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的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哪幾種?結合我國當前的貨幣政策試論述它們分別是如何調控貨幣供應量的?
中央銀行可以使用改變再貼現率、法定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業務的手段調整利率。改變再貼現率可以改變一般商業銀行向央行借款的成本,從而達到控制市場利率的目的,但這一政策主要起到告示作用。改變法定準備金率會劇烈改變商業銀行的借貸規模,不利于銀行業的穩定,發達國家一般不采用這個政策。公開市場業務是央行在市場上公開買賣政府債券,進而控制流通中的貨幣量以影響利率,央行買入債券,會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使利率下降,相反的操做會使利率上升,這是發達國家常用的調控利率的政策。
在我國,由于利率沒有市場化,央行可以直接調控利率,所以我國的中央銀行不需要使用以上政策,可以直接用行政命令的辦法控制各商業銀行的利率。
中央銀行的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那幾種?!?!
你們好~~rn新年快樂~~rnrn哪位大俠可以告訴我這個問題呢? ^^你好啊,最近我在準備貨幣銀行學的考試,剛好對這部分比較熟悉,就第一次幫別人回答這個問題啦~
中央銀行有三樣看家“法寶”: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非常規武器,它們被稱作選擇性政策工具和補充性政策工具。高居金融金字塔頂端的中央銀行,若能嫻熟地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便可閑庭信步,處變不驚了。
有人說,貨幣是現代經濟社會的血液,不可或缺,無處不在。中央銀行則好比心臟,吞吐萬象,舉足重輕。它不以贏利為目的,也不經營普通銀行業務,其主要職能之一,就是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控制貨幣供應量,影響信貸總規模,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提起貨幣供給,人們很容易想到“發票子”。其實,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量,不僅指流通中的現金,而且包括存款。不同的貨幣資產,流動性殊異。比如,活期存款比定期存款提現方便,用現金進行交易,又比活期存款少了許多麻煩。各國根據貨幣資產的流動性,將貨幣供給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在我國,將流通中的現金稱為M0,它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流動性最強。M0加上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通稱M1,也叫狹義貨幣供應量,其數量變化,反映企業資金松緊狀況。在M1的基礎上,加上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以及居民儲蓄存款,構成廣義貨幣供應量,通稱M2,它的流動性最弱,但反映社會總需求的變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參考指標。當經濟蕭條時,央行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刺激經濟復蘇;經濟過熱時,則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給,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有三樣看家“法寶”: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各國的金融法規都明確規定,商業銀行必須將吸納存款的一部分存到央行,這部分資金與存款總額的比率,就是存款準備金率。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流通中的貨幣會成倍縮減。這里邊的道理不難理解:商業銀行往中央銀行交的準備金多了,自身可支配的資金便少了,于是銀行對企業的貸款減少,企業在銀行的存款相應地會更少,“存款—貸款”級級遞減,整個社會的貨幣總量大大降低。這很像我們調試音響——降低功放機的功率,輸出的音量自然會減小。反之,如果央行調低存款準備金率,流通中的貨幣量便會成倍增加。中央銀行作為“銀行的銀行”,充當著最后貸款人的角色。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囊中羞澀,最后往往要向中央銀行求借。借錢不是空手套白狼,總得有所付出。企業向商業銀行求貸時,經常將未到期的商業票據轉讓給銀行,取得貸款,這稱為貼現。商業銀行如法炮制,將手中的商業票據轉讓給央行,稱為再貼現。中央銀行接受商業銀行的票據,要在原價基礎上打折,折扣率即再貼現率。顯然,央行改變再貼現率,相當于增加或減少商業銀行的貸款成本,對其信用擴張積極性或抑或揚,貨幣供應量便也相應地收縮或膨脹。
存款準備金率和再貼現率,有一個相似的特點,就是力度大,顯效強。1999年3月,我國人民銀行將存款準備金率降了兩個百分點,商業銀行一下子便多出了2000多億元的用資金。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改革再貼現率生成機制,在內需不足的情況下,三年時間里連續四次調低再貼現率,使商業銀行和企業有了大量的活錢可用。以上兩項大動作,大大增加了貨幣供應量,對刺激投資,拉動經濟,作用不可低估。但是,藥猛傷身,正由于存款準備金率和再貼現率對一國金融影響至深,所以,不到重要關頭,中央銀行并不輕易動用。央行“三大法寶”中,使用最多的還是公開市場業務。它是指央行在金融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如國債)的活動。當央行買進有價證券時,向出賣者支付貨幣,從而增加了流通中的貨幣量。反之,則減少貨幣量。公開市場業務最大的優點,是央行可以經常運用它,對經濟進行微調,操作靈活方便,對經濟的震動小。所以,從20世紀50年代起,美聯儲90%的貨幣吞吐通過公開市場業務進行,德、法等國也大量采用公開市場業務調節貨幣供應量。但公開市場業務有效地發揮作用,需要一些重要的前提,比如央行要有雄厚的實力、利率要實行市場化、國內金融市場發達、可供操作的證券種類齊全等。
