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歷史發展
6000多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田螺山一帶的先民就開始植茶樹,田螺山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我國最早人工種植茶樹的地方。
秦統—中國后,促進了四川和其他地區的經濟交流,種茶和飲茶才由四川逐漸向外傳播。先流傳至長江流域。
公元前2世紀,西漢司馬相如在《凡將篇》中提到的“荈詫”就是茶;西漢末年,在揚雄的《方言》中,稱茶為“蔎”;在《神農本草經》(約成于漢朝)中,稱之為“荼草”或“選”;
西漢后期到三國時代,茶發展成為宮廷的高級飲料。如在漢代《趙飛燕別傳》中,有一節關于飲茶的記載。漢成帝崩,“后(即帝后)寢驚啼甚久,侍者呼問,方覺,乃言曰:適吾夢中見帝,帝自云中賜吾坐,帝命進茶。左右奏帝,后向日侍帝不謹,不合吸此茶。”這就說明在當時,茶已成為皇室中的一種飲料了。
東漢的《桐君錄》(撰人不詳)中謂之“瓜蘆木”;南朝宋山謙之的《吳興記》中稱為“荈”;東晉裴淵的《廣州記》中稱之謂“皋蘆”;
西晉到隋朝,茶逐漸成為普通飲料。關于飲茶的記載也日益增多。《廣陵吾老傳》中載有:“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若,往市留之,市人競買”之句,說明茶已逐漸成為普通飲料。
5世紀,北方飲茶相效成風。六七世紀再傳播到西北。隨著飲茶習慣的廣為傳播,茶葉消費量迅速增加,從此,茶葉成為中國各族人民普遍喜愛的一種飲料。
唐代陸羽(728—804)在《茶經》中指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在神農時代(約在公元前2737年),即已經發現了茶樹的鮮葉可以解毒。《神農本草經》曾有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反映的就是古代發現茶治病的起源,這說明中國利用茶葉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至唐、宋時代,茶已成為“人家一日不可無”的普遍飲用之品。文學家王心鑒作《詠茶葉》一詩稱:千挑萬選白云間,銅鍋焙炒柴火煎。泥壺醇香增詩趣,瓷甌碧翠泯憂歡。老聃悟道養雅志,元亮清談祛俗喧。不經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鮮。
明代顧炎武的《日 知錄》寫道:“秦人取蜀,始知若飲事。”可見,飲茶風習是從四川傳出來的。因為隔著千山萬水,“蜀道”險阻,種茶、飲茶局限于四川一帶。 世界各國的制茶技術,均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中國。英國學者艾倫·麥克法蘭在他作品 《綠色黃金:茶葉帝國》一書中說道:“只有茶葉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
805年,唐代時,日本和尚最澄大師及806年空海大師,留學中國研究佛學,歸國后,將中國茶葉蒸青綠茶的制茶技術傳入日本。
1811年,榮西和尚留學回歸日本,將鍋炒茶制法傳入日本。
1828至1833年,茶葉產制技術傳入印尼。荷屬某家公司派茶師杰哥遜前后六次來中國學習研究,每次均帶回茶種、制茶技術工人及器具。
1833年,沙俄來訪中國采購茶籽與茶苗,1848年開始采摘,依照中國茶葉制作方法開始生產。
1834年,印度成立植茶研究發展委員會,即派秘書哥登來中國學習茶葉產制技術。購買茶籽及茶苗,并尋找、招收四川省雅州及福建省武夷山等地茶師及工人,到大吉嶺等地發展茶業。
1835年,宇治山本氏,傳回中國覆蓋茶園“玉露茶”的制法。
1836年,哥登氏帶回中國茶工,在阿薩姆勃魯茶廠中,按照中國紅茶制法,試制成功,日后發展成今天的阿薩姆紅茶。
1866年,斯里蘭卡正式制茶始于特羅氏。學習中國武夷巖茶制法,試制成功。至1873年后才仿效印度的機械制法。
1877至1887年,南非及東非洲茶葉的發展,已由中國輸入茶葉生產技術。
1893年,中國茶工、漢家劉氏茶坊29代傳人,將中國的種茶技術傳到俄羅斯和格魯吉亞。1900年劉茶在巴黎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獎。
1898年,日本開始仿制中國紅茶、綠磚茶。
1926年,日本仿效中國珠茶制法。日本最普遍的煎茶,是仿自中國浙江龍井。
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茶業者等退出印度、錫蘭的茶葉經營,將技術與資本等,轉移投資于肯尼亞等新茶區的開闊,才大量生產紅茶。
你了解中國茶發展史嗎?
