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統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國內GDP同比下降6.8%。這是最近幾十年中國經濟表現最差的一個季度。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9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盡快恢復受疫情影響的經濟,確保國民經濟穩步發展,成為當前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有分析認為,在經濟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僅靠消費券、發展餐飲很難帶動消費上升。汽車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涉及面廣、關聯度高、消費拉動大。擴大汽車消費,是當前拉動內需,實現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上海放寬限購具有示范意義
4月23日,上海市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上海市新出臺的《關于提振消費信心強力釋放消費需求的若干措施》的主要內容。
在擴大汽車消費方面,上海市將采取三項措施。一是鼓勵老舊汽車更新。對于2020年底前轉出、報廢“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同時購買符合要求的“國六”排放標準汽車,給予每輛4000元的補貼。二是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對2020年年底前購買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 給予5000元充電費用補貼。三是新增4萬個非營業性小客車牌照額度投放。
眾所周知,上海市是國內汽車保有量最多的特大城市之一,也是交通擁堵最嚴重的的城市之一。為了控制新增機動車總量、緩解交通擁堵,早在1994年,上海就開始對中心城區新增私家車額度通過投標拍賣方式進行總量調控。上海成為國內第一個實施汽車限購的城市。
放寬汽車限購北京應有所作為
上海是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兩個城市的汽車限購政策,北京更加嚴格一些。上海限購只針對傳統能源汽車,2019年的牌照配額是11.2萬個。北京限購則包括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2020年的牌照指標是10萬個,其中4萬個燃油汽車、6萬個新能源汽車。上海的新能源汽車不限購,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汽車都不用拍賣牌照,也不用交車購稅。北京的新能源汽車只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混動要使用燃油車牌照指標。上海只限購不限行,北京則是既限購又限行。
3月25日,北京市商務局官方微博發布信息稱,3月中旬,北京市商務局在討論關于‘多措并舉保供應1-2月全市消費品零售總額情況’的工作時,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良影響,促進消費市場回暖,有人提出有關刺激汽車消費的想法(未經研討論證)。后在內部信息流轉中,因工作不慎被放在網上,多家網站和媒體進行轉載,引發社會關注。我們對此事給社會公眾造成的誤解表示深深的歉意。
結果大家高興了不到一天。商務部網站也撤銷了那條消息。看來,北京市在落實放寬汽車限購方面,阻力還很大。
截至去年12月,北京市有333.5萬人申請燃油小客車指標, 45.8萬人輪候新能源車指標,合計379.3萬輛。除去部分重復申請者,北京市被壓抑的汽車消費超過300萬輛。
放寬汽車限購,有利于擴大汽車消費,拉動內需,但又擔心進一步加重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確實是兩難。但是并非沒有辦法。
上海在放寬汽車限購方面,帶了一個好頭,北京是不是應該迎頭趕上呢?(完)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披露的2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汽車行業產銷量大幅度下滑;2月中國汽車市場產銷分別完成28.5萬輛和3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79.8%和79.1%;在此背景下,業內人士曾多次公開表示,汽車市場急需刺激消費政策。
3月24日,商務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的通知》(簡稱“《通知》”)。為穩住汽車消費,《通知》指出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出臺新車購置補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等措施,通過汽車促銷活動,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實際上,此前工信部曾多次提及,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此外除國家層面,多個地區也紛紛有所動作,推出相應的汽車市場刺激消費政策。
不過在部分業內人士對各地陸續推出的刺激汽車市場消費的政策持有保留態度,普遍認為雖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實際效果有限,恐難以真正促進汽車消費,汽車市場需要普惠政策。
多地出臺落地政策 補貼購車最為熱門