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箱里,“三大法寶”威力無邊,使用頻繁,被稱為一般性政策工具。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非常規武器,它們被稱作選擇性政策工具和補充性政策工具。前者指央行對某些特殊領域的信用進行調控。比如,為防止房地產投機,央行對金融機構不動產放款作出專門規定;通貨膨脹時期,央行對耐用消費品信貸消費作出限制,可以抑制消費需求,緩解物價上揚;提高證券保證金率等證券市場信用控制措施,可以遏制證券市場的過度投機;要求進口商預繳進口商品總值一定比例的存款,能夠控制進口的過快增長;對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和經濟部門,實行優惠的利率政策,則為多數國家所采用。補充性政策工具大致可分為直接信用控制與間接信用指導兩類。美國在1980年以前,有一個Q條例,規定了商業銀行存貸款最高利率限制,防止銀行抬高利率吸儲,從事高風險融資活動。規定商業銀行的流動資產對存款的比率,也是限制信用擴張的強制措施。信用配額、直接干預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等,雖然僅在特殊情況下使用,但其直接、強制性的信用控制,對于問題的解決往往立竿見影,收效神速。
中央銀行采取選擇性政策工具,或者使用直接信用控制時,象嚴厲的父親管教不聽話的孩子。而間接信用指導,則像慈母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其中,道義勸告是各國央行最經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央行行長與金融巨子們見面懇談,共進晚餐,在握手舉杯之間,點明央行貨幣政策意圖,求得理解與合作。例如,當國際收支出現赤字,央行會勸告金融機構減少海外貸款;房地產與證券市場過熱時,又會要求商業銀行縮減對這些市場的信貸。戰后的日本,長期盛行窗口指導。中央銀行根據產業行情、物價趨勢和金融市場動向,規定商業銀行的利率、貸款額,并要求其執行。如果商業銀行不聽招呼,央行則會削減向該行的貸款額度,甚至停止提供信用。從二戰結束到1974年,日本通過嚴格規范和高度管制的窗口指導,維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但是,間接信用指導畢竟沒有法律約束力,這種貨幣政策工具要發揮作用,中央銀行要有較高的威望和控制力,否則商業銀行便難免會為一己之利,與央行意愿背道而馳。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調控效果。比如央行試圖提高再貼現率控制信用膨脹,有些商業銀行卻會通過同行拆借、發行票據、國外市場籌資等獲得資金,而無須向央行求借。如果央行輔以公開市場業務,以市場上低價賣出證券,則商業銀行便會見利而購,緊縮性貨幣政策目標便得以實現。由此看來,高居金融金字塔頂端的中央銀行,若能嫻熟地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便可閑庭信步,處變不驚了。
是指中央銀行為實施貨幣政策所采取的各種措施、手段和方法。中央銀行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調控中介目標(比如,貨幣供應量或利率)來實現最終目標(穩定幣值)。貨幣政策工具分為一般性工具和選擇性工具。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和再貼現;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貸款規模控制、特種存款、對金融企業窗口指導等。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多屬于間接調控工具,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多屬于直接調控工具。在過去較長時期內,我國貨幣政策以直接調控為主,即采取信貸規模、現金計劃等工具。1998年以后,取消了貸款規模控制,主要采取間接貨幣政策工具調控貨幣供應總量。現階段,我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再貸款與再貼現、利率政策、匯率政策和窗口指導等。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又稱經常性、常規性貨幣政策工具,即傳統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俗稱三大法寶:存款準備金政策、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
1. 存款準備金政策。存款準備金政策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的存款規定存款準備金率,強制性地要求商業銀行等貨幣存款機構按規定比例上繳存款準備金;中央銀行通過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以增加或減少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從而影響貨幣供應量的一種政策措施。
2. 再貼現政策。再貼現政策就是中央銀行通過提高或降低再貼現率來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和市場利率,以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種手段。
3. 公開市場業務。所謂“公開市場業務”(Open Market Operation ,也稱“公開市場操作”),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以改變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的準備金,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和利率,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種貨幣政策手段。
2005年7月21日晚,人民銀行就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事宜發出公告:一是從即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二是2005年7月21日19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2%,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三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日波動幅度不超過千分之三。本次匯率制度改革對于提高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以及今后貨幣政策工作實施的方向都具有重要意義。
