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專業考研考的是法學碩士,非法學專業考的是法律碩士。
法律碩士(簡稱JM)限招非法律專業考生,不再劃分具體專業,其知識結構是寬口徑、厚基礎、復合型。主要為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法律監督部門、社會公共管理部門及企事業管理部門培養高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師、法官、檢察官和企業法律顧問等等。
法學碩士研究生主要招收法律專業本科生,分為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等專業,主要是學術研究、科研教學,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高級理論型學術法律人才。
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的區別有:
1、培養目標不同: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與法學碩士學位處在同一層次上,各有側重。前者是應用型、復合型高級法律人才,后者是學術型、專業型高級法律人才。
在一些法治比較健全的西方國家,其法律教育是在大學之后,如美國等JD。
從長遠來看,隨著法律教育的發展,法學本科將逐漸減少,法學碩士最終與法律碩士并軌,教學、科研人才應主要通過法學博士生教育來培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作為一種承上啟下的學位,一方面為法律實務部門輸送人才,另一方面也將為法學博士生教育提供寬廣的生源基礎。
2、招生條件不同:法律碩士要求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而法學碩士無此限制。
即不得報考法律碩士13個法律專業為:法學、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改造法、商法、公證、法律事務、行政法、律師、涉外經濟與法律、知識產權法、刑事法。
對于同等學歷是否招收從各校規定,關于網上“法學法學碩士不招生同等學歷”的說法是錯誤的。
3、招生命題方式、試題難度、應試難度不同:
法律碩士與法學碩士考研公共課都參加全國統考,但專業課法律碩士是全國聯考(統一命題、統一閱卷,法學碩士是有資格招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
參加法學碩士專業課考試,其難度有目共睹;法律碩士專業課考試為全國聯考科目,有統一大綱,已形成了規范的復習教材,難度有限。
法律碩士考生在應試之前都沒有學習過法律,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因諸多考生不了解,作為新生事物,目前錄取分數線目前相對較低,達到國家線就能考上,名校錄取分數線比國家線相差不大,錄取比例高,入學競爭壓力小。
而法學碩士考生大多數為法律專業考生,競爭壓力大,名校考取比例高達1/20-50。
法律碩士考前培訓已經走向成熟,考生可以通過參加一個好的培訓大大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參加系統培訓的考生通過率高達50%以上,有的達到70-80%。
但隨著生越來越多的非法律專業的有志之士投身于法律行業,法律碩士入學考試的亦呈難度增大的趨勢!
4、教育方式不同:法學碩士入學時就固定導師,專業劃分較細,研究領域一般只有一個方向,研究有向深度發展。法律碩士不分專業,入學后主要是學習現行的法律法規,注重實踐和應用,入學后才設導師,每個導師帶的學生相對要多。
對于非法律考生,如果學習法律從一開始就選定一個較細專業方向,并無益自身的發展,故兩種教育方式的不同取決于考生的起點與背景,并非主要區別。
5、未來的就業情景、發展潛力有稍有不同: 法律碩士的就業范圍要比法律碩士寬廣的多,除了法學碩士就業的范圍外,法律碩士還為企業管理及行政管理培養綜合素質的管理人才,在法律實務方面,法律碩士因其跨專業的背景,在實務工作中更易發揮其專業優勢,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擴展資料:
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是兩個方向有較大不同的學位。法學碩士的教育屬于普通碩士教育,培養以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而法律碩士則屬于專業學位教育的范疇,法律碩士的教育更注重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培養目標:
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為指向,對法學學科門類下的各專業的研究更為精深。法律碩士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主要面向律師行業和法務。
在就業及資格考試上,法學碩士擁有較大的優勢,如公務員考試,某些公檢法部門只限招法學碩士,法律碩士不能報考。國家司法考試的通過率也遠遠超過法律碩士。
根據我國的有關規定,普通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
我國學術型學位按招生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等12大類,12大類下面再分為88個一級學科,88個一級學科下面再細分為300多個二級學科,同時還有招生單位自行設立的760多個二級學科。
普通碩士的招生考試主要是年初(2015年之前,不含2015年)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統考”),被錄取后,獲得研究生學籍。
畢業時,若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均符合學位條例的規定,可獲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在法律教學和研究方面,讀博士是必有之路,法律碩士因具有其他專業背景,在其研究領域能夠結合專業特點,似乎也不比法學碩士處理劣勢。
隨著法律碩士畢業生增多,法律碩士畢業后顯現出的綜合能力已經得到普遍認可,同時因法學碩士單一培養模式存在缺陷,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必將逐步被法律碩士培養模式取代。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法學碩士
可以報考專業要求為“法學類”的。
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相關義務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對于其職位特殊性,需單獨管理的,可增設其他職位類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8年5月21日發布的《2016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公務員719萬人。
2019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定》,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相關信息
公務員職位一分為三在基層可享處級待遇,據知情人士向京華時報記者表示,這兩個暫行辦法的實施方向可能包括建立獨立的職務序列、界定職位原則,以及將來要實行有針對性的信息化管理、直接分類招考等內容。現行公務員主要是綜合管理類公務員這一類,今后行政機關公務員將被明確劃分為綜合管理、行政執法、專業技術三類,三類職位將對應各類行政機關的相應職位。
據介紹,現有行政機關公務員主要由綜合管理類公務員這一類構成,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公務員發展空間有限,千軍萬馬都要走競爭行政職務這一條道。例如不成為處級干部,公務員就無法拿到處級干部的待遇。很多基層公務員因此待遇水平不高,即使工作幾十年一直到退休,待遇也始終難以提升較多。
一旦這兩個暫行辦法得以實施,廣大公務員的提升空間將大幅拓寬,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和專業技術類公務員不用再一門心思競爭行政級別,只要能干好本職工作,發展通道自然就會打開。
嚴格要求的話屬于法律類,不屬于法學類。看他的編號要求。法學碩士是0301,法律碩士0351。
報考公務員的時候您需要根據自己的專業來選擇滿足條件的崗位,法律碩士(非法學)可以報考公務員考試中的法學類職位,只要您的專業是屬于法學類別的專業就可以報考公務員。
界定標準
針對公務員范圍的各種不同意見,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反復研究認為,干部管理制度正處在改革過程中,公務員的范圍需要同民主政治發展進程相適應,同我國現階段干部管理體制相符合,公務員法草案的規定符合實際情況,建議維持草案規定的范圍;同時,建議對關于公務員定義的表述作修改完善,以符合所要規范的公務員范圍。最后,立法機關接受了這個建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