《通知》中明確指出,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出臺新車購置補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取消皮卡進城限制、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等措施,組織開展汽車促銷活動,實施汽車限購措施地區的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優化汽車限購措施,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實際上,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曾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分研究出臺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減輕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同時鼓勵各地根據形勢的變化,因地制宜出臺相關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等措施,旨在促進汽車市場消費。
據不完全統計發現,目前已經有吉林省、浙江省、廣州、深圳、佛山、珠海、長沙、株洲、湘潭、重慶、南昌、杭州等省市地區明確出臺了相關的促進汽車消費政策。
從各省市地區推出的相關刺激汽車市場的消費政策來看,補貼購車最為熱門。例如首個推出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佛山,推出換購可補助3000元、購新車可給予補助5000元,購買國六新車每輛給予2000元補助;廣州對于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輛1萬元的綜合性補貼,對于置換或購買國六新車的給予3000元的補助;重慶則是推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給予補貼;南昌則是對在疫情期間購車可給予每輛1000元的補貼。
不過對于限購城市給予購車補貼的相關刺激政策,業內人士存有一定質疑聲,“對于限購城市,提振汽車消費,增加指標比補貼更為重要。”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經出臺相關刺激汽車消費政策的城市,不少城市將扶持當地車企也納入相關政策中。例如,在吉林省購買一汽奔騰車輛,每輛可給予購車價格3%的一次性補助,有置換需求購買一汽奔騰車輛每輛給予一次性補助4000元,一次性購買5輛以上且在省內上牌,每輛可給予5000元補助;長沙則是在制定經銷商購買上汽大眾長沙工廠、長沙比亞迪、廣汽三菱、廣汽菲克、湖南獵豹等車企生產的車輛,可最多給予每輛車3000元的補貼;株洲和湘潭也是如此,對符合條件的車型給予最多每輛3000元的補助。
政策差異源于地區差異
小編整理發現,雖然多個省市地區推出相關的促進汽車市場消費政策,但政策內容不完全相同,除直接購車補貼之外,有序放寬汽車限購措施,新增汽車指標放號、深挖農村汽車消費潛力、依法放開汽車改裝市場、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等都在行列,且具有一定的地區差異。
以廣東省為例,深圳市和廣州市都有放寬新增汽車指標的政策。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省以311.69萬輛的產能成為全國汽車產能第一大省,廣州市2018年汽車規模以上制造業產值達到5489.89億元,在全體工業總產值比重占比超過三成。由此來看,汽車產業對于廣東省的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業內人士認為,這也是促使廣東省諸多地區積極推動汽車消費、下發刺激政策的原因之一。
浙江省杭州市在2019年我國私人汽車保有量城市排名中,以267.7萬輛排名18位,作為限購城市此番一次性增加2萬個新指標可以有效促進汽車銷量和保有量增長。此外一汽奔騰作為吉林省本土汽車品牌,對省內經濟發展也至關重要,湖南長沙、株洲及湘潭的汽車生產工廠一方面能夠助力經濟發展,同時也能夠增加就業。
汽車股聞風爆發
受商務部及多個地區相關促進汽車市場消費政策利好影響,汽車股集體大漲。3月25日早盤開盤,汽車行業板塊走強,漲幅持續擴大,截至15時收盤漲幅為3.86%。其中曙光股份、力帆股份、奧特佳、華域汽車、渤海汽車等十余只個股漲停;眾泰汽車、上汽集團等盤中逼近漲停,比亞迪、江鈴汽車、北汽藍谷、廣汽集團、東風集團、吉利汽車、華晨寶馬等也持續跟漲。
國盛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受益于汽車行業的刺激政策大招,以及預料到后期仍有多項政策來扶持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全線飄紅。
值得一提的是,3月24日汽車行業板塊也是持續走強,宇通客車、上汽集團、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等集體高漲,其中長城汽車、北汽藍谷等漲停。實際上從進入3月以來,從國家層面多次提及要推出促進汽車市場消費政策, 到各地相繼針對汽車市場“下猛藥”推出刺激政策,汽車行業包括整車板塊、相關產業鏈都受益,多番聞風大漲;多家證券機構也看好當前相繼推出的刺激政策對于促進汽車消費的重要作用。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分析稱,穩定汽車消費的基調已定,落地措施可期;此外近期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國內汽柴油價格也隨之下調,對于乘用車板塊傳統燃油車仍是車企業績核心變量,在存量市場的博弈下看好日系車和德系車,其占有率或將持續提升。對于自主品牌,平安證券認為一線自主品牌車型豐富,價格帶寬,資金實力雄厚,會獲取更多增量機會。
利好政策接踵而至 能否刺激車市反彈?
