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刑法有三個基本原則: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和罪責相適應原則。在事業單位考試中,通常以案例的形式對該知識點進行考察。接下來由中公老師給大家帶來刑法基本原則的相關知識講解。
【單選】十七歲的俞某因犯盜竊罪被公安機關逮捕,當地法院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對其從輕或減輕處罰這體現的刑法原則是( )。
A.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B.罪責刑相適應
C.罪刑法定
D.主觀主客觀相統一
【答案】C。解析:刑法基本原則包括:1.罪刑法定原則,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罰;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罰,即“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罪刑法定的目的是為了限制刑罰權。2.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刑法規范在根據其內容應當得到適用的所有場合,都予以嚴格適用。具體要求為:對刑法所保護的合法權益予以平等保護;對于實施犯罪的任何人,都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認定犯罪;對于任何犯罪人,都必須根據其犯罪事實與法律規定量刑;對于被判處刑罰的任何人,都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執行刑罰。3.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刑法》第5條規定: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罪責刑相適應的基本含義分為以下兩點: ①相適應是指重罪重責重罰,輕罪輕責輕罰,罪責刑相稱,罰當其罪;②罪責刑是指刑罰要與犯罪行為的性質及社會危害性的嚴重程度相適應,并且要與犯罪人所應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根據題干的表述可知,對于十七周歲的未成年,根據法律的規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與罪刑法定原則相匹配,故本題答案為C。
刑法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刑法規定了刑法的三個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和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法
談一談你對刑法的基本原則是如何理解的
所謂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貫穿于刑法始終,必須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準則。
我國1997年及2012 年修訂的刑法規定了三個基本原則,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平等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
1、罪刑法定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的經典表述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刑法第3條明文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
2、適用刑法平等原則,也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刑法規范在根據其內容應當得到適用的所有場合,都予以嚴格適用。刑法第4條明文規定了該原則。平等適用刑法,是維護合法權益的要求,是市場經濟的要求,是預防犯罪的要求,是實現價值追求的要求,是作為規范的刑法本身的要求,是法治的要求。
平等適用刑法的具體要求是:對刑法所保護的合法權益予以平等的保護;對于事實犯罪的任何人,都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認定犯罪;對于任何犯罪人,都必須根據其犯罪事實與法律規定量刑;對于被判處刑罰的任何人,都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刑罰。
3、罪刑相適應的基本含義是,刑罰的輕重應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刑法第5條明文規定了這一原則。罪刑相適應,是適應人民樸素的公平意識的一種法律思想,是罪與刑的基本關系決定的,是預防犯罪的需要。
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具體要求是:以客觀行為的侵犯性與主觀意識的罪過性相結合的犯罪社會危害程度,以及犯罪主體再次犯罪的危險程度,作為刑罰的尺度;換言之,刑罰既要與犯罪性質相適應,又要與犯罪情節相適應。
相關推薦:
醉酒駕駛可以判緩刑嗎(醉駕有一次酒后的還能判緩刑嗎)
醉酒駕駛刑事責任(醉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罰是什么)
最新職務侵占罪標準(職務侵占罪量刑標準2023)
罪刑相適應原則(司法考試資料刑法罪行相適應原則)
罪犯保外就醫疾病傷殘(保外就醫的疾病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