孩子穿。
現在我們的衣服樣式新穎,顏色鮮艷。而且是總能穿到新衣服。
食:一周能夠見到肉就很不錯了。把吃一頓餃子就叫改善生活。米面很少。有時還要吃些棒子面的窩頭、白薯等當主食。菜都是自己家的院子里種的,自給自足。奶油冰棍5分錢,糖1分錢1塊,白菜2分一斤,西瓜是2角錢一個。現在我們想吃什么只要你裝著錢,在市場上就會采購到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住:過去家里是很簡陋的房子,外面下大雨,屋里面要下小雨。家里沒有電器化,沒有洗衣機、冰箱、就連看電視也要到鄰居家去看。而現在家中的電器化應有盡有。連我自己的也有很多。如:好記星、電腦、手機、U盤等。
行:那時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附近沒有公交車,要騎車20分鐘后才到公交站。馬路上馬車、摩托車、拖拉機居多。而現在有條件的家庭都買了汽車,出門就是公交車,交通很方便,想去哪都不用發愁了。而且社會在進步,街道新修的公路汽車居多了。馬車和拖拉機已不見了蹤影。
經過采訪讓我感受到,家長那時有多么艱辛,而我們現在有多么的幸福,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科學知識,以后要報效祖國。更要讓自己的媽媽過上幸福的生活。
1949年,中國這頭東方睡獅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于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親愛的祖國不知不覺已經改革開放30年了,作為愛國的我和家人,我們當然是非常的激動。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成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改革開放30年的變化的作文

高中~800字,謝謝
改革開放30周年:從服裝變遷看30年變化 從一年做不了一套衣服 到現在衣服穿不爛就不要了 要說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單從人們穿著的變化...

改革開放至今已經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來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單從穿衣上人們就從溫飽已經到了小康了。

上世紀70年代,全國大量進口化纖設備,引發了國人在"穿衣"上的革命,挺闊不皺、結實耐用的"的確良"代替了統一的"灰色裝"、老樣式,好的“的確良”還有一個名字叫“快八的”,現在聽起來挺有意思的,人們的穿著從這個時候開始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當時買布料要憑布票,一張小小的布票,悄然影響著人們實用主義的審美觀,"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人們的穿衣習慣。跟棉布相比,"的確良"布挺闊不皺、結實耐用,因此即使價格不菲,也擋不住人們對它的追捧。

追求"時髦"的日子上世紀80年代,勇于嘗試的青年人穿上了有踩腳帶的彈力健美褲。歌舞片《霹靂舞》的火爆,又帶來了流行裝束蝙蝠衫。蝙蝠衫式毛衣的寬松,也打破了毛衣外再罩外衣的舊習慣,開創了內衣外穿的風氣。從"的確良"到"滌卡",從綠軍裝、喇叭褲到蝙蝠衫、健美褲,上世紀80年代的青年的思想中已注入了"時髦"的情緒。

服裝市場和品牌專賣一步裙、露臍裝、吊帶衫、半截褲、破洞牛仔褲、松糕鞋,哈韓族的肥褲子、掉襠褲,上世紀90年代的女性幾乎沒有什么不敢穿的,也幾乎沒有什么衣服能讓人輕易滿足。而男性服飾其實也在悄悄改變,休閑西服已是常見不過的衣服,與此同時,外國品牌陸續進駐中國市場,從皮爾?卡丹、鱷魚到耐克、阿迪達斯,即使這些牌子并不是人們記憶中了不起的"國際頂級品牌",但它們進入中國早,留給國人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

90年代,人們在與世界名牌的初級對話中,學會了追逐"品牌",慢慢拉近了中國高端服裝與世界的距離。這時的人們買衣服已經有了明確的地點:要么去服裝市場,要么進品牌專賣店。

21世紀初:時尚搭上了中國風隨著千禧年的鐘聲在24個時區接連響起,此時的中國人,已經從改革開放初期的青澀、手足無措,變得張揚而自信。青年人習慣用"混搭"創造獨一無二的個人服飾。隨英倫、波西米亞、ol等服飾風尚先后刮起,旗袍、唐裝、漢服也卷土重來。表象背后則是"時尚循環"之手在幕后指引。

