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責任競合時,為什么侵權責任要優先承擔?
侵權責任要優先承擔是指為保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的法律規定,我國刑法、侵權責任法中對此有明確體現。法理外延較大,您可自行整理。
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條。
印象中我曾回答過類似問題。
你好,并沒有這個界定的標準,當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競合時,擇一主張權利即可,并沒有說侵權責任就必須優先承擔責任。有的時候違約責任更可以維護受害者的權益,使受害者的利益最大化的補償,我們就應該優先主張違約責任,應該具體的問題具體的分析。
司考法理學中法律責任的競合如何理解
因為法律關系的不同,所以會有民事責任,刑事責任,還有行政責任等。
民事責任里又有侵權責任,違約責任,締約過失責任等責任。
一般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共存,并且民事責任一般會優先。這三個沒什么問題。
通常討論的法律責任競合,應該多是講民事責任中的那些責任的競合。
比如你買了一樣電飯鍋,那你跟賣家之間就會有合同關系。如果那個電飯鍋在你正常使用的情況下炸了,炸傷了你,就會發生侵權關系。 這個時候賣家就會有因為違約產生的違約責任跟因為侵權產生的侵權責任,也就是違約責任跟侵權責任的競合。
順便說一句,這種情況時候,你只能選擇一種,即只能主張一種權利,不能同時主張賣家違約和侵權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 行政責任 刑事責任的異同
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合同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侵犯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等。
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3種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與主刑合并適用。
法律責任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因此需要在法律上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以保證法律授權的機關依法對違法行為人追究法律責任,實施法律制裁,以達到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的目的;同時也保障個人和單位不違背法律規定的行為不受追究。
在責任競合中,侵權責任優先承擔的有關法理知識?
要側重于侵權責任優先承擔,有沒有相關的書籍和材料?該條文中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屬于公力介入后產生的責任,行為人可能會受到判刑或者罰款。這些處罰都是公權力作用結果,罰款也是歸國家所有。
而侵權責任侵犯了人身權等權利,屬于民事領域,關心的是私人救濟,侵權的法律結果有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賠償損失。其結果直接作用于被害人。
現代社會以重視人權,盡量使得被害人實際得到賠償。
這個問題我已經回答3次了。
侵權責任優先承擔原則是指為保護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時,先承擔侵權責任的法律規定,它屬于民事賠償責任范疇。我國刑法、侵權責任法中對此有明確體現。法理外延較大(一定程度上學界還存有爭議),您可自行整理。
比如一企業生產偽劣產品,造成消費者人身、財產損害,并構成生產偽劣產品罪的案例,其需同時承擔對消費者的侵權責任以及生產偽劣產品罪的刑事責任,如果刑事責任其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對受害人的賠償以及罰金時,對受害人的侵權責任優先于罰金承擔。這就是上述原則的具體體現。
相關知識:
《侵權責任法》第四條第二款: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刑法》第36條第二款: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刑法》第60條: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償還的,經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
行政責任方面:由于行政處罰涉及幅度通常不大,不存在沒收財產的行政處罰(但有沒收非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之處罰),當事人的財產在面臨處罰和民事賠償時通常不至于到責任競合的程度,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也應當適用侵權責任優先承擔原則(見《侵權責任法》第四條)。
希望對你有用。
你好,你執果索因,比較困難。
侵權行為法學簡答題:侵權責任與行政、刑事責任的承擔順序如何?
侵權責任法第四條規定:“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該規定確立了在處理侵權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的關系時應當堅持的兩個原則,即,獨立運行原則和優先原則。
相關推薦:
技術偵查的適用范圍(什么情況下被警察跟蹤)
非法儲存槍支罪(中國對非法儲存槍支罪的判刑標準)
品種權代理(什么是品種權申請代理)
票據返還請求權(什么是票據返還請求權)
濫用職權罪的主體(濫用職權罪的責任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