中國茶的歷史文化是什么啊
歷史淵源
據可查的大量實物證據和文史資料顯示,世界其他國家的飲茶習慣和茶樹種植都傳自中國。茶的發源地在中國中西部山區,唐.陸羽《茶經》云:“茶者,發乎神農氏,起于魯周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現今重慶西和湖北西,正是當今之神農架地區,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故茶的發源地在中國是無可爭議的。在英國,有人說飲茶習慣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事實是這樣的:1823年,一支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所謂的野生的茶樹,有人開始認為茶的發源地在印度。但是這些茶樹種其實是英國人從中國偷過去種植的——在幾千年的茶歷史中印度從未發現過有野生茶樹,也沒有人在當地制茶。他們都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錯誤,包括茶樹植物在內的其它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類的歷史都要長,不能說哪里有茶樹,哪里就是制茶、飲茶的發源地。人類制茶、飲茶的最早記錄都在中國,最早的茶葉成品實物也在中國。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而且年代更為久遠。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遺址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古茶樹。現在中國的野生大茶樹集中在云南等地,其中也包含甘肅、湖南,湖北的一些地區。
茶樹起源地總述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
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著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并確認中國西南地區,包括云南、貴州、四川等山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于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并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起源及原產地
茶樹起源于何時?必是遠遠早于有文字記載的3000多年前。 茶樹原產于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發現有野生茶樹,國外學者中有人對中國是茶樹原產地提出異議,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爭論。這些持異議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樹為依據,同時認為中國沒有野生茶樹。其實中國在公元200年左右,《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且現今的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其中云南的一株,樹齡已達1700年左右,僅是云南省內樹干直徑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區,甚至野生茶樹群落大至數千畝。所以自古至今,我國已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時間之早,樹體之大,數量之多,分布之廣,性狀之異,堪稱世界之最。此外,又經考證,印度發現的野生茶樹與從中國引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茶樹之變種。由此,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遂成定論。
近幾十年來,茶學和植物學研究相結合,從樹種及地質變遷氣候變化等不同角度出發,對茶樹原產地作了更加細致深入的分析和論證,進一步證明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
發源時間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源于上古神農氏,有的認為起于周,起于秦漢、三國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體字為“荼”,唐代茶經的作者陸羽,在文中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人說茶起源于唐代。但實際上這只是文字的簡化,而且在漢代就已經有人用茶字了。陸羽只是把先人飲茶的歷史和文化進行總結,茶的歷史要早于唐代很多年。
簡述中國茶文化發展史
100以下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后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
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已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中國飲茶開始于漢,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
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于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于周公。
擴展資料: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與中國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征的一種文化現象。
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中國不僅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而且,在中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至今仍有著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茶文化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在宋代。
中 國 茶 文 化 的 形 成
