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礙防疫工作什么罪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及行政法規的規定,干擾、破壞或者違反疫情防控措施的行為可能將承擔相應的民事、行政以及刑事法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的《關于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妨害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進一步加強了對抗疫期間不法行為的預防和懲戒力度。
一、民事責任
二、行政責任
1. 根據規定,有關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履行統一領導職責的人民政府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并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1)未按規定采取預防措施,導致發生嚴重突發事件的;
(2)未及時消除已發現的可能引發突發事件的隱患,導致發生嚴重突發事件的;
(3)未做好應急設備、設施日常維護、檢測工作,導致發生嚴重突發事件或者突發事件危害擴大的;
三、刑事責任
在疫情防控期間,干擾、破壞抗疫工作,或者違反疫情防控措施,情節嚴重的將可能涉嫌構成以下犯罪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為明確妨害疫情防控期間的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承擔,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河北省人民檢察院、河北省公安廳于2021年1月16日聯合發布了《關于依法從嚴查處妨害疫情防控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要求各級司法、執法機關堅決依法從嚴查處涉疫違法犯罪行為。
1.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 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假藥罪;生產、 銷售劣藥罪
4. 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
5. 故意傷害罪
6.妨害公務罪
7.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
8.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
9.尋釁滋事罪
10. 非法行醫罪
11. 污染環境罪
12.傳染病防治失職罪
13. 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第六十六條 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本法規定,不服從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發布的決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
(二)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
(三)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
(四)強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的。
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條 【妨害公務罪】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襲警罪】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槍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駕駛機動車撞擊等手段,嚴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疫情防控不配合有什么后果?
疫情防控期間,需要廣大群眾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間作為普通市民應當履行哪些義務,不履行義務又應該承擔什么法律責任?公安機關收集了有關疫情防控的法律知識二十問,供廣大群眾學習并倡導遵守。
問題一:納入核酸檢測范圍的人群,無故不參加統一組織的核酸檢測,會有什么后果?
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法定義務。這是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行為,屬于妨害社會管理的行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的規定,按照不同情節,可處以警告、罰款、拘留等治安管理處罰;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引起新冠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按《刑法》第三百三十條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問題二:出入小區、超市、菜場等有關場所,拒不配合健康信息核查,拒絕配合身份登記規定,會有什么后果?
問題三:出門不戴口罩,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小區大門等公共場所,拒不配合管理人員的勸導佩戴口罩,或者中、高風險地區的居民外出不戴口罩,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可處警告、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處拘留。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問題四:“足不出戶”小區的居民違反《健康管理工作指引》的規定,擅自外出、聚集,會有什么后果?
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的規定,情節嚴重的,可處拘留,并處罰款。
依據《刑法》相關規定,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確診病人、病原攜帶者,隱瞞病情、瞞報行程信息,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可能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問題五:拒絕配合疾控和公安部門開展的疫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的規定,根據情節,可處警告、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處拘留。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包括在國家機關中從事疫情防控公務的人員)依法開展疫情調查工作的,以妨害公務罪定罪處罰。
問題六:疫情期間,違反交通管制規定強行通行如何處理?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駕駛者違反交通管理部門臨時交通管制規定,強行通行的,處罰款,可并處拘留。
問題七:集中隔離結束后,不按照規定接受健康監測和管理的,會有什么后果?
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可處警告、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處拘留,并處罰款。依據《刑法》相關規定,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問題八:隱瞞病情、瞞報行程信息(尤其是重點地區旅居史)、隱瞞與確診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觸史,會有什么后果?
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可處警告、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處拘留,并處罰款。依據《刑法》相關規定,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確診病人、病原攜帶者隱瞞病情、瞞報行程信息,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可能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問題九:居民和企業不配合開展疫情防控相關的消毒工作,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問題十: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以銷售口罩、藥品等防護防治物品為名,詐騙公私財物的,如何處罰?
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以銷售口罩、藥品等防護防治物品為名,詐騙公私財物的,依《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以詐騙罪定罪。生產、銷售偽劣口罩或者藥品,或者在相關產品中摻雜、摻假,以次充好的,依據《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五條規定,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假藥罪、生產銷售劣藥罪定罪處罰。
相關推薦:
濫用職權辯護詞(違法違紀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哪些犯罪適用無期徒刑(無期徒刑的適用對象有哪些)
間諜罪主體(間諜罪的判定條件)
經濟犯罪人員解釋(什么是經濟犯罪立案標準)
其他消費者組織(消費者協會屬于哪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