所謂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特定的經濟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和控制貨幣供給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和。而央行通過貨幣政策要實現的宏觀經濟目標,主要有物價穩定、經濟增長、就業充分、國際收支平衡。
貨幣政策目標是通過貨幣政策工具來實現的。貨幣政策工具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最終目標,而必須借助于中介指標。中介指標的選取要符合可測性、可控性、相關性、抗干擾性和與經濟體制、金融體制有較好的適應性等五個標準。一般選擇利率、貨幣供應量、超額準備金和基礎貨幣等金融變量,也有的把匯率包括在內。貨幣政策工具借助于中介指標達到貨幣政策最終目標還存在一個傳導機制,時滯長短直接影響貨幣政策的效應。
2000年以來的貨幣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外幣管理體制。 為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促進經濟的對外開放,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9月21日起實施新的外幣利率管理體制。具體內容是:(1)外幣貸款利率,單筆300萬(含300萬)美元或等值其他6種主要外幣的大額外幣定期存款利率,7 種主要外幣以外的外幣存款利率(不分金額)、以及金融機構間的所有外幣利率,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2)7種主要外幣的小額存款利率由銀行業協會統一制定,各金融機構統一執行。
2、積極推進個人信用制度建設,實施儲蓄實名制。為了規范儲蓄行為, 推進個人信用制度建設,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4月1日起實施儲蓄存款實名制。
3、鼓勵商業銀行進行金融業務品種創新。2月14日,人民銀行與中國證監會聯合發文,公布《證券公司質押貸款管理辦法》,允許商業銀行對證券公司以股票質押取得貸款。
4、加強信貸政策指導,引導資金流向。4月,人民銀行發文,允許除郵政儲匯局以外的金融機構開辦“教育儲蓄存款”,免交利息所得稅;8月, 公布《助學貸款實施辦法》;6月,與國家經貿委聯合發文, 要求各商業銀行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扶優限劣,對淘汰的落后生產能力、工業、產品和重復建設項目限制或禁止貸款,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9月, 針對封閉貸款實施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發出《關于堅持封閉貸款貸款條件、從嚴控制封閉貸款發放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封閉貸款的發放條件,防范風險。
5、積極推進貨幣市場建設。 批準第二批證券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從事融資業務。6月,為發展貨幣市場,拓寬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融資渠道, 允許財務公司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債券市場。11月9日, 允許全國首家專業化票據經營機構———中國工商銀行票據營業部開業,這有利于促進票據業務發展,形成全國性的統一的票據市場,也為央行再貼現操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6、改進農村金融服務,支持農村經濟發展,引導規范民間信用。7月,決定將縣及縣以下的郵政儲蓄資金以再貸款形式反還農村信用社使用,集中用于支持農村信用社對農民、農村、農業生產的信貸投入,并重點用于發放農戶貸款、及時滿足農民從事種養業、農副產品加工運輸以及農村消費信貸等合理資金需求。12月,發布《關于改進農村金融服務,取締民間高利借貸的意見》,提出一方面要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農村體系、經營機制、管理體制和服務方式,加強對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持,增加對農村的信貸投入,另一方面對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指貨幣政策制定者所期望達到的貨幣政策最終實施的效果,一般包括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經濟 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1)穩定物價。這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之一,也是貨幣政策經常要突出的最終目標之一。它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的實施,使物價水平保持在基本穩定的水平上。
(2)充分就業。所謂充分就業,是指失業率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即凡是有能力和愿意參加工作的人隨時能找到合適工作的水平。
(3)經濟增長。保持經濟增長是各國政府追求的目標。西方目家為了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周期性經濟危機帶來的不景氣,往往通過貨幣政策的實施,保持較高的投資率,以促進經濟的增長。
(4)國際收支平衡。實現國際收支平衡,意味著一國能夠保持良好的外匯儲備,以保證對外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
回答者:Qiwt722 - 助理 二級 12-7 00:05
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
太謝謝了
其他回答共 1 條
我國近幾年的貨幣政策及其實施效果
