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退休的補差工資何時補發
一、2022年退休人員補發工資時間 對于多數已經公布調整辦法的省份,退休金一般會在7月底全部補發到賬。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事業退休人員工資調整情況 退休人員漲工資計算方法: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于(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國務院關于處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職、退休時計算工作年限的暫行規定》九、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計算。在計算退職金、退休金時,按周年計算后剩余的月數,超過六個月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和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年計算。 二、事業單位工資調整匯總 調整公共機構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標準,并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未實施績效工資的,應當納入績效工資項目。調整后的崗位工資標準,專業技術人員從現行550元到2800元到1150元到3810元,管理人員從現行540元到830元到1130元到2600元到170元到5795元,工人從現行70元到915元到1855元 三、事業單位的病假工資如何調整? 《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病假的規定》工作人員病假期間享受本規定的工資待遇,應由所在單位定點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并經主管部門審核批準。病假工資每月按天折算,折算后的尾數四舍五入。 本規定中所指的“基本工資”,機關實行職級工資制的人員,指職務工資、級別工資之和;機關工人指崗位工資、技術等級(職務)工資之和;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工人指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工作人員計發病假期間工資待遇的工作年限,仍按現行工齡計算有關規定執行,即從參加工作之當年起計算。 《國務院關于處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職、退休時計算工作年限的暫行規定》九、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計算。在計算退職金、退休金時,按周年計算后剩余的月數,超過六個月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和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年計算。
2022年補發工資標準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有。
按照關于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的通知精神,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人均增加工資300元,這其中也包括了教師在內,從調整工資之日起開始補發,這樣計算下來每人需要補發六個月的時間。但這種補發,只是調整增加的部分,屬于工資正常增長的范疇,也就是平均每人補發1800元,并不是要補發六個月本人的全部工資。
公務員工資調整方案等三文件已下發
現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是2006年工資制度改革時確立的,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職務與職級相結合的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與此同時,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分配領域仍然存在工資結構不合理、工資正常調整機制不健全、工資差距調控機制不完善、基層工作人員待遇普遍相對偏低等突出矛盾和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同時也是為了配合本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國務院辦公廳已于6月12日下發有關工資調整的三個實施方案。
一是《關于調整機關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的實施方案》,
二是《關于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的實施方案》,
三是《關于增加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的實施方案》。文件顯示,本次機關事業單位加薪將從2016年10月1日開始計算。
機關事業單位漲薪頻率或加快
本次機關與事業單位工資調整距離上次調整整整過去了9年。本次調整方案明確指出,將“建立定期調整機關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的制度。今后基本工資標準原則上每年或每兩年調整一次。近期基本工資標準每兩年調整一次。”具體調整幅度將依據工資調整比較結果,綜合考慮國民經濟發展、財政狀況和物價變動等因素確定。如遇發生金融危機、重大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基本工資標準延后調整。
退休人員普遍增加退休費
《關于增加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的實施方案》規定,從2016年10月1日起增加離退休費。退休人員增加退休費標準為:行政管理人員,從省部級及以上至科員及辦事員分別增加1100元至260元;專業技術人員方面,教授及相當職務至助教及以下職務分別增加700至260元。
提高基本工資,凍結津貼補貼,人均增300
按照現行工資制度,公務員工資分為三部分,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也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這次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將通過調整機關工資標準,并將部分津貼補貼或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適當提高基本工資的比重。在完善工資制度的同時,凍結規范津貼補貼工資增長,各地各部門不能自行提高津貼補貼水平和調整津貼補貼標準,要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改革性補貼政策和考核獎勵政策。
以本次事業單位工資改革調整辦法為例,本次改革將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同時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專業技術人員的崗位工資標準,將由現行的550元至2800元分別提高到1150元至3810元,管理人員由現行的550元至2750元分別提高到1150元至3770元;薪級工資標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由現行的80元至2600元分別提高到170元至5795元。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后,績效工資水平相應減少。專業技術人員的減少金額,從最低崗位等級到最高崗位等級減少金額為220元至655元。管理人員績效工資從最低到最高崗位等級減少金額為220元至650元。