如果說改革開放初期,人們還有一些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周圍的變化,那么在改革的巨浪卷席整個社會30年之后,人們已在大悲大喜之中體味著改革開放帶來的得失,從土灰色到多元色,人們身上的服飾最直觀的體現了社會生活翻天覆地的發展變化。

時間如車輪在飛轉,轉眼間,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已度過了改革開放的30年。當年鄧爺爺在1978年計劃發展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全國改革開放,經濟特區的設立,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這是多么不平凡的30年,祖國在崛起,經濟在騰飛,人民的生活奔小康,作為東南沿海的一個小城鎮,家鄉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馬路上停滿了形形色色的汽車、各種生活設施的完善~~~家鄉發展30載,進步體現在方方面面,盡管我只度過了14個春夏秋冬,可兒時的新會和現在的新會相比,發生的巨大變化卻仍也深有感觸、歷歷在目……
回想兒時,體會最深的便是“家”的變化,一到三年級,我和爸爸媽媽都是住在爸爸醫院分配的,兩房一廳面積只有6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雖然三個人也足夠住,房子小也能讓這個家時常充滿著溫馨和笑語,卻也始終很不方便,我的房間就“身兼兩職”,白天作為爸爸的書房,床上常常堆滿了爸爸厚重的醫書,晚上就變成了我的臥室,每次睡覺都要把沉重的書搬上搬下,總是滿腹牢騷,爸爸也看在眼里,憂在心中,他何嘗不想換一間大一點的房子?當時爸爸媽媽一個月的工資加起來也只有4000多塊,生活雖并不拮據,但仍是能省就省,為買房攢錢,加上新會的新樓盤很少,這個買房計劃就一直推遲到2003年。
隨著經濟的發展,新會的變化日新月異,一片片高級樓盤、優秀小區的拔地而起,爸爸媽媽也開始籌劃起了買房。很快,我們看上了一套140平米房子,盡管是貸款供樓,卻也總算有了一個寬敞的家,心里的那份喜就別提了!
“家”的變化給了我無限的欣喜,而其它衣食住行的改善則更讓我感到了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為人們帶來的美好生活。隨著道路被拓寬,2005年,家里又添了一件大家伙——汽車,再也不用受到坐摩托車時的顛簸與寒風。每到周末,爸爸就會駕車帶著全家下館子,路邊各色各樣的餐館琳瑯滿目,餐館內人山人海,大型高檔商場的設立,使我們再也不用到江門“搬貨”,媽媽也會開始挑選各種高檔昂貴的衣服,這一切,不正體現了市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嗎?
改革開放30年,讓我們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家鄉新會也由一個貧窮落后的小縣城變成了一個繁榮的城鎮,物質生活的提升讓我們過得更舒服,卻仍不要忘了我們應保持勤儉節約的美德和保護環境的重任,我相信,大家攜手努力,又一個30年,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將會飛的更快、更高!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由此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無疑成為中國歷史的標志點,因為,是改革開放,是解放思想,實現了中國當代發展歷史性的轉折,中國命運由此改變,社會轉型也由此開始。
2008,我們迎來改革開放30周年。
中國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激發了各行各業的活力,使中國的生產力不斷得到發展。一個個新興城市拔地而起。一項項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開發。一個個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個個超大型企業正在迅速成長。中國長得高了,長得壯了. 改革開放是二十多年來中國社會進步發展的根本動力.
西方有的人認為,鄧小平提出“摸著石頭過河”似乎是實用主義的,中國的改革開放似乎沒有明確的理論指導,這是完全錯誤的。我們黨是一個重視理論思維,善于對實踐做出科學總結的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不是個一次完成的過程,而是要反復實踐、反復探索、不斷總結,尋找規律逐步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科學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就是對我國改革開放30年發展歷程做出科學總結的產物。既是對已有科學理論的充分繼承,也包含著對中國發展最新實踐的科學總結,既有對未來發展各種可能性的充分預見,還包含了對人類,對世界各國發展經驗的吸收和借鑒。
在這30年內,中國人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香港自秦起明確成為中原領土,直至19世紀中葉清朝對外戰敗,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成為殖民地,香港從而開通港口發展。1980年,中英兩國落實香港前途問題,于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這位遠離母親懷抱的游子終于感受到了母親懷抱的溫暖。
2001年7月13日北京時間22:00,萬眾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終于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中揭曉。薩馬蘭奇雄渾的宣告聲中只有一個名字:BEIJING! 中國北京憑借其過人的優勢,完美的陳述報告,在五個2008年奧運會申辦城市中脫穎而出,奪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人幾千年的飛天夢想終成現實。這次發射是人類探索太空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后,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開放中不斷變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國人民,必定能突破當前社會發展中的復雜矛盾,使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更大成果。
或現實存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概括地說,改革開放,我們“改”出了一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直觀地考察我們的現實社會,經過改革開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確實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從全黨和全國的工作重點看,早已由階級斗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生產資料所有制看,已經由過去的“一大二公三純”、公有制一統天下,改變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從經濟體制看,已經由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從社會狀態看,已經由封閉和墨守陳規的社會轉變為對外開放、融入世界和全面進行改革、越來越活躍的社會;從出發點看,過去建設社會主義,強調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現在強調改善人民生活,以民為本。