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2月我國汽車市場跌幅近八成,跌進谷底,創下自2004年2月以來的最低歷史紀錄。不過車市也有所回暖,中汽協表示隨著企業逐步復工復產,3月前十天的銷量下滑幅度已經收窄50%-60%;乘聯會的數據顯示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開局較好,呈現環比平穩改善狀態。
中汽協預測,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預計第一季度的產銷量或將下滑45%左右,上半年產銷量下滑25%左右;隨著救市等利好政策的實際落地生效,汽車市場需求或呈現爆發增長的現象。
汽車產業可牽動面積較廣的上下游產業,如今汽車市場低迷,提振汽車消費迫切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但當前推出的救市政策能否真正讓汽車市場反彈,部分業內人士持有保留態度。
上述分析師表示,“汽車作為大宗消費產品,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整體經濟水平,如果整體經濟環境不樂觀,一時間汽車消費也很難反彈,可能會存在延期消費的現象。”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受疫情影響,人民生活各方面尤其是消費娛樂類需求受到較大打擊,其中可拉動的主要是汽車消費,刺激汽車消費是改善制造業的重要機會;但他認為當前各地推出的相關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效果或許有限,“各地的政策對提振汽車消費信心有一定的意義,但多數主要還是著力于換購群體購車為主,對首購群體消費者,也就是沒車的人群買車,并沒有太大的支持。”
僅僅放寬限購政策并不能最大力度促進汽車市場消費,需要多重政策共同配合。崔東樹提出一系列救市的建議,他建議加大汽車限購指標數量、實施購置稅減免、新能源車補貼不退坡、實施微型電動車下鄉補貼、購車抵個稅等綜合措施。
另外,當前的政策風潮會持續多久也是一個未知數。從目前各地區出臺的政策來看,廣州、長沙、杭州等地都明確表明了目前補貼政策的持續時間,均在本年度內截止。因此,上述分析師認為,“目前政策尚屬于短期刺激政策,效果到底如何很難斷言;但對于整體汽車市場想要回暖反彈而言,短期的刺激性政策固然重要,而長期的間接性政策同樣也應該被重視。”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文/張鈺翊)隨著疫情逐步穩定,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重新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變得更為緊迫。3月24日,浙江省發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提振消費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實施意見》,出臺了16項舉措提振消費,其中包括釋放城鄉汽車消費潛力等重要條款。
在實施精品拓市育熱點行動一欄中,釋放城鄉汽車消費潛力被放在首位。《意見》中強調,要鼓勵杭州有序放寬汽車限購措施,制定汽車以舊換新和下鄉惠農政策,深挖農村汽車消費潛力。
重點發揮省內汽車保有量大的優勢,擴大二手車市場流通,依法放開汽車改裝市場,努力挖掘汽車后市場服務潛力。創新汽車消費服務,拓展線上線下購車渠道,鼓勵品牌汽車經銷商提供網上看車、送車試駕等服務,策劃舉辦一批“浙里行網上購車節”等促銷活動。
車友頭條了解到,杭州市的限購政策正式實施于2014年3月26日,即將年滿6年。近兩年由于車市消費持續低迷,實行限購的“八省一市”中,貴州省貴陽市率先于2019年取消了限購政策,杭州有望成為疫情發生后第一個取消限購的省會城市。
由于疫情的沖擊,2020年前三個月汽車消費急劇下滑,行業專家和相關機構多次呼吁應出臺汽車消費刺激政策。為此,廣州、長沙、佛山等地已相繼出臺補貼政策,為消費者購車提供補貼。就在昨天,3月24日,商務部發出一份特辦資訊稱北京正在研究出臺刺激汽車消費措施,上半年再釋放不少于10萬個購車指標。盡管消息很快被刪除,但仍舊引發汽車股集體大漲。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為啥豐田對新能源按兵不動? 原來有一個有預謀的計劃,在不消耗石油和電力的情況下制造一輛新車。今天的環境問題真的非常嚴重。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新能源汽車自推出以來吸引了大多數人的注意力。許多資本一個接一個地進入了這個新興市場,許多汽車公司也在一個接一個地轉型。
然而,汽車行業的頂級汽車公司豐田汽車一直在擱置新能源。這是為什么?最初的豐田汽車可以說是有預謀的。它制造的新車不僅不消耗汽油,還不消耗電力。也許這是豐田的目標。雖然新能源汽車聲稱是新能源,但它們使用的能源不過是熟悉的電能,盡管電能的污染很小,但電池技術有一個很大的短板。首先,就是電池續航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新能源汽車在使用中有很大的缺陷。第二是廢電池的處理問題。盡管純電動汽車聲稱零排放和零污染,但我們都知道電池組有一定的壽命。這些廢電池的處理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一旦處理不好,污染就會更加嚴重。