2005年7月21日晚,人民銀行就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事宜發出公告:一是從即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二是2005年7月21日19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2%,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三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日波動幅度不超過千分之三。本次匯率制度改革對于提高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以及今后貨幣政策工作實施的方向都具有重要意義。
所謂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特定的經濟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和控制貨幣供給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和。而央行通過貨幣政策要實現的宏觀經濟目標,主要有物價穩定、經濟增長、就業充分、國際收支平衡。
貨幣政策目標是通過貨幣政策工具來實現的。貨幣政策工具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最終目標,而必須借助于中介指標。中介指標的選取要符合可測性、可控性、相關性、抗干擾性和與經濟體制、金融體制有較好的適應性等五個標準。一般選擇利率、貨幣供應量、超額準備金和基礎貨幣等金融變量,也有的把匯率包括在內。貨幣政策工具借助于中介指標達到貨幣政策最終目標還存在一個傳導機制,時滯長短直接影響貨幣政策的效應。
2000年以來的貨幣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外幣管理體制。 為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促進經濟的對外開放,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9月21日起實施新的外幣利率管理體制。具體內容是:(1)外幣貸款利率,單筆300萬(含300萬)美元或等值其他6種主要外幣的大額外幣定期存款利率,7 種主要外幣以外的外幣存款利率(不分金額)、以及金融機構間的所有外幣利率,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2)7種主要外幣的小額存款利率由銀行業協會統一制定,各金融機構統一執行。
2、積極推進個人信用制度建設,實施儲蓄實名制。為了規范儲蓄行為, 推進個人信用制度建設,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4月1日起實施儲蓄存款實名制。
3、鼓勵商業銀行進行金融業務品種創新。2月14日,人民銀行與中國證監會聯合發文,公布《證券公司質押貸款管理辦法》,允許商業銀行對證券公司以股票質押取得貸款。
4、加強信貸政策指導,引導資金流向。4月,人民銀行發文,允許除郵政儲匯局以外的金融機構開辦“教育儲蓄存款”,免交利息所得稅;8月, 公布《助學貸款實施辦法》;6月,與國家經貿委聯合發文, 要求各商業銀行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扶優限劣,對淘汰的落后生產能力、工業、產品和重復建設項目限制或禁止貸款,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9月, 針對封閉貸款實施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發出《關于堅持封閉貸款貸款條件、從嚴控制封閉貸款發放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封閉貸款的發放條件,防范風險。
5、積極推進貨幣市場建設。 批準第二批證券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從事融資業務。6月,為發展貨幣市場,拓寬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融資渠道, 允許財務公司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債券市場。11月9日, 允許全國首家專業化票據經營機構———中國工商銀行票據營業部開業,這有利于促進票據業務發展,形成全國性的統一的票據市場,也為央行再貼現操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6、改進農村金融服務,支持農村經濟發展,引導規范民間信用。7月,決定將縣及縣以下的郵政儲蓄資金以再貸款形式反還農村信用社使用,集中用于支持農村信用社對農民、農村、農業生產的信貸投入,并重點用于發放農戶貸款、及時滿足農民從事種養業、農副產品加工運輸以及農村消費信貸等合理資金需求。12月,發布《關于改進農村金融服務,取締民間高利借貸的意見》,提出一方面要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農村體系、經營機制、管理體制和服務方式,加強對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持,增加對農村的信貸投入,另一方面對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指貨幣政策制定者所期望達到的貨幣政策最終實施的效果,一般包括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經濟 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1)穩定物價。這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之一,也是貨幣政策經常要突出的最終目標之一。它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的實施,使物價水平保持在基本穩定的水平上。
(2)充分就業。所謂充分就業,是指失業率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即凡是有能力和愿意參加工作的人隨時能找到合適工作的水平。
(3)經濟增長。保持經濟增長是各國政府追求的目標。西方目家為了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周期性經濟危機帶來的不景氣,往往通過貨幣政策的實施,保持較高的投資率,以促進經濟的增長。