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制法和飲用: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采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于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斗茶風起,帶來了采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現代茶文化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余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宏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臺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份份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云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中國茶文化發展歷史
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若論其起緣就要追溯到漢代,有正式文獻記載(漢人王褒所寫《僮約》)。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國文學史上,提起寒賦,首推司馬相如與楊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馬相如曾作《凡將篇》、楊雄作《方言》,一個從藥用,一個從文學角度都談到茶。晉代張載曾寫《登成都樓詩》:"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廬","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茶文化產生之初是由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開始的。兩晉北朝時,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養廉",以對抗當時的奢侈之風。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淡之風。這些人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于是多興飲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賢。后來清淡之風發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飲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則可長飲且始終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們就轉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現了許多茶人。漢代文人倡飲茶之舉為茶進入文化領域開了個頭。而到南北朝時,幾乎每一個文化、思想領域都與茶套上了關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潔、對抗奢侈之風的工具;在詞賦家那里,茶是引發思維以助清興的手段;在佛家看來,茶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這樣,茶的文化、社會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國茶文化初現端倪。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則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宮廷茶文化的出現,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間斗茶之風的興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為點茶法并講究色香味的統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現泡茶法,為飲茶的普及、簡易化開辟了道路。宋代飲茶技藝是相當精致的,但很難溶進思想感情。由于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數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與相關藝術融為一體的過程。像徐鉉、王禹、林通、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黃庭堅、梅堯臣等文學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詩人有茶詩,書法家有茶帖,畫家有茶畫。這使茶文化的內涵得以拓展,成為文學、藝術等純精神文化直接關連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飲茶作為增進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進新居,左右鄰居要彼此"獻茶";鄰居間請喝茶叫"支茶"。)這時,茶已成為民間禮節。宋朝人拓寬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復、瑣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時,北方民族雖嗜茶,但對宋人繁瑣的茶藝不耐煩。文人也無心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在茶中表現自己的清節,磨練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這兩種思潮卻暗暗契合,即茶藝簡約,返樸歸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藝簡約化;二是茶文化精神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晚明到清初,精細的茶文化再次出現,制茶、烹飲雖未回到宋人的繁瑣,但茶風趨向纖弱,不少茶人甚至終身生泡在茶里,出現了玩物喪志的傾向。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藥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國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群體茶藝活動。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飲茶始于中國。茶葉沖以煮沸的清水,順乎自然,清飲雅嘗,尋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點。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沖泡技術不一,泡出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講究茶的沖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泡好茶,要了解各類茶葉的特點,掌握科學的沖泡技術,使茶葉的固有品質能充分地表現出來。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品茶的環境一般由建筑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飲茶要求安靜、清新、舒適、干凈。中國園林世界聞名,山水風景更是不可勝數。利用園林或自然山水間,搭設茶室,讓人們小憩,意趣盎然。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爭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動之中的。古史傳說中認為“神農乃玲瓏玉體,能見其肺肝五臟”,理由是,“若非玲瓏玉體,嘗藥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說“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兩說雖均不能盡信,但一靈縷微弱的信息卻值得注意:“荼”在長久的食用過程中,人們越來注重它的某些療病的“藥”用之性。這反映的是一種洪荒時代的傳佚之事。
