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緩犯的限制減刑情形有幾種
1、對 累犯 限制減刑 。按照 刑法 第六十五條的規定,累犯一般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處 有期徒刑 以上 刑罰 的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五年內,再次故意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情形。 由于累犯體現了較高的人身危險性,故刑法明確規定應當從重處罰。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印發的《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第十一條也明確規定:要依法從嚴懲處累犯和毒品再犯。凡是依法構成累犯和毒品再犯的,即使犯罪情節較輕,也要體現從嚴懲處的精神。尤其是對于前罪為暴力犯罪或者被判處重刑的罪犯,更要依法從嚴懲處。可見, 死緩 犯作為判處重刑之罪犯,一旦構成累犯,必當從重懲處。 2、對七類嚴重犯罪判處死緩的限制減刑。修正案規定,凡判處死緩的罪犯因故意殺人、強奸、 搶劫 、 綁架 、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而犯罪者,法院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這是因為,實施七種犯罪之人,嚴重危害社會治安,論罪應當判處 死刑立即執行 ,因具有法定從寬情節不宜立即執行,但作為限制減刑的條件是完全符合刑罰精神的。 3、對犯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緩的罪犯限制減刑。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是刑法修正案新創的一個刑法術語,原刑法沒有規定,僅第八十一條二款使用了暴力性犯罪的概念,即對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 假釋 。 而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理解上有爭議,理論上一般認為,犯罪學意義上的有組織犯罪從嚴密程度可分為六種:簡單 共同犯罪 、結伙犯罪、團伙犯罪、集團犯罪、黑社會組織犯罪、黑社會性質犯罪。我們在貫徹刑法修正案時,對這一有爭議的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作狹義界定為宜,典型的包括三種類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和邪教組織犯罪。
限制減刑的適用范圍
限制減刑是指對被判處死緩的累犯以及其他嚴重犯罪被判處死緩的犯罪分子裁判刑罰時,人民法院根據其犯罪情節等,可以對緩期執行期滿后的刑罰種類變更或者減刑幅度進行一定限制的刑罰制度。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因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緩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新司法解釋根據刑法的規定,相應嚴格了重大刑事罪犯的減刑、假釋條件,推動改變“死刑過重、生刑過輕”的刑罰輕重不平衡現象。對死緩犯適用限制減刑的必要“保留死刑、嚴格控制和慎重適用死刑”,這是我們黨和國家一貫的死刑政策。
由于我國較為寬松的減刑、假釋等制度的存在,被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只要不是立即執行,即可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而死緩是可以適用減刑、假釋制度的,這樣一些犯有較嚴重罪行的犯罪分子比如暴力性犯罪分子,經過多次減刑或者假釋后,一般經過十幾年就可以刑滿出獄或者被假釋出獄,難以起到矯正犯罪分子的教育效果。
面對死刑與死緩之間“生死兩重天”刑罰力度的巨大落差,有必要對犯有暴力性犯罪等重罪的犯罪分子予以限制減刑,刑法對死緩犯適用限制減刑是堅持罪行相適應的原則和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精神,糾正死刑偏重。
《刑法》第七十八條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緩期執行期滿后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緩期執行期滿后依法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死緩限制減刑能減刑嗎?
死緩的并不是都能減刑。死緩與死刑的區別:1、在適用條件方面,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死緩則適用于罪該處死,但有法定或酌定從輕、減輕處罰的情形;2、在審判程序方面,凡是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人,不管其是否上訴,均須由最高人民法院復核,而死緩則是無論其是否上訴,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復核;3、在刑罰執行方式方面,被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一律處死,被判處死緩的犯罪分子,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后,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后,減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法律依據】《刑法》第四十八條,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
相關推薦:
醉酒駕車撞人怎么處理(酒駕撞人怎么判刑和賠償)
員工因病死亡賠償最新(死亡賠償金2023年最新標準)
死亡賠償金(民法典關于死亡賠償金的規定)
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是什么意思)
外籍人員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