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節前養老金發放時間
我們已經正式告別2022年,迎來了嶄新的2023年,新年伊始,退休人員期待新年第一個月養老金的到賬。最近網上有消息說,1月份養老金會提前到春節前發放,這個消息是真是假呢?
今年春節是1月22日,1月21日除夕放假7天,一直到1月27日初六,1月28日初八上班,也就是說,休完春節假期,1月份就要過完了。 全國并不會統一提前到春節前發放養老金 至于退休人員關心的1月份養老金發放時間是否會提前到春節前的話,需要明確的是,全國并不會統一將1月份養老金的發放時間提前到春節之前。 有人說,2022年開始,養老金不是實現全國統籌了嗎?沒錯,2022年開始,養老金確實實現全國統籌,但是各個省份的養老金發放時間并未實現統一,各個省份的養老金發放時間是不一致的,有早有晚,有的會在每月上旬發放,有的在中旬發放,有的在下旬發放。 各個省份的養老金發放時間不一致,而且國家也并未出臺新的政策要求全部地區在春節前提前發放1月份養老金。所以,可以判斷的是,全國并不會統一安排在春節前提前發放1月份養老金。 部分地區預計會在春節前提前發放1月份養老金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由于2023年春節假期是1月21日到1月27日,正好跟很多地區的養老金發放日期相重合,而春節假期,社保部門也是休息不上班的,所以,一些地區預計會提前發放1月份養老金,也就是在春節前發放。 目前,已經有地區這么做了,比如貴州安順的一位網友分享,自己已經收到了短信提示,1月份的養老金已經到賬了。 其實,從往年的傳統來看,每年都會有一些地區選擇在春節前提前發放養老金,典型的代表比如上海,這些地區提前發放養老金的目的是為了讓退休人員過一個更加歡樂祥和的春節,所以,2023年也不例外,預計也會有一些地區提前發放養老金。 對于養老金的提前發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能會有人覺得,養老金發放時間是否提前并不重要,因為錢數都是一樣的,并不會變多,而且提前發放,可能會導致一些人早早花完養老金,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就會青黃不接、捉襟見肘了。 但是有更多的人認為,提前發放養老金是一件好事。因為春節花錢的地方比較多,各項開支比較大,要買年貨,要準備壓歲錢,要準備份子錢、禮錢,所以,提前發放養老金,讓退休人員提前拿到這些錢,就能解決這些燃眉之急的用錢需求。而且,現在有的退休人員感染,有基礎病的人不在少數,看病住院吃藥也需要花錢,所以,提前發放養老金,也能緩解這些人醫療費開支需求。
20231月青島養老金發放時間
2023年1月青島養老金發放時間為1月5號。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由于2023年春節時間比往常早,所以一月份的養老金會提前發放,于1月5日進行發放。
2023年一月份吉林市養老金能提前發放嗎?
2023年,吉林省的退休人員養老金也不會提前發放,大多數省份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都是15號發放,15號也是在大年之前,臘月二十幾,正好趕上過春節的時候可以花。
2023年一月份養老金什么時候發
新民晚報訊(記者 魯哲)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3日發布,2023年1月21日至27日恰逢春節長假,為了讓廣大離退休(職)人員度過一個愉快祥和的春節,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對春節長假期間發放的離退休(職)人員養老金提前發放。 具體安排如下: 1.原定于2023年1月9日至14日發放城鎮職保養老金的離退休(職)人員,現自1月9日起可通過相關銀行、郵局領取; 2.原定于2023年1月15日至25日發放城鎮職保養老金的離退休(職)人員,現自1月10日起可通過相關銀行、郵局領取; 3.原定于2023年1月10日發放的城鄉居保養老金照常發放; 年2月份的養老金發放恢復原日期。 溫馨提醒,請廣大離退休(職)人員盡量避開高峰時段前往銀行、郵局領取養老金。
2023年養老金漲多少,什么時候發放
隨著第四季度開啟,2022年的尾聲將至,2023年成為大家心懷期許的新的一年,事關我們參保人的養老金、醫保、失業保險等切身利益相關的領取和繳費,以下 5個 變化涉及漲錢、領錢、繳費、扣錢等問題,大家要趕緊收藏,并轉發給家里人備用,看看哪些你家還不知道?
第一,居民養老金上調 個別城市連明年的養老金調整也已經明確了,泉州市就一次性宣布了連續三年的居民養老金上調方案,在2022年~2024年三年內,從每年1月1日起,對居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最低標準提高10元,調整后三年的每月最低標準分別為140元、150元和160元。2023年1月起,本地的城鄉居民退休老人,養老金將每月開始上漲10元,按照2022年的發放辦法,是在3月底前發放到位,也就是說,2023年如果時間不變,那么,應該是3月底前發放,并補發1~2月增發的一共20元,3月份應該領到的基礎養老金是150元+20元=170元。
第二,社保費緩繳和補繳 今年為了減緩企業壓力,多地出臺了養老、工傷和失業三項社保費的緩繳措施,但緩繳只是延遲繳費不是不交,年底部分城市的緩繳期就要結束了,比如成都市要求從2023年1月起開始補繳職工養老保險,最遲在6月底前完成;工傷和失業兩項保險,應在緩繳期結束后的一個月內完成補繳,逾期將產生滯納金,將增加社保繳費成本。屬于企業繳費的,逾期是企業承擔,但如果屬于靈活就業者,他們是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人,要自己及時繳費,因為逾期的成本,同樣是要個人承受的。
第三,全國醫保目錄統一 我國在2022年下半年結束醫保目錄用藥增減過渡期后,將從2023年1月起1日實現全國醫保用藥范圍基本統一。這一措施全國施行后,預示著地方性的醫保目錄增減將結束,轉而由全國醫保目錄作為醫保保障的最權威標準,將在醫保全國統籌實行前,先實現“同人同權利”的醫保公平的重要舉措。全國性醫保目錄的種類更多,涉及范圍更大,未來將由國家直接調控醫保目錄的各類藥品進出后,能更好的避免地方亂增減,導致因為一些重要藥品不能報銷,影響大家就醫的弊端。
第四,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四川省印發《失業保險基金省級統籌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預計將從2023年1月1日起,啟動實施失業保險基金統收統支的省級統籌制度。統籌措施實施后,失業保險基金的調整撥付將從市級統籌提高至省級資金調劑,部分經濟發展倒退,收不抵支的市縣,面對發放資金不足的問題,各地有更多資金上繳省級政府后,資金流動性加強,能扶持這些困難市縣,讓失業人員能夠足額領取到失業金,并提高上調頻率,更好的減輕政府財政負擔。省級統籌還擴大了參保范圍,不再只有企業能繳費,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也能參加,這部人工作的穩定性更低,收入少,失業后,低存款無法負擔生活,有了失業保險保駕護航,未來這部分人也將有機會享受失業金的福利待遇。
第五,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改變 今年3月份的時候,廣東印發了《通知》,設置養老保險單位繳費2年過渡期,實現從14%過渡到16%,逐漸達到全國的統一標準,2022年1月起已提高至15%,2023年1月起將達到16%。養老金的發放遵循的是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原則,相比個人繳費的能力,單位繳費才是大家退休后養老金的主要來源,單位繳費比例越高,意味著存進賬戶的錢越多,職工們未來將能享受更高的社保待遇。
相關推薦:
借款立案管轄(借款糾紛管轄法院的確定)
上訴需要立案(我國民事二審上訴后多久立案)
搶劫怎么立案(搶劫罪如何立案)
民事立案調解(民事訴訟立案后多長時間開始調解)
航空貨物賠償(空運貨物丟失了法律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