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教師如何走進學生的心靈
蘇霍姆林斯基說:“培養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靈,看到并感覺到他的個人的世界。”因為沒有心與心的溝通,就沒有愛的瓊漿玉液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學生心靈中種子就會干枯,更不會發芽、茁壯成長。
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靈,首先要尊重學生,這是促進師生情感的條件,使自己與學生保持平等地位,去掉師道尊嚴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小事讓學生感受到關心和愛護,讓學生覺得這個老師是容易親近的,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多一點理解和寬容,從愛出發,了解學生真實的感情需要和豐富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給學生平等對話的機會,讓學生覺得老師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從而“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其次要寬容學生,寬容是增進師生情感的良藥,要允許學生犯錯誤,要引導學生自己提高認識,而不是教師的訓教;同時贊揚也是激發師生情感的靈丹,要善于發現差生的優點及時表揚,找出優生的缺點加以指出;信任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教師信任學生,就要不斷鼓勵學生勇于探究,樂于探究。教師的鼓勵應該是寒冬里的一束陽光,給學生帶來內心的溫暖,使他們感覺到來自老師的信任,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去掃除擺在面前的一個個障礙。教師只有成為學生真正朋友,學生才會流露真實情感,教師實施的教育才會有效。
如何走進學生心里
這是個老掉牙的話題,每位老師也都為走進學生努力過,也都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和方法,下面我談點自己的感受與大家交流。
走進學生心里,我們求實中學傳統做法也不少,也很又效,比如,每周的談心本,每次作業后批一些鼓勵的話,心語信箱,溝通無限主題班會,個別談心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也在用這些方法,感覺能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前提下這些方法一定會更有助于我們早一步走進學生的心里。
第一,我們必須深刻理解這樣一句話,“做事的動機和心態生過做事的方法,”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僅僅是急功近利,為了嘩眾取寵而走進學生,為了學校調查而走進學生心里,為了某次考試能取得好成績而走進學生心里,恐怕即便我們有錦囊妙計,也不能真正走進他們,正確的心態應該是因為“熱愛”而走進。愛學生,愛教育,愛祖國,我們就盼望我們的下一代健康快樂的成長,所以我們就有種強烈的心愿去了解他們,呵護他們,想助他們一路走好,不久的將來能擔負起富強祖國的重任,咋一聽,似乎我們很偉大,喊大口號似的,其實仔細想想,這不正是我們做教師的天職嗎?熱愛的源泉在哪里?會感動的人一定會有自己感動的對象,多少年來,艾青的一句詩深深感動著我:“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泥土愛的深沉“。各位我們不也時常被學生的理解和熱愛感動著,被優秀同事團體的寬容和幫助感動著,被校長的關心和鼓勵感動著嗎?太多感動我們沒有理由不摯愛我們腳下這片熱土,也無法不熱愛我們自己選擇的教育事業。
第二,接受對方,我們接到一個新班,那50個孩子是我們生的多胞胎啊,雖然無血緣關系,但佛說這絕對是500年修來的緣分啊,我們怎能不珍惜呢?所以面對這50多個獨特的個體,優秀的,我們要扶他更上一層樓,弱小的,我們要幫助他一步一步的強大起來。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的孩子,除了我們對這些孩子好,我們別無選擇,不能把扶持弱小的任務推卸給他人,更不能怨聲載道,如果我們把精力放在趕弱生走,我們哪能會全身心投入去經營一個溫馨的家呢?不投入又怎能讓孩子信服和交心呢?用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證明給孩子我們值得信任,可以接受。
第三,眼中無差生,有句話說:你百分之百回得到自我暗示的東西。放大瞳孔看他們的優點,瞇起眼睛看他們的缺點。你會發現他們都那么可愛。所以我們經常真誠地贊揚和欣賞他們的優點,有誰內心深出不可望別人的肯定,尊重,和重視呢?感覺到老師的認可和尊重他們會將優點發揚光大,被激發出許多潛能和真善美的東西,而且對認可他的人有一種親切趕和歸屬趕。同時那些身上的弱點也回漸漸無的自容而逐一克服而消逝。這不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嗎?