在全黨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后,通過改革開放形成和確立起來的以上五個方面的成果,可以看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要素。

這樣一些重大的變化,給我們的社會和社會成員帶來什么呢?

首先是經濟的快速發展。1980年,我國工農業總產值是7100億元(見十二大報告),到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21.09萬億元,即使扣除價格上漲因素,也增長了幾十倍之多。我國的經濟發展之快,被國際輿論視為奇跡。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進入歷史新時期的時候,我國大約九億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人口竟有2.5億之多。現在,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還留下一個不小的尾巴),廣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顯改善。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實,不必一一列舉。

綜合國力大幅度增長。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明顯提高增強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變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壯年文盲已基本掃除,九年制義務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學的毛入學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二十。過去年代存在的那種個人迷信、思想僵化狀態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人們敢于獨立思考,參與意識大大增強。

什么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呢?以上這些,就是現實存在的、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當年,鄧小平曾說:“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68頁)回過頭來看,確實是這樣。改革開放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從實踐和歷史的角度看,改革開放,其意義決不亞于民主革命時期找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以上事實,充分說明了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巨大進步。特別要強調的是,生產力發展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最高標準。

以上事實,充分說明了改革開放的路線是正確的,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生命力。

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體現

但是,國際國內都有人認為,改革開放搞了一個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或者說,中國現在是共產黨領導的資本主義。有人甚至想當然地列出幾條,作為標準,對照現實社會,指責改革開放偏離了社會主義方向。

這里涉及到一個老問題,就是究竟什么是社會主義?這個問題確實很重要,需要搞清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丟開老祖宗,隨心所欲地發議論。那么,什么是科學的社會主義呢,老祖宗是怎么說的呢?

馬克思和恩格斯著重在經濟方面講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從經濟上分析和判斷社會性質是唯物史觀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

首先要消滅資產階級的私有制,由社會占有生產資料。恩格斯強調:社會主義同現存制度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當然在于,在實行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組織生產。(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4卷第693頁)馬克思和恩格斯將“公有制”與“社會占有生產資料”兩個概念在同一意義上使用,但這兩個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體實現形式決不限于國有制和集體所有制。

要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總量。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提出了這個要求,以后他們又不斷地闡述這個思想。

“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3卷第633頁)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

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強調,他們的理論是活的行動理論,而不是必須機械照搬的教條,這些基本原理的具體運用,完全取決于人們不得不在其中活動的那個特定的歷史環境。就是說,要從各國的實際出發。

鄧小平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3頁)這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新概括,同老祖宗講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完全一致,而且有所深化。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的思維方法,是列舉幾條特征,來判斷社會主義,而不善于從基本思想的高度、從本質的高度理解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我們認定發展是硬道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我們強調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更是提出了以人為本。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較好地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由于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特別要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用中國語言表達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應當提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

應當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比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更多更好地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和要求。

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從消滅了剝削制度、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以及確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來看,都屬于科學社會主義的范疇。但是,由于在指導思想上對什么是社會主義認識不完全清醒,思想僵化,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中確有不少不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東西,概括地說,主要有:“一大二公三純”的所有制、計劃經濟體制、以階級斗爭為綱、高度集權。通過改革開放,這些不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東西,有的相當徹底地改掉了,有的正在改變。總之,我們的改革開放,改掉的是不切合中國實際的東西,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東西,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任重道遠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從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轉變還遠遠沒有完成,我們的改革開放任重道遠。