然而,盡管豐田沒有在純電動汽車方面做出努力,但它也沒有在新能源方面閑置。豐田推出了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概念車mirai。這輛汽車使用氫燃料為汽車提供動力,而不是消耗石油和電力。根據相關信息,這種燃料實際上是零污染的。豐田也為此投入了巨額研發資金。據悉,共投入數百億資金,這表明豐田仍然非常重視新能源。就外觀而言,這輛車是豐田的。它有很強的家庭風格,但看起來很好。此外,就內部裝飾而言,這輛車將來看起來很高。中央控制和總體布局都非常好。最重要的動力方面是,這輛車使用氫燃料電池系統,最大功率為100千瓦,航程為500公里。最重要的是這輛車不排放廢氣,而是排放純水。然而,目前,這款車還處于概念階段,離投放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然而,這種汽車的出現可能為汽車的未來發展提供一個不同的方向,并可能更好地解決汽車污染問題。這也是豐田對新能源不感冒的原因。
受各種因素影響,自2018年以來,我國的汽車行業遭遇一定動蕩,并且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之下,汽車行業短期內也遭受“重創”。據相關數據統計,今年1—2月,汽車銷售下降了37%。為抑制汽車銷量繼續下滑,國家有關部門和車企相繼出臺救市政策,3月份的汽車銷量也已有了回暖跡象。
據了解,為了提振經濟,加快汽車行業發展,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八大舉措:一是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二是支持購置使用新能源汽車;三是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四是鼓勵實施汽車以舊換新;五是推動農村車輛消費升級;六是加快更新城市公共領域用車;七是推動取消皮卡進城的限制;八是加強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設施的建設。
近日,國家又確定了三大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包括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北京市也發布了相關方案,對2021年12月31日前報廢或轉出國三排放老舊機動車的車主予以政府補助。
為響應國家號召,多地政府也相繼出臺具體應對措施。在限購方面,杭州市3月25日宣布一次性增加2萬個小客車指標;廣州市3月20日宣布增加5萬個中小客車增量指標額度;深圳宣布2020年將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4萬個;上海市雖然暫時沒有公布相應政策,但購車指標已悄然回彈;北京市此前也鬧出了“增10萬個購車指標”的烏龍事件,似乎已有苗頭。
而在購車補貼方面,目前也已有超過10個地方政策發布了相應措施。吉林長春此前宣布,每輛給予購車價格3%的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4000元;浙江寧波宣布,給予每輛車一次性讓利5000元,但每家車企只有6000輛的名額;河南鄭州日前宣布,在本市每銷售1臺則給予生產企業3000元補助;廣州市此前宣布,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對置換或報廢二手車的消費者,每輛給予3000元補助。
此外,還有湖南長沙、湖南湘潭、廣東佛山、廣東珠海、重慶市、江西南昌等等城市都相繼發布了相應的購車補貼政策。
當然,除了政府的努力,車企們也在“自救”。在國家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發布后,BEIJING汽車第一時間響應,推出“國III換新3分鐘”置換政策,在北京政府補貼之外,提供至高47000元的換新補貼,并推出一站式換新服務,只需3分鐘即可完成國III換新。
廣汽集團也宣布,在政府補貼的基礎上對不同車型再加碼補貼8000-36000元不等,補貼范圍涵蓋廣汽傳祺、廣汽新能源、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菲克、廣汽三菱等旗下所有品牌在內的各主要車型,廣汽傳祺更是宣布買車可贈送粵A牌。
在各方的努力之下,我們終于也看到了一點點回暖跡象。據上汽通用五菱公布數據顯示,其1月份的銷量只有8萬輛,同比下跌42%,2月份市場全面暴跌,不過五菱卻率先復工復產,制造口罩以及相關防疫設備,為抵抗疫情沖在了第一線,3月隨著疫情好轉,上汽通用五菱銷量一舉突破13萬輛,或將成為復工最快、銷量最高的車企。
韓國最大的兩家汽車制造商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近日也表示,由于積極的營銷活動,它們3月份在中國的銷售好于預期。
本田近日也發布了2020年3月在華終端汽車銷量,隨著國內疫情的明顯好轉,本田在華銷量也逐步開始回暖。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3月本田在華的終端銷量總計60441輛,同比下降50%,下降幅度與2月相比有所收窄。東風本田作為湖北武漢的本土品牌,實屬不易。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也表示,從構成汽車消費指數得分指數來看,3月份需求分指數為83.7,較上月大幅上升,4月各地各行業有序復產復工,疫情促進無車家庭購車,此外各地政府出臺相關補貼政策促進汽車消費,預計4月汽車銷量會繼續有所提升。
車神探有話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球的汽車企業都遭受了嚴重影響,相比海外車企大規模停擺來說,國內車市已經有明顯回暖跡象。可以說,中國車企將在未來擔當重啟全球汽車產業鏈的重任。相信在國家和車企的共同努力之下,汽車行業會很快“活起來”!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