第四,不告狀不請家長,孩子有了錯誤,多讓他們反思完了讓他跟老師說自己的感受,其實當你不用怒斥的方法把澄清錯誤的自主權交給學生的時候,學生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他更一真心接受你的教誨。我發現懲罰和暴風雨般的訓斥真的能把學生震住而且立桿見影,但是他們心里服你嗎?所以還是理智的處理他們存在的問題,讓他明白你是在關愛他,在關心他的健康成長。有時效果雖不是立桿見影,但這種效果更深刻更長久,學生也更佩服你,愿意接近你。
第五,零距離接觸每個學生,不僅要關愛優秀生,關愛薄弱生,更關愛中等生。言傳身教于他們人性的美,激發他們對真善美的追求。課堂上,講臺決不是我們的根據地,我們應穿梭在孩子們中間,傾聽他們的聲音,感受他們的呼吸。上學路上,放學回家,每一個課間,吃午餐,是都是與學生交流的最佳時機
據有關專家估計。人際溝通僅有一成透過語句來進行,三成取決于語調和聲音,其余六成靠肢體語言獲取,所以我們不僅需要聆聽孩子,還要用眼睛觀察,用心靈去體會,才能使目光傳情,讓彼此心靈貼近,思想交融。記得好幾位老師問我,天天那么多學生圍著你,他們都說什么啊?他們放學不急于回家偏偏留下來給你說說話。是啊,起初我也不太明白,我曾經打電話問我的學生們向他們尋求答案,他們的答案非常簡單:你的性格好,很在乎我們經常親切接觸我們,很信任我們你給我們的是鼓勵讓我們看到希望,對一個喜歡自己又渴望幫助自己健康成長的老師,哪個學生會不愿意與他交流呢?
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生活給人提供一種在家的歸屬感和溫馨感。營造這樣的家不容易,偶有感累的時候,那么就告訴自己;工作是趟旅程,秀色美景不在目的地,而在路程中我們會頓感精力充沛,做起事來津津有味。
最后兩句話送給我們自己吧,不論是誰,只要他真誠的接受著自己腳下的大地,他就能穩穩當當的站穩,并因此而頂天立地。
您好其實你主動開玩笑幽默點學生都會放開心里 這樣就能走進學生心里而讓學生能跟你更好的相處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采納謝謝
多跟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日常,他們的生活
一頓燒烤加啤酒的事
教師如何走進學生的心靈
任課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就要使學生敞開心扉,吐露真情。那么,如何才能打開學生心靈的大門,走進學生心里呢? 尊重信任是打開學生心門的前提 教師以平等、信任的態度對待學生,尊重他們的感情、人格和自尊心,相信他們的辦事能力,就能產生凝聚力,反之,以一個教師爺的姿態居高臨下對待他們,不懂得尊重他們,不懂得信任他們,只能產生離心力。 要做到尊重學生,就要注意幾點:第一,不體罰學生,不管學生犯了什么錯誤,都不能對學生進行體罰,體罰只會起到反作用,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第二,不發脾氣,尤其不能無故拿學生出氣。班主任即使有十足的理由發火,也要心平氣和,學生才能產生內疚心理,暗下決心改過。第三,說話要得體。班主任跟學生接觸的機會很多,說話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學生反感,班主任說話時,一般不應采用命令、斥責等語氣,不妨多用一些禮貌用語,例如,阻止學生的不良行為時,可以說,"請注意一下";根據規章制度必須處罰學生時,可以說"很對不起";要求學生做某件事時,說聲"勞駕",學生辦完事后,也別忘了說聲"謝謝",不會有人覺得這些是多余的。第四,要多聽取學生意見,合理的就要采納,不合理的應對學生解釋原因。第五,尊重學生不等于討好學生,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能為了尊重學生,弄得自己失了自尊。 信任學生,就要做到兩點:第一放手讓學生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給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的天地;第二鼓勵學生去做暫時力不能及而經努力又能及的事,多給肯定的評語,使學生得到鍛煉,提高辦事能力,我曾任命一個很想在宣傳方面發展,水平卻還不高的學生當宣傳委員,他第一次負責出黑板報時確實出了不少問題,但我表揚了他積極認真的態度,增強了他的信心,他很快成長為一個稱職的宣傳委員。 關心愛護是打開學生心門的關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應以深厚的兄長愛、父母心關心愛護學生,深入到學生中去,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情況,為學生卸下思想包袱,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才能成為學生可以依靠,值得信賴的貼心人,反之,冷冰冰或無所謂的態度只會關閉學生心靈的大門。 關心學生的思想,消除思想顧慮,學生才能一心一意的投身學習中去。有一個學生,思想端正,成績優異,但人很單純,不茍言笑,把別人的幾句玩笑話看得極為嚴重,整天思來想去,結果弄出病來,影響了學習。我知道后,先是提醒其他學生要注意開玩笑的方式和對象,并要求他們多關心那位學生的病情,然后,多次找他談心,分析玩笑的性質,剖析他的心理,詢問他的病情,同時,還照顧他的飲食,終于解除了他的思想負擔,他安心學習了。 關心學生的學習,著重放在后進生身上。后進生學習成績低的原因,大都是學習方法不對頭或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少,因而采取的辦法是鼓勵和幫助,鼓勵他們,肯定他們的長處,在班上成立各科的學習小組,定期活動,讓成績好的學生幫助他們。 心學生的生活,主要體現在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上。班上不時有學生生病,我總是專門到宿舍探望,帶他們看醫生,為他們熬藥熬粥,煮湯煮面。