那么,經過增加基本工資和減少績效工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扣除養老金前實際收入如何變化?經過簡單計算得知,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工資由低至高分別增加470左右至3500左右。當然,這部分增加的工資,將大部分用來支付個人養老保險與職業年金。個人需繳納工資8%的養老險和4%的職業年金,12%的總比例至少有360元。
可見,之前港媒報道的“公務員將漲薪60%”的新聞并不屬實。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稱,按全國平均水平計算,月人均實際增加300元左右。
法律依據:《勞動法》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2022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補貼標準
2022年職工退休工資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等于,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以及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總和,除以二再乘以繳費年限,再乘以百分之一。
公務員的退休工資計算:
退休工資的計算消息,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工資指數)〕÷2×本人全部繳費年限(工齡)×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一、公務員退休后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后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三、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基本養老金=〔職務(技術等級)工資比例計算的津貼〕×計發比例。
2022年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補發工資
第一,部分地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養老金的補發; 第二,部分地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職業年金的補發; 第三,部分地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住房補貼的發放; 第四,部分地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精神文明獎的發放。 首先,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養老金的補發,雖然說2022年已經是養老金并軌的第八年,但是仍舊有不少地區退休中人養老待遇工作尚未理順。 據不完全統計,四川、江西、陜西、福建、江蘇、山東等部分地區已經給退休中人陸續補發了養老金,與此同時2022年12月前后,其中包含深圳、河北和吉林等地區,已經在陸續補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的養老金。
按照以往全國各地區人社部門的工作慣例,很多地區都比較喜歡在年底集中補發退休中人養老待遇,根據公開消息近期河北省石家莊市補發了部分退休中人的養老待遇,其中就包含2021年辦理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 與此同時,享受了補發養老待遇的退休中人,從次月起將按照理順后的養老待遇發放,其中就包含了新老辦法核定的養老待遇差額,按照對應年份的計發百分比按月計發給退休中人。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某退休中人2022年1月份辦理退休,新辦法核定的養老待遇為7000元/月,老辦法核定的養老待遇為6000元/月。 如果該退休中人辦理退休時,該地區的退休中人養老待遇還未理順,那么將按照老辦法核定的養老待遇發放臨時性養老金,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為6000元。
如果該退休中人所在地區2022年12月理順退休中人養老待遇,那么其12月份可以享受養老待遇補發合計約為:(7000-6000)××11=8800元,并從2023年1月起按照理順后的養老待遇發放,預計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約為:6000+(7000-6000)×元。 其次,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職業年金的補發,需要注意的是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是從2014年起開始實施的。 因此現行職業年金的補發僅僅是針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而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辦理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老人是不能享受職業年金待遇的。 根據公開消息,近期山東省部分地區補發了退休中人職業年金。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退休中人2022年1月份達到60歲辦理退休,退休前職業年金按照6000元作為基數進行繳納,那么其職業年金合計繳納約88個月,預計每個月可以領取職業年金為:6000××88÷139=456元。
如果2022年12月補發職業年金,預計可以補發11個月的職業年金,合計約為:456×11=5016元。 再其次,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住房補貼的發放,根據公開消息,給予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發放住房補貼的地區包含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住房補貼的發放,全國各地區標準并未統一,發放時間也是不同的。 住房補貼的高低,主要根據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前的職務職級相掛鉤,發放標準因人而異,每年的補貼標準一般在1000元至2000元之間。 舉個簡單的例子,根據魯財綜字〔2001〕74號文件規定,將駐濟離退休人員的住房補貼比例,由10%提高至35%,與在職人員保持一致。
其中提租補貼(即租房補貼)具體標準為:正部級240元/月,副部級210元/月,正司級130元/月,副司級115元/月,正處級100元/月,副處級90元/月,科級80元/月,科以下70元/月。 最后,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精神文明獎的發放,雖然說現行精神文明獎的發放范圍主要為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但是不少地區當年度辦理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是可以享受的。 一般來說單位精神文明獎的獎勵標準為每人每年2500元至3000元之間,但是也分國家級、省級、市級和縣區級四種。 每個級別設置的獎金數額不等,級別越高發放的獎金越高。比如國家精神文明單位獎勵1萬、省級6000元、市級3000元,不同地區根據自身財力設置不同的獎金標準,有的不直接定數額,而是直接與個人工資掛鉤,比如多發一個月工資等。
相關推薦:
立案之后撤案(立案了還能撤案嗎)
增值稅專用發票樣本構成(普通增值稅發票樣本)
民事訴訟代理詞(民事代理詞怎么寫)
錄音證據的法律規定(關于錄音證據的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司法解釋(民法通則司法解釋還有效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