觀察我們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市場秩序還不夠規范,市場的發育程度還比較低;傳統社會主義模式還有殘存,舊體制的思想、觀念、習慣、活動方式、領導方法還存在,等等。還要看到,在我們的現實社會中,還存在一些非社會主義的東西,這主要是指封建主義的殘余影響。鄧小平曾指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存在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現象、家長制現象、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這些弊端都帶有封建主義色彩。最近揭露出來的山西黑磚窯,是比封建主義還要落后的東西,帶有奴隸制的色彩。以上這些,其性質都是非社會主義的,都在革除之列。

回顧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總體上很成功,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失誤失衡。現實社會中的各種關系,最基本的是經濟與政治、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的關系,而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不夠協調,經濟體制改革邁出了幾大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政治體制改革卻是碎步緩行,進展不大。“官本位”非但沒有削弱,還有增強之勢。目前存在的民生問題突出,貧富差距拉大,為富不仁現象增多,丑惡現象陳渣泛起,社會風氣敗壞,腐敗嚴重等問題,都同政治體制改革不到位有關。

目前改革處在關鍵階段,問題很多,矛盾復雜,難度很大,各種議論紛起,我們要下最大決心,拿出民主革命時期提出將革命進行到底那樣的決心、氣概和魄力,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

回顧三十年來的改革,我們體會到,從舊體制轉變為新體制,從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轉變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確實是一場革命。在改革進程中,困擾改革者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姓資姓社”的問題。改革從起步時起,就有人指責是走了資本主義道路;改革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姓資姓社”的爭論。

鄧小平針對“姓資姓社”的爭論,明確指出:“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2頁)這就是有名的“三個有利于”標準。“三個有利于”標準不僅是實踐標準的發展,更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三個有利于”標準是鄧小平改革思想的精髓。

“三個有利于”標準是廓清“姓社姓資”迷霧的有效武器。正如有的領導干部所說,這些年,我們就是靠“三個有利于”標準壯了膽。

堅持改革開放,就要堅持以“三個有利于”為判斷標準。我們看到,有的文章談論改革,洋洋萬言,引了不少鄧小平的話,但就是不講“三個有利于”標準,真是咄咄怪事!不贊成“三個有利于”為判斷標準,必然要另立判斷標準,這是挑起“姓社姓資”爭論的習慣做法。實踐已經證明,離開“三個有利于”標準談改革開放,很可能南轅而北轍。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頭腦要保持清醒。

恩格斯說,社會主義“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條重要原理。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完全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要求,也適應了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以“變化”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表現改革開放30年教育生活的變化(700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于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光輝征程,中國終于以一個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30年啊,現在終于圓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后,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汶川地震。面對這些所有的災害,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拉手,共同克服一切困難。
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峰摘下了中國代表團的第一枚奧運金牌,從那以后,中國的體育健兒們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28枚金牌,金牌榜第三位;04年雅典,32枚金牌,金牌榜第二位。然而今年,2008年,中國,作為第29屆奧運會的東道主,我們更是收獲了51枚金牌,史無前例地坐上了金牌榜第一位的寶座。這一切又一切,都是運動健兒們為祖國奮斗、努力的結晶啊!
我相信,在中華民族未來的路上,必定會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光輝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中華兒女自豪。時間過去地總是那樣匆忙,30年過去了,如今已是2008年。作為一名中學生,在這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我僅代表個人真誠祝愿祖國可以在未來創造更燦爛、更輝煌的榮耀!
可以從身邊感受的變化,或者從長輩那聽來的過去與現在的不同,自己在思考一下

