慫恿他人輕生是否承擔責任
要承擔責任。如果涉嫌教唆他人自殺的情況,是當故意殺人罪論處的。
慫恿他人自殺的人因其對自殺者具有教唆、心理幫助的作用,可能涉嫌故意殺人罪的教唆犯、幫助犯,但并不絕對。根據《刑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這就需要分情況而論:
一、被教唆者是成年的、能夠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人,其自殺行為沒有損害到法律規定的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僅剝奪的是自己的生命,并且完全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教唆者不構成犯罪。但是,如果被教唆者損害到法律規定的其他合法權益,由于被教唆者已經死亡,不予追究其法律責任,但是教唆者則要根據其侵犯的權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二、被教唆者是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的,此時教唆者就是間接正犯,按照故意殺人罪處理。如果被教唆者的自殺行為同時損害到刑法上的其他法益,那么教唆者還要同時構成多個罪名,從重處理。
倘若在他人自殺時,慫恿者對自殺者提供自殺工具、傳授自殺方法、或者給予心理上的幫助,鼓舞、誘發其自殺的決心,一經司法機關偵查具有刑法意義上的關聯性,達到刑法意義上的幫助犯,將會被追究刑事責任。“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網絡不是無法之地,雖然施暴者并沒有構成法律意義上的故意殺人罪,但是還有道德和人性方面的審判難以逃脫,所以無論線上線下說話都要有度,管住嘴巴和敲鍵盤的手,對于生活中和網絡上那些對于生活絕望的人們,可以不去幫忙,但是別去再踩上一腳,要有做人最基本的良善之心,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九條 教唆犯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教唆他人去死違法嗎
違法。幫助自殺,是指他人已有自殺意圖,行為人對其在精神上加以鼓勵,使其堅定自殺的意圖,或者給予物質上幫助,使他人得以實現其自殺意圖,或者受已有自殺意圖者的囑托而直接將其殺死。教唆自殺行為。教唆自殺是指行為人通過勸說、利誘、命令、脅迫等方法使沒有自殺意圖的人產生自殺決意并實施自殺行為。
由于教唆者主觀上具有殺人故意,客觀上實施了教唆行為,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論處。如教唆對象為無責任能力人,教唆者應以故意殺人罪的間接實行犯對待。教唆未達到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殺害他人,由于行為的實施者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所以行為者實際上是教唆者的“工具”。此教唆者在理論上稱為“間接正犯”,被教唆者實施的行為應視為是由教唆者本人實施的。教唆者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威脅別人犯法嗎
威脅別人犯法。若是恐嚇他人情節輕微,不認為是犯罪的,一般按照治安案件處理。根據法律規定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2、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3、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4、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第一,教唆者的行為是屬于教唆當事人自殺的教唆行為。一般而言,教唆他人自殺并不構成故意殺人罪,因為一般人不會輕易自殺,尤其是20歲的當事人已經成年,知道自殺意味著生命的結束。在一般情況下,別人教唆當事人去自殺的行為不會構成故意殺人罪。因為當事人有自己的辨別能力,有選擇死與不死的自由。但是當事人因教唆者的教唆自殺而死亡的,教唆者教唆當事人自殺便已經具有間接正犯的情形,達到了間接正犯的程度。
第二,所謂間接正犯是指間接實行犯利用他人的行為來實現自己犯罪目標的這種情況。間接正犯的成立有三種情況:一是利用威逼來實現對方是自己的工具,最后實現自己的犯罪意圖;二是利用欺騙來實現對方是自己的工具以達到自己的犯罪意圖;三是利用權力組織讓對方成為整個犯罪過程中的棋子或者是工具而予以隨意的調派和使用的情況來實現自己的犯罪目的。本案中的間接正犯屬于第二種情況,教唆者是利用欺騙的手段來實現當事人是自己的犯罪工具。教唆者欺騙當事人說要與其一起殉情,教唆者欺騙當事人使當事人對自殺的行為產生了認識錯誤,具有間接正犯的性質,所以教唆者構成故意殺人罪。
法律依據:
《刑法》
第二十九條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為什么協助他人自殺會被判罪?
為什么自己想死還會連累別人 一、幫助他人自殺是犯罪嗎
構成故意殺人罪,幫助他人自殺屬于情節較輕的第五種情形,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據】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幫助他人自殺是犯罪嗎
二、幫助自殺行為在理論界的爭議
在理論界,對幫助自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什么罪,存在以下不同的意見:
(一)第一種意見認為幫助自殺行為不構成犯罪。例如陳須xx教授,在其文章中提出,對幫助自殺行為不應當認定為歸依殺人罪,在我國刑法沒有設定幫助自殺罪的情況下,由于幫助自殺行為屬于法無明文規定的情形,所以根據罪刑法定原則,不應認定幫助自殺行為構成犯罪。
(二)第二種意見認為對幫助自殺行為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罪直接行為犯。理由是我國刑法規定的故意殺人罪包括了幫助自殺行為,幫助自殺行為人正是通過向自殺者提供精神上或物質上的幫助,使自殺者順利實施自殺行為,從而達到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目的,其實質是借自殺之手達到其殺人目的,該行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權。
三、自殺主要類型
(一)利他型。利他性自殺指在社會習俗或群體壓力下,或為追求某種目標而自殺。常常是為了負責任,犧牲小我而完成大我;
(二)自我型。自我性自殺與利他性自殺正好相反。指因個人失去社會之約束與聯系,對身處的社會及群體毫不關心,孤獨而自殺
相關推薦:
醉酒駕車撞人怎么處理(酒駕撞人怎么判刑和賠償)
員工因病死亡賠償最新(死亡賠償金2023年最新標準)
死亡賠償金(民法典關于死亡賠償金的規定)
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是什么意思)
外籍人員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