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敵軍來襲,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年僅三十三歲。崇禎帝留下了遺書,其中有幾句話說,“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由此可知,崇禎絕非一位昏君,而且崇禎在位時勤勤勉勉,兢兢業業,為何無法挽救大明王朝的危局呢?
一是因為崇禎帝重文不重武。從歷代的王朝的興衰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文臣和武臣在朝中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兩方都有棟梁之柱,又勢力平衡,才能穩定朝綱。崇禎即位后,先是鏟除了魏忠賢,后又開始重用東林黨,這讓當時的朝局成了文官的天下。崇禎帝重文輕武,導致敵人來犯時,無人可以領兵抵抗。
二是因為崇禎帝性格優柔寡斷,又疑心重。優柔寡斷向來是作為一個統治者的大忌,更何況崇禎帝是一國之君。崇禎帝很容易被別人的思想左右,朝中大臣爭斗不斷,崇禎帝不能表明態度,致使朝中混亂。
三是因為大明當時已經搖搖欲墜。崇禎帝接手大明江山時,已經內憂外患,支離破碎。當時朝中大臣不僅不積極挽救大明,還拉幫結派,窩里斗。民間也是流民四起,盜賊多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外,又有滿人公然舉旗反明,且勢力越來越大,足以和大明分庭抗禮。崇禎帝真的是內憂外患。
崇禎帝勤勉一生,卻落得自殺下場。他在生命最后的時刻感嘆,生不逢時,有抱負卻無處施展;忙碌一生,卻毫無政績。
崇禎皇帝在所有明朝皇帝中絕不是最昏庸,最不務正業的一個,相反作為大明的皇帝,為了更好的延續大明的江山,他的所作所為也還對不得“勵精圖治”是個字。這一點從他一登基就除掉為禍多年的“魏閹”集團就可以看出他絕不是一個懦弱無能膽小怕事的君主,但是他確實大明所有皇帝中最不幸,因為朱家的天下就是在他手上亡掉的。
作為帝國的領導人,國家滅亡他是負有領導責任,但卻不應該負有全部責任,他也曾一心想要把國家拉回正軌,為此也花了不少心思,但前進的歷史車輪無情的將他碾壓,沒有再給他翻身的機會。正如他自己在煤山上上吊之前留下的遺言所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與至于此。”
除了身邊的大臣之外,他的前幾任皇帝也要為大明丟掉江山富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的祖父,大明在位時間最長的萬歷皇帝在長達48年的執政生涯之中,絕大部分時間都安居后宮,不問朝政,原本張居正搞的好好的政治改革也在張居正死后被他破壞點,大明失去了最后延續國運的機會,而他的兄長明熹宗卻又是一個愛好木工的皇帝,在他執政期間,又是一心專業木匠技藝,親近小人使得魏忠賢等人危害朝廷十幾年。,使元氣盡滅,國脈垂絕,帝國的大廈已經搖搖欲墜。
崇禎接過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一方面勤儉自律、清心寡欲、勵精圖治,試圖重現明朝當年輝煌景象;但積弊已久爛到根上的大明王朝又怎是他一個人就能力挽狂瀾的?加上連年的天災,和各地風起云涌的農民運動更是壓死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這種情況就像一個元氣耗盡,內外數癥并發的病人,本已生命垂危,而又病急亂投醫,寒熱藥方亂用,最終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只能死亡。
另一方面,他一心想要再興大明,但他個人嚴重的疑心病,剛愎自用、刻薄寡恩、舉止失措又是他做事的一大障礙,忠厚正直之人,大多被逼離朝。所任將帥,功不抵過。失敗一次即殺一將領,丟失一城即斬一官吏,頻繁更換和濫殺大臣,以致眾叛親離,內外大臣補救過失唯恐不及,只有自我保全之心,并不以國事為慮。最終這位比前朝幾代皇帝都要賢明的君主稱了歷史的背鍋俠
“非亡國之君,當亡國之運”或許是他最中肯的評價。
