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傳播疫情的怎么處罰
法律解析:
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危害公共安全的,依法按照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定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 有期徒刑 ;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 死刑 。 如果因為這個群體拒絕接受檢疫、強制隔離或者治療,過失造成傳染病傳播,情節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法按 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定罪,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 。
法律依據:
《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疫情期間惡意誹謗他人得病怎么處罰?
疫情期間惡意誹謗他人得病,可以處行政拘留,造成嚴重社會影響可以追究相關刑事責任并處有期徒刑等處罰,對于誹謗的行為顯然是對他人的人身權益造成了侵害,需要根據侵權后果來處理。
一、疫情期間惡意誹謗他人得病怎么處罰? 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 第三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圍內酌情從重處罰: (一)致使航班備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中斷運行的; (二)多次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二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鄉鎮、街道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五)具有其他酌情從重處罰情節的。 第四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 “造成嚴重后果”,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造成三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縣級以上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妨礙國家重大活動進行的; (五)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第五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同時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第六條 本解釋所稱的“虛假恐怖信息”,是指以發生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劫持航空器威脅、重大災情、重大疫情等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事件為內容,可能引起社會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機的不真實信息。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三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一)引發群體性事件的; (二)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 (三)引發民族、宗教沖突的; (四)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 (六)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 (七)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 疫情期間,公民應當按照政府的相關規章制度來進行民事活動,在遇到被感染人員時,應當立即報警,并由專業的醫護人員進行處理,對于造謠或者誹謗等情況,顯然是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具體情況下由司法機關認定。
對于疫情造謠者怎么處理?
對于疫情造謠者的處理是:按照故意擾亂治安罪進行處罰,將會被處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依照實際情況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涉及的情節較輕的,一般是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一、對于疫情造謠者怎么處理? 對于疫情造謠者的處理是: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依據情節承擔法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進行治療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二、散布謠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1、網絡造謠,要承擔民事責任。網絡造謠,侵犯個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譽權、榮譽權的等。 2、網絡造謠,要承擔行政責任。 網絡造謠,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但尚不構成犯罪的,公安機關可以對造謠人進行行政處罰,比如拘留、罰款等。 3、網絡造謠,要承擔刑事責任。 網絡造謠,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責任。其中可能觸犯刑事罪名有很多,比如煽動分裂國家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誹謗罪等。三、對于造謠者具體的懲罰是什么? 1、民事責任: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方式。 2、行政責任:散播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3、刑事責任:比如煽動分裂國家罪,對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等。比如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情節嚴重的,對首要分子,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比如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對于隨意散播疫情謠言,制造恐慌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我國相關法律中將對這種造謠的行為進行嚴厲的處罰。依照涉案的情節以及造成的后果的嚴重程度來對散布謠言者進行不同程度的處罰。受到處罰的當事人需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處罰,不得拒不執行。
相關推薦:
加班費追訴時效(有法律規定加班費追訴期只有兩年嗎)
賠償協議有法律效力(賠償合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拘留與取保候審(取保候審和拘留哪個嚴重)
開設賭場罪從犯(開設賭場罪從犯判緩刑的幾率大嗎)
檢察院立案偵查期限(立案偵查期限為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