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固體廢物和一般固體廢物(如城市生活垃圾)相比,其處理處置技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rt一、定義
1、固體廢物 在社會生產、流通和消費等一系列活動中產生的相對于占有者來說一般不具有原有使用價值而被丟棄的以固態和泥態賦存的物質。
2、危險廢物 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
二、危廢和固廢處理處置的相同點
1、固廢和部分危廢都具有資源化及綜合利用價值,可以利用相應方式方法進行回用。
2、固廢和危廢的末端處理都采用焚燒、填埋進行。
3、危險廢物在對危險廢物中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物質進行相應固化或脫除處理后,按固廢處理處置方式進行。
三、危廢和固廢處理處置的不同點
1、危險廢物需首先按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進行鑒別。判斷其危險源。
2、危險廢物如其具有腐蝕性采用中和或氧化還原處理;具有重金屬則采用重金屬沉淀處理;具有油類則采用油水分離、蒸餾萃取技術;等等。。。。
3、危險廢物焚燒需較固廢焚燒煙氣及灰渣中酸性氣體、重金屬、NOX、二惡英等危險物質的處理。
4、填埋工藝及要求不同。
由于其中涉及內容繁多,處理處置方式根據不同情況會發生很多變化,建議購買《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和《危險廢物處理與處置》兩書。
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有什么 多選題
你好, 處理方法
礦業固體廢物
固體廢物處置是指最終處置或安全處置,是固體廢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環節,是解決固體廢物的歸宿問題。一些固體廢物經過處理和利用,總還會有部分殘渣存在,而且很難再加以利用,這些殘渣可能又富集了大量有毒有害成分;還有些固體廢物,目前尚無法利用,它們都將長期地保留在環境中,是一種潛在的污染源。為了控制其對環境的污染,必須進行最終處置,使之最大限度地與生物圈隔離。
以往,“處置”是指無控地“將固體廢物排放、堆積、注入、傾倒、泄入任意的土地上或水體中,使這些廢物進入環境”,很少考慮其長期的不利影響。隨著環境法規的完善,向水體傾倒和露天堆棄等無控處置被嚴格禁止,故今天所說的“處置”是指“安全處置”。
固體廢物處置方法包括海洋處置和陸地處置兩大類。
海洋處置
海洋處置主要分海洋傾倒與遠洋焚燒兩種方法。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保護環境生態重要性認識的加深和總體環境意識的提高,海洋處置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
陸地處置
陸地處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庫或貯留池貯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幾種。其中土地填埋法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
(1)農用:即利用表層土壤的離子交換、吸附、微生物降解以及滲濾水浸出、降解產物的揮發等綜合作用機制處置固體廢物的一種方法。該技術具有工藝簡單、費用適宜、設備易于維護、對環境影響很小、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長肥效等優點,主要用于處置含鹽量低、不含毒物、可生物降解的固體廢物。
如污泥和粉煤灰施用于農田作為一種處理方法已引起重視。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工作證明,施污泥、粉煤灰于農田可以肥田,起到改良土壤和增產的作用。
(2)土地填埋處置:它是從傳統的堆放和填埋處置發展起來的一項最終處置技術。因其工藝簡單、
土地填埋處置
成本較低、適于處置多種類型的廢物,目前已成為一種處置固體廢物的主要方法。
土地填埋處置種類很多,采用的名稱也不盡相同。按填埋地形特征可分為山間填埋、平地填埋、廢礦坑填埋;按填埋場的狀態可分為厭氧填埋、好氧填埋、準好氧填埋;按法律可分為衛生填埋和安全填埋等。隨填埋種類的不同其填埋場構造和性能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填埋主要包括:廢棄物壩、雨水集排水系統(含浸出液體集排水系統、浸出液處理系統)、釋放氣處理系統、入場管理設施、入場道路、環境監測系統、飛散防止設施、防災設施、管理辦公室、隔離設施等。
衛生土地填埋適于處置一般固體廢物。用衛生填埋來處置城市垃圾,不僅操作簡單,施工方便,費用低廉,還可同時回收甲烷氣體,目前在國內外被廣泛采用。在進行衛生填埋場地選擇、設計、建造、操作和封場過程中,應著重考慮防止浸出液的滲漏、降解氣體的釋出控制、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場地的開發利用等幾個主要問題。
①場地選擇:一般要考慮容量、地形、土壤、水文、氣候、交通、距離與風向、土地征用和廢物開發利用等諸多問題。
一般來講,填埋場容量應滿足5-20年的使用期。填埋地形要便于施工,避開洼地,地面泄水能力要強,要容易取得覆蓋土壤,土壤要易壓實,防滲能力強;地下水位應盡量低,距最下層填埋物至少1.5m;避開高寒區,蒸發大于降水區最好;交通要方便,具有能在各種氣候下運輸的全天候公路,運輸距離要適宜,運輸及操作設備噪音要不至影響附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填埋場地應位于城市下風向,避免氣味、灰塵對城市居民造成影響,最好選在荒蕪的廉價地區。
②填埋方法的選擇:常用的填埋方法有溝槽法、地面法、斜坡法、谷地法等。
土地填埋法的操作靈活性較大,具體采用何種方法,可根據垃圾數量以及場地的自然條件確定。
③填埋場氣體的控制:當固體廢物進入填埋場后,由于微生物的生化降解作用會產生好氧與厭氧分解。填埋初期,由于廢物中空氣較多,垃圾中有機物開始進行好氧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水、氨氣,這一階段可持續數天;但當填埋區氧被耗盡時,垃圾中有機物轉入厭氧分解,產生甲烷、二氧化碳、氨氣、水以及硫化氫等。因此,應對這些廢氣進行控制或收集利用,以避免二次污染。