依照《詩經》等有關文獻記錄,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諸類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在食醫合一的歷史時代,茶類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藥用功能是不難為人們所發現的。然而,由一般性的藥用發展為習常的專用飲料,還必須有某種特別的的因素,即人們實際生活中的某種特定需要。巴蜀地區,向為疾疫多發的“煙瘴”之地。“番民以茶為生,缺之必病。”(清·周藹聯《竺國游記》卷二)故巴蜀人俗常飲食偏辛辣,積習數千年,至今依然。正是這種地域自然條件和由此決定的人們的飲食習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氣,解熱毒。久服成習,藥用之旨逐漸隱沒,茶于是成了一種日常飲料。秦人入巴蜀時,見到的可能就是這種作為日常飲料的飲茶習俗。
茶由藥用轉化為習常飲料,嚴格意義的“茶”便隨之產生了,其典型標志便是“茶”(cha)音的出現。郭璞注《爾雅·釋木》“槚”云:“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茶,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可見,漢時“荼”字已有特指飲料“茶”的讀音了,“茶”由“荼”分離出來,并走上了“獨立”發展道路。但“茶”字的出現則是伴隨茶事的發展和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直到中唐以后的事,也正符合新符號的產生后于人們的社會生活這樣一種文字變化的規律。
中國從何時開始飲茶,眾說不一,西漢時已有飲茶之事的正式文獻記載,飲茶的起始時間當比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
茶文化從廣義上講,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著重于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獨立的體系,因而,現在常講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學。
▲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制法和飲用: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
▲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業已形成,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為榮,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況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養廉”的問題。于是,出現了陸納、桓溫以茶代酒之舉。南齊世祖武皇帝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遺詔,說他死后喪禮要盡量節儉,不要以三牲為祭品,只放些干飯、果餅和茶飯便可以。并要“天下貴賤,咸同此制。”在陸納、桓溫、齊武帝那里,飲茶不僅為了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以有,成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價值為人所用,而是進入了精神領域。
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騷亂,各種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學相當流行。玄學是魏晉時期一種哲學思潮,主要是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玄學家大都是所謂名士,重視門第、容貌、儀止,愛好虛無玄遠的清淡。東晉、喃朝時,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暫時的滿足,終日流連于青山秀水之間,清淡之風繼續發展,以致出現許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談家多酒徒,后來,清談之風漸漸發展到一般文人。玄學家喜演講,普通清談者也喜高談闊論。酒能使人興奮,但喝了多了便會舉止失措、胡言亂語,有失雅觀。而茶則可竟日長飲而始終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態平和。況且,對一般文人來講,整天與酒肉打交道,經濟條年也不允許。天是,許多玄學家、清談家從好酒轉向好茶。在他們那里,飲茶已經被當作精神現象來對待。
隨著佛教傳入、道教興起,飲茶已與佛、道教聯系起來。在道家看來,茶是幫助煉“內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在佛家看來,茶又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秀之物。盡管此時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經脫離作為飲食的物態形式,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功能,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采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于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斗茶風起,帶來了采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自元代以后,茶文化進入了曲折發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復、瑣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內涵,過于精細的茶藝淹沒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潔深邃的本質。在朝廷、貴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禮兒”、“喝氣派”、“玩茶”。