(4)國際收支平衡。實現國際收支平衡,意味著一國能夠保持良好的外匯儲備,以保證對外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
中央銀行的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哪幾種?它們分別是如何調控貨幣供應量的?其各自的優缺點是什么?在通貨
中央銀行的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哪幾種?它們分別是如何調控貨幣供應量的?其各自的優缺點是什么?在通貨緊縮情況下,如何運用一般性貨幣政策解決這一問題?一利率.二存款準備金率三央票正,逆回購操作一利率利率(interest rate),就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經濟學家一直在致力于尋找一套能夠完全解釋利率結構和變化的理論。利率通常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在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管理。現在,所有國家都把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上升時,便提高利率、收緊信貸;當過熱的經濟和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時,便會把利率適當地調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經濟因素之一。 利率是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金融變量,幾乎所有的金融現象、金融資產均與利率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當前,世界各國頻繁運用利率杠桿實施宏觀調控,利率政策已成為各國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求,進而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對發揮社會信用和利率的經濟杠桿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也稱為法定存款準備金或存儲準備金(Deposit reserve), 存款準備金率 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稱為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是限制金融機構信貸擴張和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金融機構按規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的總額的比率。這一部分是一個風險準備金,是不能夠用于發放貸款的。這個比例越高,執行的緊縮政策力度越大三央票全稱為中央銀行票據 ⒈豐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工具,彌補公開市場操作的現券不足引入中央銀行票據后,央行可以利用票據或回購及其組合,進行"余額控制、雙向操作",對中央銀行票據進行滾動操作,增加了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增強了執行貨幣政策的效果。 ⒉為市場提供基準利率國際上一般采用短期的國債收益率作為該國基準利率。但從中國的情況來看,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絕大多數是三年期以上的,短期國債市場存量極少。在財政部尚無法形成短期國債滾動發行制度的前提下,由央行發行票據,在解決公開市場操作工具不足的同時,利用設置票據期限可以完善市場利率結構,形成市場基準利率。 ⒊推動貨幣市場的發展目前,中國貨幣市場的工具很少,由于缺少短期的貨幣市場工具,眾多機構投資者只能去追逐長期債券,帶來債券市場的長期利率風險。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分別是如何影響貨幣供應量的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和再貼現。
1. 公開市場操作。公開市場操作(公開市場業務)是中央銀行吞吐基礎貨幣,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通過中央銀行與指定交易商進行有價證券和外匯交易,實現貨幣政策調控目標。當經濟處于過熱時,中央銀行賣出政府債券回籠貨幣,使貨幣流通量減少,導致利息率上升,促使投資減少,達到壓縮社會總需求的目的。當經濟處于增長過慢、投資銳減不景氣的狀態時,中央銀行買進政府債券,把貨幣投放市場,使貨幣流通量增加,導致利息率下降,從而刺激投資增長,使總需求擴大。
2. 存款準備金。 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提高準備金率,貨幣供應量就會減少。反之,貨幣供應量就會增加。
3. 再貼現。再貼現是中央銀行通過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已貼現但尚未到期的商業匯票,向商業銀行提供融資支持的行為。央行通過提高再貼現率,來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反之,則為寬松性貨幣政策。
1. 中央銀行的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哪幾種?它們分別是如何調控貨幣供應量的?其各
主要是三種,一是利息調整,二是存款準備金調節,三是公開市場調節。寬松政策下,升高利息,調低法定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則是回收國債等釋放貨幣政策。反之則是緊縮。
相關推薦:
工程承包稅率(工程納稅稅率有多少)
專利轉讓稅收怎么算(技術轉讓所得繳稅)
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查(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后影響)
虐待兒童怎么處理(虐童觸犯了哪些法律)
兒童意外險是什么(意外險如何買 小孩子要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