在填埋氣體控制方面,早期國外一般將填埋氣體作為一種有害氣體進行管理和處置。進入70年代后開始將之作為一種有價值尚待開發的再生資源,并對填埋氣體產生、遷移規律進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目前已開發填埋氣體回收利用的技術設備,部分國家已發展到商業應用階段,成功地將填埋氣體用于工業、民用燃料及發電。我國在這方面發展較緩慢,據悉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即將回收沼氣發電。
④浸出液的控制:填埋場浸出液一般源于降雨、地表徑流、地下水涌出、廢物本身水分、滲出液成分較復雜,其COD高達4~5萬mg/L,氨氮達700~800mg/L。
浸出液屬高濃度有機廢水,若不加以控制必然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常用的措施是設置防滲襯里,即在底部和側面設置滲透系數小的粘土或瀝青、橡膠、塑料隔層,并設置收集系統,把浸出液收集起來
的。
填埋 焚燒 分解
固體廢物如何處理?
廢電池回收
半島都市報 2010年12月28日 A10版
青島潔綠廢舊電池回收再利用有限公司
0532-83723339 上門回收
其他的 大體就是 固體廢物焚燒 殘渣填埋 液體廢物物化系統處置 這個問題你最好具體點
固體廢物的種類很多,處理方法也很多!常用的是填埋處理,也即衛生填埋,也有焚燒發電、堆肥等等、
固體廢物分為三類。危險廢物(國家有名錄及鑒別方法),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單位處置利用;一般工業廢物,可自行無害化處理,鼓勵綜合利用;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送填埋場、焚燒廠或堆肥廠。
固體廢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怎樣處理
據統計,中國每年產生超過4億噸生活垃圾。如果算上建筑垃圾,這個數字將超過30億噸。建筑垃圾是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建筑物過程中產生的渣土、棄土、棄料、淤泥及其他廢棄物的總稱,目前也是我國城市單一品種排放數量最大、最集中的固體垃圾。
在建筑垃圾治理體系中,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一直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修訂后的《固廢法》要求政府制定包括源頭減量在內的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后,住建部很快在《關于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意見》)中提出了“2020年年底,各地區建筑垃圾減量化工作機制初步建立”的近期工作目標,并圍繞施工現場這一建筑垃圾減量化工作的主戰場制定了《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減量化指導手冊(試行)》(下簡稱《手冊》)。
結合2018年以來的建筑垃圾治理試點工作經驗,新政圍繞存量治理與增量控制雙管齊下,旨在有效減少工程全壽命期的建筑垃圾排放。
1、建筑垃圾存量治理
當前,我國存量建筑垃圾已達200余億噸,建筑垃圾“圍城”、“堆山”、“填河”等現象愈演愈烈。對占用公共用地、影響城市環境的存量建筑垃圾進行消納治理,是建筑垃圾減量化的當務之急。
消納治理即確保建筑垃圾被傾倒至指定場所,而非傾倒、拋撒或堆放于其他場所。相應的,《手冊》從施工現場端予以了規范:出場建筑垃圾應運往符合要求的建筑垃圾處置場所或消納場所。針對消納治理基礎設施狀況,修訂后的《固廢法》也要求政府做好消納設施和場所布局及建設工作。此外,地方政策還因地制宜設置了彈性要求,如《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進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明確:對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現存的渣土堆,短期內不能清理的,各地應在安全加固、地形整理基礎上進行綠化。
在加快建筑垃圾消納治理的同時,建立健全建筑垃圾開發和再利用體系也是存量治理的路徑之一。建筑垃圾并非“一無是處”,其中的許多廢棄物經分揀、剔除或粉碎后可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如磚、瓦可重復使用,且廢磚、碎瓦可作為再生骨料。
為提高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率,《意見》明確:施工單位應充分利用混凝土、鋼筋、模板、珍珠巖保溫材料等余料,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求加工制作成各類工程材料,實行循環利用。事實上,施工單位在地形整理、工程填墊等環節合理利用建筑垃圾,能夠直接實現就地減量。當然,《意見》也對不具備就地利用條件的施工現場做出規定,要求其按規定及時轉運到建筑垃圾處置場所進行資源化處置和再利用。
2、建筑垃圾增量控制
為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意見》要求各參建主體積極開展綠色策劃、實施綠色設計、推廣綠色施工,在工程建設全周期控制建筑垃圾增量。
綠色策劃即在項目構成和總體設想中推動建筑垃圾增量控制常態化。從建造方式看,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以及全裝修交付等建設方式的應用能夠減少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的產生,也是建筑行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從建造用材看,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的綠色建材和施工周轉工具能夠提高建材利用效率,是實現建筑垃圾減量化的長遠選擇。另外,為減少因施工質量、“錯漏碰缺”等原因造成的返工而浪費建筑材料、產生建筑垃圾,《意見》還鼓勵建設單位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術在工程設計和施工中的應用,并創新組織模式加強設計與施工的深度協同。