圍繞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變化寫一篇作文

主要寫家鄉在改革開放后的變化,希望有高人把結構給我列出來,不要作文,謝謝
家鄉的變化
“藍藍泉州灣,青青戴云山,海上絲路從這里鋪向世界……”這首歌描述的正是我的家鄉。它,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它,被旅行家馬可•波羅譽為“光明之城”;它,就是閩南僑鄉——泉州!
歲月如梭。似乎只是在轉眼之間,家鄉在改革開放的征途已經整整走過30年。這個城市,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勤勞善良的家鄉人用“愛拼才會贏”的精神書寫著時代的篇章!
那一座座破舊的房子消失不見,一幢幢氣派而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電梯上上下下穿梭著運送人們;那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曾經崎嶇的山路變成了平坦的盤山公路、羊腸小道變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路上,一輛輛汽車奔馳而過;路旁,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綠樹連成樹蔭,為城市增添一抹綠意;假日里,人們或徜徉在湖畔,或蕩舟在湖中,那份閑適和愜意無以言表 ……再看,一條條鐵路、一架架飛機,讓家鄉的人們可以走出小城,自由抵達世界各地旅游。電視、電話、電腦……這些高科技產品更是被人們所喜愛,進入了千家萬戶。
生活質量在變,社會風氣變化更大!鄰里和睦,尊老愛幼,團結協作,拾金不昧。。。。。。在改革的春風里,家鄉人民煥發出的精神面貌更是!
不僅我的家鄉在變化,我們的祖國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金秋十月,祖國即將迎來六十周年華誕。但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2008年是我們國家悲喜交加的一年: 5.12汶川大地震使所有的中國人的心又一次凝聚在一起,奧運的鐘聲,激起了所有心靈的熊熊烈火,燃起所有中國人沸騰的熱血!“神七”的成功發射,又一次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2008年,是不朽的一年,它不僅感動每一個中國人,也感動了全世界!
家鄉在騰飛,祖國正日益強大,欣喜,在于變化!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塑造自己的人格品質,爭做勤奮、守紀、進取、創新的新一代,用實際行動,投入家鄉的建設中去。相信,今天,我以家鄉為榮,明日,家鄉會因我而驕傲,祖國會因我們而自豪!
我家的變化
1994年正月初十,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日子。就在這一天,我出生啦。陽光明媚,和風輕拂,在爸爸媽媽愛的海洋里,我快樂地成長著。現在,我已經是一個讀四年級的九歲女孩了。
常聽大人們說“這個世界變化真大”這句話,其實,我家的變化那才是真正的大呢。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學校里的老師。在我的記憶里,我家最初居住的地方,是學校里的一棟兩層樓房。這棟樓房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屋頂的紅瓦就像我們幼兒園小朋友站的路隊,歪歪斜斜。有的地方還缺了一塊,用黑色的瓦塞著,讓人看了特別不舒服;墻壁是砌得整整齊齊的紅磚,從遠處看,好像是許多方盒子疊在一起,可是走到它的面前,那些紅磚都像腐爛了似的,用手一摸,就會掉下一層紅色的灰土。爸爸告訴我說,這房子的歷史長著呢,有二十多年了,現在它像一位老爺爺一樣老了。
我們住在一樓,房子很小。家里的東西就像不聽話的小朋友一樣,總是擠在一塊,讓人覺得亂糟糟的。每天,媽媽一煮飯就讓我出去,要不然,油煙會讓人受不了。到了春天,地板上會冒出許多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可讓人討厭啦。我的布娃娃白白的臉上都長滿了小小的麻子。媽媽說,那是霉斑,全是小水珠使的壞。從那時起,我就恨透了我們居住的房子。
有一天,爸爸拉著我的手,指著一群忙忙碌碌的建筑工人說:“我們就要有新房子羅!”我聽了,心里特別高興。高興地叫起來:“我的布娃娃有新房子羅!”不知過了多久,我們就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
這棟四層樓的新樓房可漂亮啦!雄偉、高大、美麗、漂亮......什么好的詞都可以用在她的身上。
我的家是三室兩廳。墻壁刷得雪白雪白,地面鋪的是瓷磚,又光滑又干凈,我每天都可以光著腳丫在上面開心地玩了。房子里的東西擺得整整齊齊,再也不擠了。我把我的布娃娃放在鋁合金陽臺上,讓她天天曬太陽。媽媽再也不嘮叨油煙嗆人了,煮飯的時候,我就在客廳里玩,要不就看動畫片。
在春天,媽媽再也不用為小水珠發愁啦;夏天呢,我們全家都睡在地板上,電風扇一吹,一覺睡到大天光;秋天的時候,我們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接到家里來,一起過“神仙”日子;冬天就更不用說了,我們打開空調,窗外雪花飄飄,屋內暖意濃濃。
今年的一天,我放學回家,打開門,看見客廳里擺著一臺金光閃閃的大電腦。我不禁高興地叫了起來。不久,我就跟著爸爸學會了上網,到了星期六星期天,我就和爸爸上網看故事、看動畫......
一次,爸爸問我,世界上什么變化最大。我想也沒有想,就說:“我家的變化最大!”爸爸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那你說說,我家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爸爸看我想了很久也沒有回答上來,就說:“其實,這都是***的功勞!”我聽了,大聲喊了起來:“***真好!***真好!”爸爸看著歡樂的我也大聲說:
“中國***真偉大!”

