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疫情中的謠言
1、謹慎對待,合理分析。網上流傳的很多消息,在經過合理的分析以后都能很快地辨別出真假。比如:煙花產生的煙霧能抑制冠狀病毒這個消息,從常理上分析明顯是個謠言,煙花不僅不能摧毀病毒,還會導致燒傷,并刺激眼睛喉嚨和肺部。
2、大膽求證,權威解讀。如果對面消息無法通過常識分析辨別,我們可以向權威機構、專家求證。比如:左氟沙星眼藥水可防病毒從眼部進入。這個消息涉及到專業的藥理問題,很多人都無法從現有的知識儲備中辨別出真假。對面這種消息,我們可以在網絡上求助專家,通過專家的專業知識了辨別真假。
3、暫時擱置,靜待官宣。還有一部分消息涉及到新的病理知識,現有的知識無法解讀,對面這種消息,我們就要暫時擱置,靜待官宣。比如:阿莫西林可以治療新冠病毒。因為阿莫西林沒有有效的證據證明可以治療病毒,就需要官方在進行臨床試驗以后才能確認真假。
造謠疫情謊報虛假數據如何處罰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對疫情進行造謠、傳謠的,依據情節承擔法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進行治療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關于造謠疫情謊報虛假數據如何處理的問題,下面由我為您詳細解答。一、造謠疫情謊報虛假數據如何處罰 1、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對疫情進行造謠、傳謠的,依據情節承擔法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進行治療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2、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3、構成犯罪的,對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疫情期間常見的罪名及其處罰 1、罪名一: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已經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攜帶者,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并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并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 2、罪名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其他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條的規定,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3、罪名三: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 編造虛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虛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二款的規定,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定罪處罰。 4、罪名四:非法經營罪 在疫情防控期間,違反國家有關市場經營、價格管理等規定,囤積居奇,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消毒液等防護用品、藥品或者其他涉及民生的物品價格,牟取暴利,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根據我對于疫情期間造謠虛報疫情數據的處罰的回答啦,虛報疫情數據的法律后果是十分嚴重的,構成犯罪的,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話,可能會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專業的律師為你進行詳細的解答。
相關推薦:
被打后的賠償(被他人打傷后的賠償方式)
意外事故賠償(意外事故是怎么賠償的)
勸架用賠償嗎(勸架受傷是否可以索賠)
網絡借款立案(欠網貸多少才會立案)
損壞物品賠償(不知情損壞他人物品如何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