曾有幾次,我為了送半夜突然患急病的學生到醫院就醫,急走了二、三公里的路,并守護到天亮。 談話是打開學生心門的途徑 教師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談話是很好的方式。平時,了解學生個人情況,了解班的情況,談話也是很必要的手段。多與學生談話,跟學生的關系就會密切,我每個星期都找學生談話,每個學期找同一個學生談話在兩次以上,個別后進生甚至達到十五次左右。如果長期不與學生談話,師生之間必然有陌生感,影響師生感情。 談話要注意:第一,選擇適當的地點,一般不選辦公室或人來人往的地方,使學生緊張的心情放松;第二,語氣平易可親,讓學生感到親切、自然、隨和,"話匣子"就容易打開。第三,誠心誠意,談話的態度要誠懇,認真,不要隨便應付,要讓學生感覺到談話的重要;第四,實事求是,不聽一面之辭,不亂表態,不偏激,冷靜處理談話遇到的問題;第五,講究技巧,針對不同的學生,應善于運用不同的技巧。有一個學生,直言快語,性格暴躁,大家都反映她晚睡前大聲講話,嚴重影響別人休息。我找她談話,沒有指責她,而是裝作什么都不知道,平淡地跟她聊起宿舍的情況,談了一會兒后,她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保證以后改正。 以身作則,使學生心悅誠服 在學生面前,班主任應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學生能做到的,班主任也應做到,要求學生做到,自己要先做到,不能只要求班干部帶好頭,自己也要帶好頭,班主任帶了頭,學生就會跟著干,這就是所謂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做到了這一點,學生就會對班主任心服口服,消除抗拒心理,班主任就更易向學生走近。 不計得失,取得學生的理解和支持 作為教師,應該全心全意把工作做好,隨時準備犧牲個人利益,無悔無怨。學生明白了班主任的苦心,就會主動接近班主任,反之,如果斤斤計較,什么都要權衡一下得失,只會使學生"敬"而遠之。 工作方面,當班主任辛苦誰都知道,千萬不要在學生面前叫苦叫屈,付出了努力也不應要求回報。有一次,為了了解兩個后進生在家里的情況,聯合家長共同教育他們,我利用星期天騎車到他們家進行家訪,來回跑了四十幾公里沙路,晚上又照常下班。我不動聲色,他們知道后卻低著頭對我說:"這次我們服你了!"錢財方面,我從不拿班里一分錢,不僅如此,我的班被評為文明班時,我總是對學生說,成績完全是他們拿的,并把學校給我的獎金也交到班會費里,每次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心里明白,我并不是什么也沒干,卻把成績歸功于他們,因而都很激動,也很感動。
教師如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教師如何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呢?從教18年以來,我個人有以下認識:
一、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同學,充分尊重他們的人格。要在學生面前樹立自己的威信。對于學生,他們總是千差萬別,他們的長相有好,也有差,貧富不均,學生程度也會參差不齊,做人也有上、中、下之分。教師絕不能因為這些對學生產生好惡感,要一律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學生。
二、對待學生態度要和藹可親,要和風細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你要舍得放下教師的架子和學生平等地交流,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有長者的風范,做人要大度,切莫小肚雞腸和學生斤斤計較。
三、遇事要和學生勾通,切不可居高臨下,拒人千里之外。要胸懷錦繡,包舉宇內,切記說一些學生不喜歡聽的話語,因為有些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四、教師要抽時間進行家訪,通過家訪進一步勾通學生,并和家長達成共識,形成教育學生的良好環境。
五、當學生犯了錯誤不要一味地批評指責,要靜下心來和學生交流,教育的學生的方式絕不能簡單粗暴,要講究教育的方法和藝術,要讓學生感覺到靠近你溫暖他,這樣你的說教學生才能聽進去。
六、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要將心比心,不要動輒就胡亂批評學生,甚至謾罵學生,或污辱學生人格。
七、教師對待學生要態度端正,要對學生滿腔熱忱,心中一定要裝得下學生,要有容人之德。要具備:帶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博大情懷。要胸懷坦蕩,大公無私。要胸懷天下,放眼世界。要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
教師只有放下架子和學生交朋友,爭做學生的諍友和良師益友,這樣學生才有可能向你傾吐內心世界,你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教師只有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你才能做到知彼知己,你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你的教育才會是最有效的,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才能真正實現我們想要效果。
相關推薦:
強奸罪司法解釋(有關強奸罪的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親子鑒定書(親子鑒定申請書)
擾亂公共秩序罪量刑(擾亂公共秩序罪之處罰)
侵權精神損害賠償(2024年受傷精神損失賠償標準)
侵犯通信自由罪怎么判(侵犯通信自由罪會怎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