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標志著中華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雖喜歡茶,但主要是出于生活、生理上的需要,從文化上卻對品茶煮茗之事舉趣不大;另一方面,漢族文化人面對故國破碎,異族壓迫,也無心再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通過飲茶表現自己的情操,磨礪自己的意志。這兩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進了茶藝向簡約、返璞歸真方向發展。明代中葉以前,漢人有感于前代民族舉亡,本趄一開國便國事艱難,于是仍懷礪節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勢,表現為茶藝簡約化,茶文化精糖果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現代茶文化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余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宏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臺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份份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云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總之,中國茶的歷史及其發展,不僅僅是形成簡單的一種飲食文化的過程,而同樣映射出一個具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質。
中國 茶文化
過去中 國文化里講,給客人端一個水杯上來,水杯里的水不要加得太滿,否則對客人不禮貌,就是說,先給你一點點,聞到很香,吃得少的東西就會香,過去有一句話叫“多吃少滋味,少吃多滋味”。福建人喝 茶,就是用一個很小的茶杯,聞一聞,喝下去,這就是茶道。
學佛人要心如止水,心要像水一樣地平靜,意如明 鏡,意念像鏡子一樣,當你的心中有了一面鏡子,不管什么念頭出來,鏡子都會把它照出來,你能看到自己的念頭,你就知道什么叫對、什么叫錯了。因為人的眼睛看不見自己的毛病,只能看到別人的毛病,所以菩薩就叫我們在自己的心中裝一面鏡子,把自己的意念反射 出來,讓自己來看,你一看這個是惡的,那個是善的,那么你就知道自己的心是好心、還是壞心。菩薩就是要我們懂得意如明 鏡,自己把自己給照出來。
很多人以為自己很聰明,喜歡修悟性法,就是說我都明白了,修悟性法要切記,魔障特別多,這是師父今天要講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多人睡覺之前,想著問問菩薩:“菩薩,我能夠去做這件事情嗎?”看著菩薩的眼睛,然后自己的腦子里在想可以做這件事情,突然之間,感覺菩薩的眼睛眨了一下,其實是自己的眼睛眨了,還以為是菩薩同意了,好了,魔障上去了。你們要記住,修悟性法,魔障特別多,因為到了一定的時候,你的戒 律會減少,經常靠自己悟性的人,戒 律會減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人家都來請教你佛法的問題了,然后你對自己的戒 律減少,貢高我慢,接下來很容易墮 落,修心修得不好的話,最怕的就是退轉墮 落。
過去師父跟很多法 師講過,修得越高,跌下來越重,修得越好,做錯事情懲罰越嚴格。所以,明明是自己內心的邪思邪見,明明是自己內心的想象力,非要說是菩薩說的。很多人跪在菩薩面前說:“菩薩,你原諒我吧,菩薩,我是很苦的,菩薩,你成全我的這個欲 望吧?”你看,菩薩又眨眼睛了,他認為這是菩薩給他的靈感,這種人是最容易修偏的。神 經病是怎么來的?修到后來把自己心中想的那些邪思、不對的東西,說成是菩薩說的,這就是邪思邪見。
所以,我們修心要把苦修和悟性結合起來修,一個經常苦修的人,是不容易走偏的。有些老媽媽什么都不懂,她就天天念“阿彌陀佛”,天天念“觀世音菩薩”,她照樣上天,現在你們明白了吧?因為她從來不做壞事。因為他一輩子行善,不做壞事,他苦修、守戒。守什么戒呢?就是我不做壞事,我不貪、不瞋、不愚癡,所以,苦修就是要嚴守戒 律、念經、放生,去除障礙,靠這些就能夠修好。師父問你們,很多人晚上睡覺了,可是有人還在觀音堂跪在菩薩那里磕頭,人家靠的就是精進 修行。能夠苦修的人,就會慢慢地修到一心不亂,最后往 生西 方極 樂 世 界。
成佛、成菩薩靠悟性,師父講給你們聽,悟性和苦修這兩者,開始修心的時候是靠悟性,修到后來是靠真 修,現在明白了嗎?很多人一開悟,覺得自己像菩薩了,什么都明白了,自己過去怎么樣講得一套一套的,但是他不好好修,最后就走偏了。還有一些人一有點開悟,就天天磕頭,一點智慧都沒有,怎么度人啊?大不了修成一個阿羅漢果位。
要懂得,苦修是基礎,明白開悟是你的本性。師父告訴你們,在人間是苦多樂少,所以沒有一個人可以說自己在人間是非常的快樂。在人間修就是要學會能夠自我控圝制欲圝望,你們可以試試看自己鍛煉一下,看見一桌子的菜,非常想吃很多,但是要控 制,吃個七分飽就行了,不能把胃撐得太飽。看到男男女 女的色相,要想到自己不能有這種想法,要控 制好自己的欲 望。有些人看見床就想睡覺,不想起來,這也不行,想一想有多少次就是爬不起來,但是你一旦起來了,就真的起來了,剛才那種想賴在床 上的感覺就沒有了,對不對?所以,學佛修心要跟自己的欲 望做斗 爭。
接下來,要控 制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東西都是害你的,讓你每天都有止不住的欲圝望。眼睛看見好看的東西想買;耳朵聽到人家說什么了,又開始生氣難過;鼻子聞到香的東西,又想吃,其實很多人已經吃得很飽了,但到了另一個地方,陣陣香味撲鼻,控 制不住又想吃了,這就是控 制不住自己的欲 望;舌 頭不停地想吃好吃的東西,嘴要說自己心里憋不住的話,所以要管住自己的舌 頭;身就是自己的身 體、身 體的需求,都要控 制好;還要管控好自己的意念,因為我們每天有很多的欲 望。
學佛人要懂得沒有欲 望,師父以后要你們修得高的時候,你們要沒有欲 望。比方人家說:“這個東西很好吃,你吃啊。”“好,謝謝,我隨便,無所謂。”“這個東西大家都有的。”“我有了。”好了,沒有欲 望了,你就成功了。“大家都在賺 錢,你趕緊買股票吧?”“沒錢,我不買,我自己的錢夠用了。”你永遠沒有欲 望,這樣的人就叫行住坐臥都在修行。
過去修行人講,衣服是給你遮住身 體避寒的,所以學佛人在穿衣上不要有太多的追求,只要是普通的衣服,可以把身 體遮起來、保暖就夠了。吃東西就是食要隨緣,就是有什么就吃什么。很多人心態不好,看見東西不好,就不想吃了,一看是好吃的東西就多吃,這就是貪啊,修心的人連這個貪心都不能有。廟里的食物每天都差不多是一樣的,那你每天都要吃,而且心中要有一句話,就是“夠了”的原則,就是我今天不管吃什么東西都要覺得夠了,你就成功了。
過去中 國文化里講,給客人端一個水杯上來,水杯里的水不要加得太滿,否則對客人不禮貌,就是說,先給你一點點,聞到很香,吃得少的東西就會香,過去有一句話叫“多吃少滋味,少吃多滋味”。福建人喝 茶,就是用一個很小的茶杯,聞一聞,喝下去,這就是茶道。
相關推薦:
專利轉讓稅收怎么算(技術轉讓所得繳稅)
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查(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后影響)
虐待兒童怎么處理(虐童觸犯了哪些法律)
兒童意外險是什么(意外險如何買 小孩子要買嗎)
哺乳期上班時間規定(勞動法哺乳期上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