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漲價不發貨違法嗎
商家口罩漲價超過政府限價就屬于違法,如果涉及到經營成本的提高,在限價的范圍內進行銷售的,是不屬于違法的,具體情況可以向物價部門咨詢近段時間的口罩具體限價情況而定。
一、商家口罩漲價是否違法? 違法行為,由于疫情緊張,不少人利用口罩緊俏這一缺口積壓囤貨,不僅在微信朋友圈非法銷售醫用口罩,甚至高價倒賣賺取差價。即使售賣的口罩符合國家質量標準,但售價過高,獲利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就很容易觸犯非法經營罪了。 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二類醫療器械實行產品注冊管理,從事第二類醫療器械生產的,生產企業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生產許可,從事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的,由經營企業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由此可見,醫用口罩,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銷售的。 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 第五條 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或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第八條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第十四條的規定,采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銷售、收購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第九條經營者不執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一)超出政府指導價浮動幅度制定價格的; (二)高于或者低于政府定價制定價格的; (三)擅自制定屬于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范圍內的商品或者服務價格的; (四)提前或者推遲執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的; (五)自立收費項目或者自定標準收費的; (六)采取分解收費項目、重復收費、擴大收費范圍等方式變相提高收費標準的; (七)對政府明令取消的收費項目繼續收費的; (八)違反規定以保證金、抵押金等形式變相收費的; (九)強制或者變相強制服務并收費的; (十)不按照規定提供服務而收取費用的; (十一)不執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的其他行為。 商家在銷售口罩時,需要按照物價部門制訂的相關價格標準來處理,如果存在違法行為,當事人是可以舉報到行政機關來進行處理的。特別是對于商家利用疫情的原因,哄抬口罩價格的,造成嚴重惡劣的影響的,還需要追究相關刑事責任。
哄抬口罩價格要怎樣進行處罰
疫情防控期間高價銷售口罩可能會面臨罰款、責令停業整頓、吊銷 營業執照 等 行政處罰 ,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 非法經營罪 ,面臨刑事處罰。 相關法律: 《關于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法發〔2020〕7號,2020年2月6日發布) 第二條(四)依法嚴懲哄抬物價犯罪。在疫情防控期間,違反國家有關市場經營、價格管理等規定,囤積器具,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消毒液等防護用品、藥品或者其他涉及民生的物品價格,牟取暴利, 違法所得 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依照 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非法經營罪 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 非法經營 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 沒收財產 :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 法規 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 經營許可證 或者批準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 第六條經營者違反 價格法 第十四條的規定,有下列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 沒收違法所得 ,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一)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 (二)除生產自用外,超出正常的存儲數量或者存儲周期,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價格發生異常波動的商品,經價格主管部門告誡仍繼續囤積的; (三)利用其他手段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的。 行業協會或者為商品交易提供服務的單位有前款規定的違法行為的,可以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依法撤銷登記、吊銷執照。 前兩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單位散布虛假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依法應當由其他主管機關查處的,價格主管部門可以提出依法處罰的建議,有關主管機關應當依法處罰。
口罩賣到多少算違法
法律分析:一般不超過之前市場價的15%就不算違法。只要口罩漲價不是超過一定的限度,一般都不會算是違法的,由于疫情的原因,導致口罩嚴重缺貨,在這期間就不要超過原市場價的15%,但是有些地方嚴峻的,要求口罩不得漲價的,則需要地方而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第三條 國家實行并逐步完善宏觀經濟調控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價格的制定應當符合價值規律,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極少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
法律分析:口罩漲價多少算違法,在疫情期間,一般購銷差價額超過15%的,屬于哄抬價格。具體的需要根據各地政策規定來判斷。
法律依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公共衛生I級、II級應急響應期間有關價格違法行為的認定與處理意見》 第一條 自2020年1月22日起,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認定為哄抬價格行為:
1.是以2020年1月21日前商品銷售價格或者提供服務的價格為原價,在1月22日后超出原價銷售或者提供服務的;
2.是商品進貨成本發生變化,購銷差額未與1月21日前保持一致并擴大的;
3.是所售商品無參照原價,購銷差價額超過15%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相關推薦:
法定代理人(刑事訴訟法法定代理人是指的什么)
犯罪自首立功的處罰(犯罪自首與立功的處理方法)
故意傷害致死刑期(故意傷害致死刑期判定標準)
毒品的危害(毒品的危害主要表現為)
挪用公款罪數額(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