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同意進行拍攝屬于侵犯他人的隱私權,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當然在馬路上(公開地方)拍下路人的親熱只有兩種情況下是違法的,第一就是對方經制止而繼續拍攝的,第二就是上傳到網上公之于眾。
除上訴兩種情況外,則是不違法的。
1、公共場合沒有隱私:
從法律的定義來說,如果在公共場合,人們是沒有隱私的。沒有隱私也就不存在隱私詐騙的說法。也就是說,在任何公共場合酒店、餐館、按摩院等,只要能被人看到或理論上能被人看到的地方,在肉眼能合法看到的地方所拍攝的照片都不算隱私照片。
在家里、私人場所才有隱私。如果別人通過望遠鏡觀察你在家里的活動就涉嫌侵犯隱私。
公共廁所可以區分成兩個區域,在公共廁所的小格子里面的人有隱私權,而在公共廁所的洗手臺處人們沒有隱私權。
2、構成法律意義上的隱私照片:
法律意義上,裸體照片、暴露性器官、暴露胸部、屁股等私密部位屬于私密照片。
和另一方發生性關系時候的照片、視頻也屬于私密照片。
一、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法律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第三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條 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158.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159.以侮辱或者惡意丑化的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可以認定為侵犯名譽權的行為。
160.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161.公民死亡后,其名譽受到侵害,使其配偶、父母、子女或者其他有關人員受到損害的,受害人可以提起訴訟。
162.盜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稱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侵犯姓名權、名稱權的行為。
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五條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第二百五十二條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三條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二、未經同意隱私照片被人傳到網的應對方法
1、 報警
將自己被偷拍照片還未經自己允許公布到網上的事情告訴警方,這樣就至少構成兩條犯罪,偷拍和上傳到網上交流,罪名成立,對方要坐牢。
2、 提起民事起訴
民事起訴對方侵犯隱私權,揭露曝光隱私的罪名。同時因為對方的行為受到各種傷害,比如工作沒了等,起訴對方因他人做法對自己感情造成極大損害的罪名。
3、提前預防 不拍或盡早銷毀
從一開始就不要同意拍攝涉及隱私的照片或視頻,如果拍攝了也及時銷毀免留后患。若是對方拒絕銷毀那也要想辦法拿回隱私照片,做好防范措施或者直接報案,請警察來處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