綠色設計即在工程設計中為建筑垃圾增量控制提供體系化依據。《意見》一方面要求設計單位推進功能模塊和部品構件標準化,通過細節的統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組合化、模塊化避免或減少施工過程中拆改、變更產生建筑垃圾;另一方面要求設計單位深化設計,保證設計深度滿足施工需要,減少施工過程設計變更。
綠色施工即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將建筑垃圾增量控制落到實處。為落實各方建筑垃圾減量化責任,《意見》要求施工單位在建筑垃圾源頭減量(源頭減量措施包括設計深化、施工組織優化、永臨結合、臨時設施和周轉材料重復利用、施工過程管控等)、分類收集與存放、就地處置、排放控制等方面采取相應措施;也引導各參建主體采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和管理措施,應用技術力量實現建筑垃圾減量化。其中,圍繞《意見》提出的“鼓勵以末端處置為導向對建筑垃圾進行細化分類”,《手冊》也制定了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的分類收集與存放細則,這也將為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以及垃圾分類提供助力。另外,《手冊》還從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減量化專項方案的編制、源頭減量、就地處置、排放控制等維度進行了部署。
存量治理與增量控制齊頭并進,方能夠做好建筑垃圾減量化工作,促進綠色建造和建筑業轉型升級。在此基礎上,建筑垃圾治理體系也應加緊完善:通過在建筑垃圾收集、運輸、資源化利用和處置管理全周期落實建筑垃圾減量化,我國建筑垃圾治理能力才能得到整體提升,建筑業也將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出應有貢獻。
固體廢物的定義與形態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液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
常見有四種形態:固態廢物,如生活垃圾、廢輪胎、廢家電;半固態廢物,如污泥、底泥;液態廢物,如廢酸、廢油、廢溶劑,但是不包括排入水體的廢水;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的廢物,如廢煤氣罐、廢氫氣罐。
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處置
目前,企業產生的分為一般固廢和危險廢物。
一般固廢 :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處理,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相關要求,進行規范處理處置,即必須交給具有處理此類固體廢物技術及工藝設備、且符合環保標準要求排放污染物的企業進行處理。
①減量化:通過改進設計、環評、采用 精料、延長使用壽命等少產生或不產生固體廢物。
②資源化:通過循環利用、翻新、逆向物流、綜合利用等方式對產生的固體廢物進行資源化利用。
▲工業固體廢物,如含有價金屬的污泥,經處理后,可提煉純銅,金、銀、鈀、鎳等。圖為利用含銅污泥提煉出來的純銅,實現資源再利用。
③無害化:通過消毒、穩定化、填埋、焚燒、固化處理 等方式對固體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與處置。
危險廢物 :需交由持有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資質的企業處理處置。
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有4家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包括肇慶市新榮昌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肇慶市定江康宇有色金屬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肇慶飛南金屬有限公司、廣東自立環保有限公司,核準處理危險廢物規模共計35.3萬噸/年。
此外,肇慶市肇衛醫療垃圾處理站有限公司是我市專門處理醫療廢物的單位,2017年負責收運處置市轄9縣(市、 區)的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物,共收運處置醫療廢物2452.08噸,處置率為100%。
關于“建筑垃圾”處理
在各類建設工程施工、拆遷等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又稱“建筑渣土”“建筑廢棄物”),目前主要由市住建部門負責。工程施工企業、單位處理“建筑垃圾”,需向市住建部門申請,并接受其監管。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方式
在城區主干道新增放置分類果皮箱、分類垃圾桶等分類收集設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后,由保潔員對紙皮、廢鐵、塑料瓶等有價值的垃圾進行簡單減量分類、回收;對于不可回收垃圾,運往中轉站壓縮處理后,統一運往無害化處理場進行無害化填埋處理。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方式
目前,我市農村已逐步推行“戶收集、自分類、村集中、再分類,鎮轉運、縣處理”新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模式。即村民對產生的垃圾,按照可腐垃圾、不可腐垃圾進行首次分類,可腐垃圾用于施肥,不可腐垃圾集中在村集中點,再由村保潔員進行二次分類,分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進行回收處理,不可回收垃圾運往鎮轉運站進行壓縮處理后,統一運往縣無害化處理場進行無害化填埋處理。
相關推薦:
從犯的刑事責任(從犯定義及刑事責任承擔)
強奸罪有多重(強奸罪的法律定義及其相關規定)
過失致人重傷的賠償標準(過失致人重傷罪的賠償范圍有哪些)
什么是強奸罪(什么是強奸罪)
撤銷假釋的條件(法律規定 假釋撤銷需滿足哪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