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怎么處罰?
行為人構成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法院會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二款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傳播虛假信息犯什么罪
虛假的信息可能會引起社會的騷亂,在一定程度上是帶來負面的影響,那么傳播虛假信息犯什么罪?傳播虛假信息又怎么處罰呢?接下來將由我為您介紹關于傳播虛假信息犯什么罪其相關方面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相應的問題。一、傳播虛假信息犯什么罪 傳播虛假信息罪,傳播虛假信息罪量刑標準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是指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同時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處罰。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警情、災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什么是虛假信息 虛假信息是指經過有意地、無意地扭曲過的消息,或憑空捏造的消息。易造成不良的負面影響。需要注意的是,虛假消息并不一定是通過惡意篡改或捏造而得,一些消息本身在傳播過程中會無意失真簡介虛假信息,就是不真實的信息。三、虛假信息的危害 (一)網絡虛假信息嚴重損害著媒體的公信力。 (二)欺騙受眾,擾亂社會秩序。虛假信息一旦經過網絡進行傳播,不僅僅欺騙大眾,嚴重時還會擾亂社會秩序。虛假信息的傳播不僅會造成人們的財產損失,還會引發公眾的恐慌,擾亂社會秩序。 (三)虛假新聞侵害了受眾的知情權,阻礙了受眾的參與權和監督權。知情權是受眾參與公共事務和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的前提,而虛假新聞為受眾提供了虛假的事實,受眾基于有失偏頗的信息而產生的情緒,有時會給社會良性運作帶來阻礙。 (四)虛假新聞影響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一些關于國內負面事件的虛假報道甚至為反華勢力抹黑中國提供了“佐證”。 以上便是為您帶來關于傳播虛假信息犯什么罪的相關知識,傳播虛假信息構成傳播虛假信息罪,改罪處罰需要根據傳播虛假信息造成的后果進行量刑。
相關推薦:
非法拘禁罪最高判多少年(刑法規定非法拘禁最重判幾年)
緩刑有哪些特點(緩刑的特點包括哪些)
容留他人吸毒取保候審(容留他人吸毒 能取保候審嗎)
存疑不起訴原因(存疑不起訴理由是什么)
販毒判刑標準(新刑法販毒罪量刑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