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傷人罪怎么判刑
法律主觀:
針對過失傷人的判定,要從目的、動機、認識程度、當時情形、糾紛原因、采取的手段等方面去分析及判斷,如明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導致嚴重的社會危險,并且希望這個導致結果發生的話,是屬于故意范圍的行為,需要負相關刑事責任的。
法律客觀:
1.《刑法》第十四條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第十五條 【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75歲以上老人過失犯罪的話應怎么量刑
75歲以上的老人過失犯罪的話,則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如果是故意犯罪,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如果行為人在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不適用死刑,除非是以非常殘忍的手段致人死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條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條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共同過失犯罪行為如何量刑
具體量刑時,主要應考慮各共同 過失犯罪 人的過失程度極其危害行為對危害結果的原因力的大小。 其一,過失程度。共同過失犯罪人的罪責大小,首先取決于過失程度。凡是過失程度大的,罪責也大;過失程度小的,罪責也小。至于各共同過失犯罪人過失程度的考察,則應將過失程度的一般考察方法與共同過失犯罪的特點結合起來加以認定。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看注意義務的要求程度。這需要根據行為人所從事的活動、業務及所實施的行為加以判斷。據此,對于行為人的注意義務要求程度越高,則其過失程度就越高;反之,對其注意義務要求越低,則注意義務就越低。 (2)看注意義務的可履行程度。行為人被賦予的注意義務的可履行程度,決定了行為人的過失程度。注意義務越容易履行,而行為人卻未能履行的,則其過失程度就越重;反之,注意義務越難履行,而行為人也未能履行的,則其過失程度就越輕。 (3)看行為人違反注意義務的程度。行為人違反注意義務的程度愈強,其過失程度愈強;違反注意義務的程度愈弱,則其過失程度愈弱。此外,犯罪過失的程度還受到行為的動機與起因等其他諸種因素的影響,這是我們考察行為人之過失程度時,也需要把握的。 其二,原因力之大小。共同過失犯罪人的罪責大小,還決定于各過失行為對于危害結果的原因力之大小。原因力大小的認定,一般應建立在過失程度相同或相當的基礎上。在過失程度相同的情況下,過失行為對于危害結果的原因力大的,其罪責也大;原因力小的,其罪責也小。 以上就是共同過失犯罪怎么處罰的相關內容,二人以上的共同過失犯罪,不會以 共同犯罪 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一般根據犯罪人員犯罪的不同情況進行分別處罰,具體處罰標準根據犯罪人員的過失程度和原因力的大小來決定。
相關推薦:
管制刑罰的特點(刑罰中的管制是什么)
強奸罪論述(從犯罪學角度論孫小果案件)
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是(什么叫貪污受賄罪)
緩刑考驗期是怎樣計算(緩刑考驗期期限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罪的司法解釋(故意傷害罪的司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