我家的變化
1995年至2002年,我家的變化可大了。在我記憶中:搬家前,房子的面積是57平方米,家里只有一張普普通通的大床、一臺14英寸的小電視。睡覺時,3個人擠在一張床上,但也沒有多少錢再買一張,況且,也沒地方放;一家三口在一張小圓桌上吃飯,太小了,這個放不開腿,那個伸不開胳膊;看電視的時候,我們三個看的頻道不同,不知聽誰的,哎,真沒辦法,有時候頻道還不清楚,還是沒辦法。這臺電視機只有30個臺; 媽媽上班騎自行車,回家后說累,我看著人家還有摩托車,很眼饞;媽媽洗衣服很不方便,有時搓的手都通紅,但又不能不洗,媽媽的手,常常凍裂。爸爸媽媽平均每月的工資不足一千元錢。

搬家后,家庭的生活條件變的富裕起來:房子面積將近100平方米了。多了一張大床,睡覺寬敞了;多了一張餐桌,吃飯不擠了。而且,能座六七個人呢;看電視的時候,也不用吵了,電視也更清楚了。如果人多也可以打開小屏幕,讓別人看別的。原來由14英寸變成了29英寸,原來有30個頻道變成了100個頻道;我們家又有新摩托車,回家后很輕松;夏天熱,有空調了,風速想多快就多快,想多慢就多慢。空調不僅制冷,還能制熱;洗衣機,是全自動的,可以替媽媽洗衣服,讓媽媽騰出更多的時間干別的事情。爸爸媽媽每年的收入是五年前的三倍。

這一切,都離不開社會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爸爸媽媽的辛勤工作,希望明年的生活會更加美好,我國的經濟發展的更快,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給中國帶來的變化: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分析的:
上層建筑方面:確立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方針,把經濟建設作為黨的主要工作中心,提出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政策,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的法律制度,為社會,經濟生活等提供了法律保障,政治逐漸民主化。
經濟:對內改革,在農村主要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城市主要實施國有企業改革,實行企業制度的改革,促進了城市經濟重新煥發了活力,經濟飛躍發展。對外開放,建立了經濟特區,沿海開發開放城市,形成了了城市經濟發展的城市圈,沿邊城市的開放,形成了一套全方位,多體系的開放格局。加入了WTO,中國開始走向世界。
文化方面:吃的方面:1978基本上解決了人民溫飽問題,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較高,菜式豐富,人們越來越看重綠色食品,注重營養飲食。
住的方面:從以前的瓦房,向平房,樓房,公寓,別墅等發展。
穿的方面:由以前的單一顏色和款式很少向顏色五彩繽紛,款式多樣發展,尤其中國的年輕人趕潮流,中國逐漸融入了國際服裝市場。
文化生活習俗方面;廢除了封建陋習,逐漸向文明開放,簡約發展 。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文學作品,電影。《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

改革開放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布滿了改革的腳印;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也直接地寫在了每一個人的臉上,體現在了每一人的身旁,人們的衣、食、住、行有了很大的變化,改革已走遍了千家萬戶。

變化之“衣”

聽媽媽講,他們小的時候,買布需要布票,經濟條件好的人家過年的時候才會扯上一段新布,花錢請裁縫給孩子做套新衣;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還得給弟弟妹妹穿。媽媽小時候就是穿百家衣長大的。若是哪年新年得到一件新衣服的話,就像是得到了最好的禮物,穿著在伙伴們面前顯擺直到臟了也省不得脫下呢!伙伴們更是會流露出羨慕的眼光。而現在,到處都是琳瑯滿目的服裝店,各種款式、各式面料、兒童的、成人裝、休閑式、淑女裝……五彩繽紛、眼光了亂;打開我的兒童衣柜,里面的春、夏、秋、冬的衣服分層分類疊放,各種顏色、各種面料的衣服應有盡有。

變化之“食”