崇禎皇帝是明朝歷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亡國之君。由于他最后吊死煤山,讓很多人聞之黯然神傷。從崇禎皇帝登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悲劇的歷史。因為明朝從萬歷皇帝開始,就逐漸走向了沒落。萬歷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宦官專權,黨爭不斷,弄得朝堂一團烏煙瘴氣。
崇禎皇帝是一個非常勤勉的帝王,登基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接滅掉了魏忠賢機器閹黨勢力,讓朝堂回歸正常的運作模式。但是,崇禎接手的大明,是一個爛攤子,要錢沒錢,要人沒人。朝內的大臣,已經習慣于玩弄權術,追逐利益。根本就不把國家大事,國家前途置于心頭。
這些所謂的東林黨人,滿口仁義道德,滿嘴的君臣之道,但是遇到實際問題,就躲躲閃閃,毫無應對之策。正是因為東林黨人的耽擱,明朝在對付關外的后金勢力以及國內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均顯得不是很合拍。相反,魏忠賢在處理這些棘手事務的過程中,倒是顯得老到、練達。在與后金對陣中,軍事主官的挑選顯得十分到位。
到了明朝崇禎的手里,國家賦稅一年比一年征得多,但是老百姓交上來的餉銀,卻沒有辦法保護自己。明朝的軍隊戰斗力薄弱,除了遼東的部隊。關內的軍隊,指揮者均貪圖權利,沒有堅持做到整軍備戰。以至于農民起義軍到來,很多的地方官吏均是寫好降書以待。崇禎皇帝,手握大權,但是沒有形成真正屬于自己的親信體系。對外的諭旨,往往起不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失敗是必然的。
相信對于歷史比較了解的人都知道,崇禎帝朱由檢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他對于政治和文化的發展都非常的有才能,對內勤于政事,對外勵精圖治,可以說是一代明君,但是卻為何成為了亡國之君呢?接下來就來具體說一說。
其實,根據歷史的發展,也能夠很好地看出來,朱由檢雖然是一位明君,但是卻由于當時天時地利并沒有很好地偏向于他,這也就導致了朱由檢成為了亡國之君。這也是當時的社會階級以及本身的歷史命運有一定的關系。
當時,由于天時并不利于朱由檢,當時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旱災,所以導致糧食減產,人民的生活也得不到基本的保障,這也就導致很多人出現了死亡的情況,死亡之后也沒能得到很好的安葬,必然就會導致出現一定的瘟疫,這也就正式掀起了農民起義的浪潮,越來越多的農民就開始反抗,同時在朝政內部,由于大臣們互相猜忌,暗地里勾心斗角,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內政的分離。
中國史書上對此有一個定論,明朝表面上亡于崇禎帝,實際上在萬歷年間就埋下了滅亡的種子,到了崇禎年間,明朝已經腐敗不堪,靠崇禎皇帝已經很難力挽狂瀾了。崇禎皇帝不是不想力挽狂瀾,他努力過,但由于能力所限,失敗了,反而加速了明朝的滅亡。滅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明朝有宦官之禍,黨爭之禍。宦官一黨與東林黨的內斗,使內部出現的大量人才流失,在崇禎帝的消滅魏忠賢后,東林黨一黨獨大,迅速控制了朝廷。然而,這時的東林黨并非都是治國忠良,而是一幫腐儒,真小人是真小人,君子卻并非真君子。除了少數幾個人可以幫崇禎外,大多數的人,實際上幫倒忙。崇禎到了最后,無臣可用,無計可施。
第二,崇禎帝多疑的性格,讓他自毀長城,中了清人的離間計,冤殺了護國將領袁崇煥,使明朝失去了抵御清人入關的大將。崇禎帝因為多疑,在任期間頻繁的更換大臣和濫殺大臣,竟然使明朝出現“有君而無臣”的局面。也就是皇帝一人治國,沒有合適的大臣輔國。既便把皇帝累死,他就是一塊鐵,又能捻幾顆釘呢。
第三,明朝后期國家財政非常緊張,加上遇上天災,大旱與瘟疫。但崇禎帝不但沒有錢賑災,反而加緊盤剝民間,使百姓沒有了活路,使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李自成、張獻忠義軍與清人軍隊對明朝的威脅,使明朝疲于應付。最終亡國。
第四,崇禎帝在戰略上屢失先機,也是亡國之因。他本來可以與李自成議和的,但未議和;他本來可以去南京重建大明的,但選擇了與國都共存亡。明朝的滅亡,與崇禎帝的統治能力差有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