民以食為天,說到“食”變化也是巨大的;媽媽小的時候一個月能吃上一次肉就是件幸福的事了,粗茶淡飯只要能夠吃飽就行,媽媽兄妹倆人最盼望的日子就是過年了,不僅能吃上香噴噴的紅燒肉還有平日里很難看到的穿著漂亮“衣服”的糖果吃。“肯德雞”、“麥當勞”、“和路雪”、“可口可樂”……改革開放讓我們吃上了媽媽小時候吃不到的好東西,豬羊牛、雞鴨鵝那些已不再是現代人追求的東西了,“健康、綠色食品”成為了現代人的的首選;超市里面肉類、蔬菜、水果等等品種豐富,人們在里面可以隨心的購買到自己所需的食品。各種風味的飯店、餐館一家接著一家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里面座無虛席、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變化之“住”

在我們美麗的太湖之濱,排排紅瓦綠房在高大的樹木的掩映下,顯得那樣雄偉、壯麗、高聳入云。一幢幢極具歐洲古典風格的別墅群錯落有致地座落于風景宜人的太湖湖畔。鄉間村落多是氣派的門樓,或高、或矮、或氣勢恢宏、或小巧玲瓏,形形色色、各式各樣。家家戶戶窗明潔凈,里面裝修或豪華、或簡潔,各具特色,各種家用電器擺放齊全。媽媽小時候哪有這樣的房子住呀,大都是平房,泥土壘的房子也隨處可見;媽媽說,平常人家里除了床、桌椅、衣物柜外基本沒什么別的家具了,村里的一臺黑白電視機是整個村子的“寶貝”了。

變化之“行”

現在公交車線路布滿全市的各個角落,私家車也越來越多,人們出行公交車、出租車隨心所欲。遠程旅游、出差,飛機、火車,方便、快捷。家家戶戶也都擁有了交通工具——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好多人家還擁有了小轎車。爸爸說,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事,爸爸小的時候,村里就爺爺有一輛“長征”牌自行車,還是公家的,這是讓爸爸在伙伴們面前最自豪的!

改革開放帶來的成就在這30年里已遍布了全中國,國家富強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提高。城市,鄉村到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祖國的神州大地正用這繁華引來了百年奧運…
2008年是開放改革30年,是新中國發展最迅猛的30年.從1978年到2008年,祖國經歷了風風雨雨,這30年祖國有著巨大的變化。
聽爺爺奶奶們常說,爸爸小時候能聽收音機就不錯了,而且只能在收音機里聽人說著相聲、新聞。但看不到圖相。當時家里有收音機地大多都是有錢人家。到了一九八幾年時收音機開始推廣,而更高級的——電視出來了。那時誰家里有一臺黑白電視機,每天那里都圍滿了鄰居觀看。90年代初電視開始推廣,但只是黑白的電視機,到后來又發明了彩色電視,讓我們過上了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近幾年來電動車、摩托車、汽車、電腦、都一一發明了.我為祖國的改革而趕到自豪。想到1978年有自行車就算很不錯了,沒有的每天上班、上學都要步行。有的在農村、有的在城市所以每天走幾里路。當時的工資才幾十塊錢一個月,很少有人買不起自行車.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自行車.我為自己出生在這一時代而自豪,更為自己是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而驕傲,我們正在享受著改革開放的碩果 。今后,我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奮斗,祖國還會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相信改革開放后的40年、50年,中國會更好!
三十年,可謂彈指一揮間!三十年的經歷會讓我們觸摸到社會前進的脈搏,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惠及了每一個國人的生活。
三十年,對于歷史長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間,然而,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從貧窮落后一步步走向發達富裕文明和諧的國家來說,又是一個豐富而值得銘記的過程。
三十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十年的滄桑巨變,三十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由此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無疑成為中國歷史的標志點,因為,是改革開放,是解放思想,實現了中國當代發展歷史性的轉折,中國命運由此改變,社會轉型也由此開始。
2008,我們迎來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激發了各行各業的活力,使中國的生產力不斷得到發展。一個個新興城市拔地而起。一項項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開發。一個個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個個超大型企業正在迅速成長。中國長得高了,長得壯了。改革開放是三十年來中國社會進步發展的根本動力。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于中國!中國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快速經濟增長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以加入WTO為標志,中國經濟已經完成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社會經濟取得全面進步。中國的改革開放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政府主導、大力投資和不斷強化的工業經濟使中國經濟增長一直高于世界經濟增長水平。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同時,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后,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教育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神七”的成功發射,神七在太空漫步,讓中國人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中華大地上拉開帷幕,我們成為奧運的主人!中國以東道主的身份,以51金100枚獎牌登上的冠軍的高臺。
改革開放的30年,人民生活水平顯著的得到改善,人民生活也更加的豐富多彩,國民預期壽命明顯提高。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經進入一個與世界同步的時代。預期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標,預期壽命提高不但意味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也意味著社會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據中國人口普查數據,1982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67.77歲,2000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上升到71.40歲,增加了3.63歲。
概括地說,改革開放,我們“改”出了一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直觀地考察我們的現實社會,經過改革開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確實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從全黨和全國的工作重點看,早已由階級斗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生產資料所有制看,已經由過去的“一大二公三純”、公有制一統天下,改變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從經濟體制看,已經由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從社會狀態看,已經由封閉和墨守陳規的社會轉變為對外開放、融入世界和全面進行改革、越來越活躍的社會;從出發點看,過去建設社會主義,強調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現在強調改善人民生活,以民為本。
當年,鄧小平曾說:“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回過頭來看,確實是這樣。改革開放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從實踐和歷史的角度看,改革開放,其意義決不亞于民主革命時期找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從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轉變還遠遠沒有完成,我們的改革開放任重道遠。
觀察我們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市場秩序還不夠規范,市場的發育程度還比較低;傳統社會主義模式還有殘存,舊體制的思想、觀念、習慣、活動方式、領導方法還存在,等等。還要看到,在我們的現實社會中,還存在一些非社會主義的東西,這主要是指封建主義的殘余影響。鄧小平曾指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存在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現象、家長制現象、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這些弊端都帶有封建主義色彩。最近揭露出來的山西黑磚窯,是比封建主義還要落后的東西,帶有奴隸制的色彩。以上這些,其性質都是非社會主義的,都在革除之列。
回顧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總體上很成功,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失誤失衡。現實社會中的各種關系,最基本的是經濟與政治、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的關系,而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不夠協調,經濟體制改革邁出了幾大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政治體制改革卻是碎步緩行,進展不大。“官本位”非但沒有削弱,還有增強之勢。目前存在的民生問題突出,貧富差距拉大,為富不仁現象增多,丑惡現象陳渣泛起,社會風氣敗壞,腐敗嚴重等問題,都同政治體制改革不到位有關。
目前改革處在關鍵階段,問題很多,矛盾復雜,難度很大,各種議論紛起,我們要下最大決心,拿出民主革命時期提出將革命進行到底那樣的決心、氣概和魄力,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
回顧三十年來的改革,我們體會到,從舊體制轉變為新體制,從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轉變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確實是一場革命。在改革進程中,困擾改革者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姓資姓社”的問題。改革從起步時起,就有人指責是走了資本主義道路;改革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姓資姓社”的爭論。
鄧小平針對“姓資姓社”的爭論,明確指出:“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就是有名的“三個有利于”標準。“三個有利于”標準不僅是實踐標準的發展,更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三個有利于”標準是鄧小平改革思想的精髓。
“三個有利于”標準是廓清“姓社姓資”迷霧的有效武器。正如有的領導干部所說,這些年,我們就是靠“三個有利于”標準壯了膽。
堅持改革開放,就要堅持以“三個有利于”為判斷標準。我們看到,有的文章談論改革,洋洋萬言,引了不少鄧小平的話,但就是不講“三個有利于”標準,真是咄咄怪事!不贊成“三個有利于”為判斷標準,必然要另立判斷標準,這是挑起“姓社姓資”爭論的習慣做法。實踐已經證明,離開“三個有利于”標準談改革開放,很可能南轅而北轍。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頭腦要保持清醒。
恩格斯說,社會主義“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條重要原理。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完全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要求,也適應了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相關推薦:

專利轉讓稅收怎么算(技術轉讓所得繳稅)

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查(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后影響)

虐待兒童怎么處理(虐童觸犯了哪些法律)

兒童意外險是什么(意外險如何買 小孩子要買嗎)

哺乳期上班時間規定(勞動法哺乳期上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